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娅林

作品数:18 被引量:131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缺血
  • 5篇细胞
  • 5篇显微镜
  • 5篇脑缺血
  • 5篇激光
  • 5篇共聚焦
  • 4篇激光扫描显微...
  • 4篇共聚焦激光扫...
  • 4篇共聚焦激光扫...
  • 3篇神经元
  • 3篇谷氨酸
  • 3篇氨酸
  • 2篇血性
  • 2篇神经保护
  • 2篇缺血性脑损伤
  • 2篇细胞癌
  • 2篇脑损伤
  • 2篇谷氨酸载体
  • 2篇海马
  • 2篇肝细胞

机构

  • 10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黄娅林
  • 4篇印克杰
  • 4篇程介士
  • 4篇孙凤艳
  • 3篇晏义平
  • 3篇赵鹏
  • 2篇朱世能
  • 2篇陆世伦
  • 2篇陆世铎
  • 2篇张王海
  • 2篇包维丽
  • 2篇孙凤艳
  • 2篇笪翠娣
  • 2篇张玲妹
  • 1篇杨增进
  • 1篇李宽
  • 1篇欧阳玮
  • 1篇李学君
  • 1篇凌祥
  • 1篇陶锋

传媒

  • 3篇生理学报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谷氨酸载体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脑缺血致突触间隙的谷氨酸量急剧升高,这与释放过量或摄取障碍有关。已知缺血时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增加,欲了解谷氨酸的代谢是否参与,本实验室在成年和幼年大鼠脑缺血缺氧模型上研究了GLAST谷氨酸载体的功能及表达变化如下:1.脑...
孙凤艳陶锋印克杰黄娅林张玲妹
丙肝病毒抗原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定位——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LaserScanningMicroscope,CLSM)观察免疫荧光标记的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P-1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免疫组化普通光镜观察结果比较,显示HCVCP-10抗原在肝细胞癌和癌周肝组织的定位特点,介绍CLSM在病理学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HCVCP-10抗原大部分存在于胞浆,少部分存在于胞核,HCV的表达有核内过程;HCVCP-10抗原在癌周肝组织的表达明显强于癌组织;
张王海朱世能陆世伦黄娅林赵鹏
关键词:肝细胞癌丙型肝炎病毒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对海马脑片神经元内钙的观察被引量:5
1998年
用微量注射法将荧光剂Fluo-3(AM)注入大鼠海马,对神经元进行在体荧光标记,可清晰地标记多个神经细胞。联合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laserscanningmicroscope,CLSM),观察大鼠海马脑片CA1锥体细胞在青霉素、谷氨酸模拟致痛及缺糖缺氧时胞内钙的变化。结果显示:无镁时,谷氨酸和青霉素可致海马CA1锥体细胞胞内钙的缓慢增加;离体缺糖缺氧时CA1锥体细胞胞内钙亦增多。
王 画赵鹏黄娅林程介士
关键词:细胞内钙海马脑片钙离子
缺血损伤神经元死亡和自身保护分子机制
孙凤艳张林妹陆世铎黄娅林杨增进李学君晏义平陶峰印克杰包维丽
该研究针对脑中风缺血损伤神经元的死亡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在整体脑缺血模型上证明,褪黑素具有抑制脑内羟自由基的生成,并行使起脑保护效应;缺血损伤边缘神经元上诱导表达谷氨酸载体,该表达可能是损伤神经元自身保护的观点;提...
关键词:
关键词:脑缺血神经损伤神经保护
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动脉窦粥样斑块的分布及其意义被引量:1
1991年
对74例尸体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动脉窦粥样斑块的分布及斑块的程度进行了观察,并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加以对照。结果:①动脉粥样斑块多分布于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动脉窦的内侧壁和后壁;②根据动脉粥样斑块分布面积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四级。斑块病变程度右侧明显高于左侧,男性高于女性。
江国伟胡宇杲黄娅林王克强于彦铮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分叉颈动脉窦
肾素(原)受体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脏的表达被引量:6
2007年
近年发现的肾素(原)受体(renin/prorenin receptor,RnR)已被注明具有生物学功能,在心、肾及多种细胞表达。本文旨在观察RnR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和肾脏中是否表达,及其表达的细胞部位,并用RnR的多肽阻断剂肾素原"柄区肽"(handle region peptide,HRP)与RnR结合后观察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的过程与定位。结果显示,RnR主要存在于大鼠肾脏皮质肾小球系膜区和体外培养的MCs的细胞核周围胞浆和细胞膜。将FITC标记的HRP (FITC-HRP)加入细胞培养液后30 s到30 min期间,可观察到FITC-HRP由培养液转移到胞浆内并进入细胞核。用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到,HRP与RnR的共定位主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周围胞浆:在30 min时,一部分HRP已进入细胞核,而RnR没有进入细胞核内,仍主要位于细胞核周围胞浆。上述结果提示,RnR与其配基结合后进入细胞内并发挥生物学效应。
贺明黄娅林张琳姚泰陆利民
关键词:肾素(原)受体系膜细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Neuronal ERCC6 mRNA expression in rat brain induced by a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转录修复耦联因子(ERCC6)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上结合Northern杂交,原位杂交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的方法观察脑内ERCC6mRNA的表达,并进行细胞定位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在缺血中心及边周区的ERCC6mRNA表达,2天时开始增加,3天达峰值,7天开始下降.ERCC6mRNA主要在缺血侧的神经元上表达,少数在星型胶质细胞上表达.结论:缺血侧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上ERCC6mRNA表达增加,这提示了损伤后神经细胞的DNA自身修复能力被增强.
凌祥张玲妹黄娅林黄娅林孙凤艳
关键词:MRNADNA修复
电针对实验性腹痛大鼠脚间核、黑质内P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1996年
观察腹痛刺激及电针前后脚间核、黑质内P物质(SP)含量的变化。在实验性腹痛大鼠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处理。腹膜腔注射醋酸致痛后,脚间核吻外侧区(IPRL)内SP免疫阳性物质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而腹膜腔注射醋酸后再给予电针,IPRL内SP免疫阳性物质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痛刺激促进了SP从IPRL内释放,在脑内传递痛觉信息。电针可激活痛觉调制活动,抑制SP释放,出现镇痛效应。中脑黑质内的SP免疫阳性物质含量在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痛刺激和电针对黑质内SP含量无明显影响。
黄娅林赵晓蓉黄显奋李宽
关键词:腹痛电针P物质黑质
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全程管理初探被引量:2
1995年
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全程管理初探黄娅林,程介士随着国家教育和科研事业的迅速发展,近十多年来,许多高等学校不断创建了一批开放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了加强基础研究,促进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培养优秀的高级科技人才,国家投资装备了数量和价值均十分可观的大型现代...
黄娅林程介士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建设家教全程管理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在研究大鼠海马神经元胞内钙超载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观察抑制性氨基酸牛磺酸对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所致胞内钙超载的影响。方法 选择Fluo-3/ AM对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进行着色后,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实时 扫描,动态显示海马神经元二维图像,以计算机相应软件对胞内钙的荧光强度变化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在 0.5 mmol/L谷氨酸作用下,胞内钙荧光强度迅速升高(P<0.001);0.5 mmol/L谷氨酸与3 mmol/L牛磺酸共同 作用于海马神经元时,胞内钙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01);灌流液中去除牛磺酸后,胞内钙荧光强度上升(P <0.001)。结论 抑制性氨基酸牛磺酸可抑制由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所致神经元的胞内钙超载;CLSM以其独 特的优势,在高清晰度地显示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同时,也可动态地观察活细胞在不同环境下胞内钙的快速变化 以及定量分析。该技术在动态观察和二维图像的高分辨率上比传统测钙方法有更大的优越性。
黄娅林赵鹏程介士
关键词:钙超载海马神经元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大鼠海马荧光强度活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