印克杰
- 作品数:24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不同日龄大鼠孤束核内侧亚核内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的定量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在电镜下对生后4天、16天、30天和90天四组大鼠孤束核内侧亚核(mNTS)内突触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其在生后有一个继续发育变化的过程,这可能与该核功能的成熟有关。
- 印克杰戴晓章邹令哲
- 关键词:孤束核突触发育
- 谷氨酸能神经在缺血神经元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 为了深入探讨谷氨酸能神经在缺血性脑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该文采用光化学诱导的血栓性脑缺血模型,首先研究了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的凋亡的DNA修复现象,继之阐述了应用谷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右美沙芬后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
- 印克杰
- 关键词:血栓性脑缺血BC1-2TUNEL染色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 臂旁核中的生长抑素mRNA阳性神经细胞──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研究
- 1995年
- 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了臂旁核内生长抑素mRNA阳性神经细胞的分布。生长抑素mRNA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臂旁核中段的臂旁外侧核、臂旁内侧核、背侧臂旁区和臂旁核间质部,以臂旁外侧核内数量最多。生长抑素mRNA阳性神经细胞为梭形和椭圆形,直径约7~20μm。胞质内均有强度不等的蓝色杂交反应物。结果表明生长抑素细胞在臂旁核内有着广泛的分布,并提示它们可能在臂旁核参与对血压、心血管活动、内脏感觉传递等生理活动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 印克杰戴晓章
- 关键词:臂旁核生长抑素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 谷氨酸载体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 脑缺血致突触间隙的谷氨酸量急剧升高,这与释放过量或摄取障碍有关。已知缺血时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增加,欲了解谷氨酸的代谢是否参与,本实验室在成年和幼年大鼠脑缺血缺氧模型上研究了GLAST谷氨酸载体的功能及表达变化如下:1.脑...
- 孙凤艳陶锋印克杰黄娅林张玲妹
- 大鼠孤束核内突触超微结构的衰老变化
- 1993年
- 在电镜下对3个月、12个月和25个月三组大鼠孤束核内侧亚核(mNTS)内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25个月组内mNTS神经毡中的突触密度、突触前轴突终末密度均较3个月和12个月组明显降低,含清亮囊泡伴大颗粒囊泡的突触前终末的构成比逐渐变小,而单纯含清亮囊泡的突触前终末的构成比则增大;但神经毡内线粒体密度、单个突触前轴突终末内的囊泡数、各型突触的构成比并无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年期大鼠mNTS内的突触有明显的衰老变化,这种衰老始于鼠龄1年以后,与该核功能的衰退有关。
- 印克杰戴晓章
- 关键词:孤束核突触衰老电子显微镜
- Neuroprotective action of dextromethorphan in rat photochemically-induced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 1998年
- 目的:研究右美沙芬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光化学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前15分钟,腹腔注射125,25,50mg·kg-1的右美沙芬,观察对损伤区体积、局部脑血流量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右美沙芬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损伤区体积,梗死体积分别下降了17%,26%和50%;在缺血后20分钟及30分钟,右美沙芬(50mg·kg-1)可明显改善缺血后的低灌流状态;该剂量的右美沙芬还可以上调缺血后bcl2的表达.结论:右美沙芬在光化学脑缺血性损伤中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脑血流。
- 印克杰孙凤艳
- 关键词:右美沙芬神经保护剂
- 脑缺血中细胞凋亡发生的多元调节机制被引量:13
- 1998年
- 脑缺血中细胞凋亡发生的多元调节机制*印克杰孙凤艳(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中国图书分类号R329.21;R329.26;R743.3细胞凋亡最早于1972年由kerr等人首先提出。作为一种有别于坏死...
- 印克杰孙凤艳
- 关键词:脑缺血细胞凋亡
- 光化学法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 1998年
- 采用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光化学法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缺血后12h,损伤侧皮层缺血区内凋亡细胞数及bcl-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一直持续至缺血后72h;并呈现下列时程变化:在缺血后3h每张切片上几乎无凋亡细胞出现,以后逐渐增加,缺血后12h达到峰值,缺血后24h和缺血后72h逐渐减少,但仍高于假手术组水平。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在缺血后3h以前不明显,缺血后12h逐渐增加,缺血后24h最多,以后逐渐下降。上述结果提示,缺血后凋亡细胞的时程变化可能与缺血后梗塞灶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而bcl-2表达的变化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发挥内源性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 印克杰孙凤艳
- 关键词:细胞凋亡TUNEL染色时程变化
- 下丘脑室周区内的生长抑素mRNA阳性触液神经元
- 1995年
- 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对大鼠下丘脑室周区内的生长抑素mRNA阳性神经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第三脑室周缘的室管膜内及室管膜下有密集分布的生长抑素mRNA阳性神经元,并见到一些阳性神经元的胞体与第三脑室腔接触,甚至位于第三脑室腔内.由此认为这些含生长抑素mRNA的触液神经元可能是神经-体液间信息交换的形态学基础之一.
- 印克杰戴晓章童鑫康周平
- 关键词:下丘脑神经元神经肽
- 缺血损伤神经元死亡和自身保护分子机制
- 孙凤艳张林妹陆世铎黄娅林杨增进李学君晏义平陶峰印克杰包维丽
- 该研究针对脑中风缺血损伤神经元的死亡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在整体脑缺血模型上证明,褪黑素具有抑制脑内羟自由基的生成,并行使起脑保护效应;缺血损伤边缘神经元上诱导表达谷氨酸载体,该表达可能是损伤神经元自身保护的观点;提...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缺血神经损伤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