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彦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震
  • 4篇地震前
  • 4篇震前
  • 3篇重力场
  • 3篇文安地震
  • 1篇地震前后
  • 1篇野外
  • 1篇中等地震
  • 1篇前兆
  • 1篇前兆观测
  • 1篇前兆异常
  • 1篇重力场变化
  • 1篇重力场动态变...
  • 1篇测网
  • 1篇测桩

机构

  • 7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篇史彦华
  • 5篇苏树朋
  • 4篇张纳莉
  • 4篇王顺昌
  • 2篇李非
  • 1篇石耀霖
  • 1篇王武星
  • 1篇王新改
  • 1篇刘洪良
  • 1篇张晶
  • 1篇张玉祥
  • 1篇刘珀玲

传媒

  • 5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地震
  • 1篇东北地震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文安5.1级地震前的重力场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绘制了重力测值的时序变化曲线和空间等值线,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2006年7月文安5.1级地震前的流动重力异常的演化及特征。结果显示,地震的孕育过程与重力场变化有关,震中位于重力变化高梯度区的"0"等值线附近。
苏树朋张纳莉李非史彦华王顺昌
关键词:文安地震
文安5.1级地震前的一些前兆异常被引量:1
2009年
2006年7月4日文安5.1级地震前,保定流动测量队很多前兆监测手段都有前兆异常显示。该文对这些异常进行总结,同时分析其形态特征。
苏树朋史彦华王顺昌张纳莉刘珀玲李非
关键词:文安地震前兆观测
豫北几次中等地震与邯郸—安阳地区的重力场异常变化
2009年
分析流动重力资料在近期河南省北部4次4级以上地震发生前的异常变化过程,总结其共同特征,发现地震发生前伴有重力值明显下降的过程,出现高值异常区,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0"线附近。
史彦华苏树朋王顺昌
关键词:地震
改进野外流动地磁测点定位标记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野外流动地磁测量的实践及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 ,地磁有可能成为地震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 ,地磁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为此 ,我们对目前流磁测点的定位标记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剖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流磁如果没有严格的定位标记 ,则给测量资料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为了保持野外流动地磁测点的准确性 ,改进目前测点的定位标记方法已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包括 :自设定位标记 ;建立石碑 ;增设副桩 (副点 ) C;
张玉祥王新改史彦华张纳莉
关键词:测桩
河北省张北6.2级地震前的重力异常
2008年
绘制了重力测值的时变曲线和空间等值线,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前的流动重力异常的演化及特征。结果显示,地震前的重力场呈下降变化,震中位于异常中心附近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区。
史彦华苏树朋
河北文安5.1级地震前后重力场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09年
分析了2006年7月4日文安5.1级地震前后文霸流动重力测网的观测结果,讨论了垂直形变和浅层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重力改变,并对重力资料进行了高程改正。研究结果认为,文安地震前后,测网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测区的重力异常以重力上升为主,且上升幅度大的区域主要在测网南部;地震震中在震前形成重力高梯度带,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短期内的重力变化表现最为明显;测区内的正负重力变化的分界线,地震前后出现逐渐偏转的特点,且在2007年10月逐渐恢复。
王武星石耀霖张晶史彦华
关键词:文安地震
华北地区重力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对1992-2008年间各期观测资料进行全时空扫描,分析华北地区网区重力场的演化特征,总结震前异常的形态、持续时间和变化幅度,指出重力场空间变化易于发生地震的部位,并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显示:华北地区重力场总体变化不具明确规律性;大量测点存在明显的背景性趋势性异常变化;重力场变化与网区及周边地区中强地震的活动联系密切,较明显的重力场异常反应多发生在震前2年左右时间,且常伴有大面积高值异常区出现。重力变化“0”线、高梯度带、异常中心(含极值)附近是重力场空间变化易于发震的部位。
苏树朋张纳莉史彦华王顺昌刘洪良
关键词: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