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忠
- 作品数:91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屈原世系考被引量:4
- 2017年
- 鉴于屈氏世系与楚国族源、楚国君王的部分叠合又逐步分离的历史因素,在"源远流长"的框架内,本文力图寻求"点"的拓宽与突破。对出土文献、传统文献中的"屈氏"家族成员,全面梳理,全力考证,并进而考述昭、屈、景三姓渊源以及"与楚王同姓"的过程。通过研究得出四点结论:第一,屈氏在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均为大姓,历久不衰。第二,战国三大姓昭、屈、景均源于楚王族,"与楚同姓",昭氏源于楚昭王,屈氏源于楚武王,景氏源于楚平王。第三,屈氏家族成员往往执掌要职,建功立业,有较高社会威望;对楚国、对楚君恪守忠诚;娴于辞令,有理有节,有鲜明而强烈的传统与家风。第四,所谓屈原时代"屈氏势力较弱"的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屈氏家族在战国时代,尤其是楚怀王时期还是职务较高、势力较大、责任较重、人数较多的,其中屈匄、屈原、屈昜都是身负国家重要职务的屈氏成员。
- 周建忠
- 关键词:世系楚王三姓
- 《十五从军征》的艺术魅力
- 2025年
- 《十五从军征》主人公的原型,是西汉时期罪犯充军、又因军功解除“刑徒”身份而重获自由的传奇人物。诗歌现存文本,格律用韵的天然妙成、情节发展的跌宕起伏、结构裁剪的独到新巧,几乎褪尽了汉乐府民歌原汁原味的风采,这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众多文人、诗人修改润色的结果。由此,《十五从军征》达到了难以超越的艺术水平,但也给后人带来解读上的种种疑难。
- 周建忠
- 关键词:老兵刑徒艺术魅力《十五从军征》
- 论《离骚》中三处神话建筑的文化象征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阊阖、春宫、瑶台是屈原求索过程中提及的三处神话建筑,具有现实建筑物的性质和象征意义。阊阖以"门"的形制象征君门多重、谏言难进,瑶台、春宫则分别以形制华丽、政治地位高贵喻理想之美好,表现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人的理想追求以广阔的时空为背景,通过飞升中的时空交错和建筑物本身的时空意象展现出游的声势,体现其忧患意识和不断探索的生命价值观。最后,三处建筑亦是诗人的精神家园。阊阖寄寓诗人故园家国之思,春宫承载诗人对未来的希望,瑶台则寄托诗人对先祖的向往与崇拜。三处神话建筑以特有的文化象征意义记录了诗人精神探索历程的艰难与希望、失败和寄托,反映了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周建忠张佳
- 坚定 陶冶 涵养 勤修——“四有”好老师建设十周年反思与展望
- 2024年
- 一、“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的由来与回望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话指出:“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从此,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个标杆,成为全国教师追求的目标与境界。
- 周建忠
- 关键词:道德情操老师
- 基于语义的网络化楚辞文献资源智能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基于语义的网络化楚辞文献智能检索系统模型,其三个重要功能模块的构建思路是:使用Protégé工具采用面向对象构建法进行楚辞文献本体的构建;采用开源Heritrix爬虫工具扩展相关类进行主题爬虫的设计抓取网络化楚辞文献并保存至数据库;利用Lucene软件包建立语义索引实现主题智能搜索引擎架构。基于语义的智能检索系统框架,充分利用本体的语义优点,改进了传统检索系统只查询包含关键词,缺少概念间语义关联的局限,以此增强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和联想性,提高系统的可复用性、可靠性、规范性和检索速率。
- 周建忠徐晨飞
- 关键词:语义智能检索系统
- 屈原仕履考被引量:8
- 2005年
- 本文从研究史的角度对屈原职掌、关系、任职先后等问题予以梳理, 通过传统文献与考古发现互证的方法进一步考释: “左徒”即登徒之说, 仍然是一种推测; 王逸关于“三闾之职, 掌王族三姓, 曰昭、屈、景”的记叙是可信的; 将“左徒”、“三闾大夫”职务职掌的简单等同, 存在着方法论的明显缺憾。王逸关于“三闾大夫”为“故官”之说值得重视, 屈原政治生涯的高峰是任“左徒”之职;短暂的“辉煌”导致了屈原一生巨大的失落; 而“三闾大夫”之职, 则与屈原政治生涯相始终。
- 周建忠
- 关键词:仕履政治生涯研究史左徒职掌缺憾
- 东亚楚辞文献研究的历史和前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
- 东亚的楚辞文献极其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今年将研究重点转向东亚楚辞文献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为申请本课题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本课题是针对东亚各国现有的与楚辞有关的文献,在调查并摸清东亚各国现藏楚辞文献...
- 周建忠
- 关键词:社科基金开题报告
- 《楚辞》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被引量:9
- 2014年
- 韩国古代文人在接触中国典籍、接受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较早地接触到屈原和楚辞。楚辞作品最早是在韩国的三国时期,依托于《史记》、《汉书》、《文选》等文献传入韩国。此后,古代中韩日三国文化交流的加强、韩国古代翻刻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楚辞文学在韩国的流播。韩国文人不仅经常阅读楚辞、创作楚辞,而且系统深入地研究楚辞。他们对楚辞的学习、创作与研究,既给韩国的汉文学、韩国国语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文学典范,也为整个楚辞学研究的不断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
- 周建忠
- 关键词:《楚辞》
- 《离骚》中“美人”之新论被引量:3
- 2012年
- 在《离骚》中,屈原有意识地塑造了一个贯穿全篇始终的他者——"美人"形象,并将自我放在与他者的矛盾中进行书写。《离骚》中的"美人"当为美丽的女子,并且被赋予了特有的政治寓意。屈原所求的美女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分为上女和下女,前者代表国君,后者代表贤臣。屈原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书写宓妃、佚女、二姚三个女子,是因为她们各自代表着楚国的三类不同人物,即宓妃喻指隐逸之士,佚女喻指仕于他国之士,二姚喻指待用之士。而《离骚》"美人"形象的生成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南方的巫术文化,一是北方的中原文化。
- 施仲贞周建忠
- 关键词:《离骚》他者美人意蕴
- 《释文》的纠结与《楚辞》的篇次——兼及西村时彦《屈原赋说》被引量:1
- 2016年
- 研究《楚辞》成书之过程,刘安、刘向、王逸,是楚辞学术史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黄灵庚的研究,论证非常有力,厥功甚伟,可以供学界采用或进一步探索。洪兴祖所引《楚辞释文》,时代、作者仍然无考,它的版本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周建忠倪歌
- 关键词:楚辞洪兴祖考异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