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海丽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HIV感染
  • 3篇免疫
  • 3篇干扰素
  • 3篇感染者
  • 3篇艾滋病
  • 3篇HIV感染者
  • 3篇IPC
  • 3篇病毒
  • 2篇流式细胞
  • 2篇干扰素产生细...
  • 2篇艾滋病病毒
  • 2篇HIV
  • 2篇产生细胞
  • 1篇蛋白
  • 1篇痘苗
  • 1篇痘苗病毒
  • 1篇痘苗病毒载体
  • 1篇疫苗
  • 1篇载量

机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作者

  • 8篇唐海丽
  • 5篇洪坤学
  • 4篇冯毅
  • 4篇邢辉
  • 2篇陈健平
  • 2篇张瑞军
  • 2篇刘颖
  • 2篇彭虹
  • 1篇吴岚
  • 1篇黑发欣
  • 1篇宋艳辉
  • 1篇张宁
  • 1篇刘沙
  • 1篇阮玉华
  • 1篇段丹丽
  • 1篇冯鑫
  • 1篇刘建源
  • 1篇张旭东
  • 1篇徐建青
  • 1篇王宁

传媒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4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膜蛋白小鼠免疫后IFN-γ的表达
2002年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HIV-1)Gp120膜蛋白免疫小鼠后的IFN-γ的表达。方法 构建表达HIV-1gp120基因的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与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FN-γ的表达。结果 获得表达中国HIV-1流行株gp120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rVVgp120、rVVM304,能正确表达Gp120蛋白。与DNA疫苗p120-VRC、pM304-VRC联合免疫小鼠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小鼠脾淋巴细胞能特异性的表达IFN-γ。结论 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成功检测到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特异性的表达IFN-γ,用此方法可方便快捷地检测小鼠的细胞免疫效果。
吴岚冯毅张旭东刘颖唐海丽李红梅邵一鸣姚均冯鑫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艾滋病IFN-Γ流式细胞仪
Ⅰ型干扰素细胞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其在HIV感染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优化外周血Ⅰ型干扰素细胞(IPC)检测方法,分析我国正常人及 HIV 感染者外周血 IPC 水平。方法以 BDCA_2、BDCA_4及 CD_4为新的 IPC 特征性表面标志组合优化 IPC 全血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测定49份正常人和36份 HIV 感染者外周血 IPC 水平。结果 IPC 绝对计数全血染色组显著高于 PBMC 染色组(t=-4.911,P<0.01),两者分别为(1.15±0.87)个/μl和(3.00±1.70)/μl;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设门与全白细胞设门方法所得结果高度相关(r^2=0.956,P<0.01);样品在室温和4℃环境下25 h 内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变化。HIV 感染者和正常人外周血 IPC 水平平均值分别为6.44个/μl和2.96个/μl,CD_4细胞水平平均值分别为874.92个/μl和551.5个/μ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方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初步结果显示我国 HIV 感染者外周血 IPC 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
唐海丽洪坤学冯毅张瑞军陈健平邢辉邵一鸣
关键词:干扰素类HIV
干扰素产生细胞及其在HI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04年
唐海丽洪坤学邵一鸣
关键词:干扰素产生细胞IPC细胞因子分泌浆细胞树突细胞获得性免疫
中国HIV感染者外周血中IPC水平及其变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被确认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的病原体以来,HIV与免疫系统的复杂关系,使得HIV感染的免疫反应不仅在艾滋病领域而且在免疫学领域都备受关注.人们一直致力于阐明HIV病毒是如何在人体的防...
唐海丽
关键词:疾病进程病毒复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文献传递
我国HIV感染者HAART治疗后IPC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索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I型干扰素产生细胞(IPC)水平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IPC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以BDCA2、BDCA4及CD4作为IPC特征性表面标志组合的全血染色法,对HIV阴性正常人、未接受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接受3个月以上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的外周血样品IPC水平进行测定,使用SPSS 11.5 for Windows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使用Mann-Whitney Test检验。结果HIV感染者外周血中IP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病毒载量(VL)低于检测下限(LDL)的感染者其IPC/CD4水平明显高于病毒载量大于LDL的感染人群;有效的HAART治疗后IPC及CD4的数量增加。结论IPC细胞在HIV感染中明显受损,有效的HAART治疗可以部分恢复IPC水平。
洪坤学唐海丽冯毅张瑞军陈健平阮玉华邢辉邵一鸣
关键词:天然免疫艾滋病病毒病毒载量
HIV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分析比较HIV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在小鼠和家兔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 HIV痘苗病毒载体疫苗vTKgpe以肌内、皮下、皮内 3种途径接种小鼠 ,每周采血检测HIV特异性抗体和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 ,4周时取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此外vTKgpe皮内途径接种 2只家兔 ,每周采血检测抗体。结果 肌内和皮下免疫的小鼠在 2周时开始出现HIV特异性抗体 ,4周时开始消失 ;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滴度在 4周时急剧升高 ;血清吸附实验表明痘苗病毒抗体的升高对HIV特异性抗体检测有一定的掩盖。细胞免疫仅在皮内免疫的小鼠中检测到。家兔的HIV特异性抗体在 2周时出现 ,并能维持一段时间。结论 在小鼠体内 ,肌内和皮下注射 2种途径倾向于诱导体液免疫 ,而皮内接种则以诱导细胞免疫为主。家兔对痘苗病毒的敏感性要高于小鼠。
刘颖段丹丽彭虹唐海丽刘沙张宁王宁刘建源邵一鸣
关键词:HIV痘苗病毒载体
HIV-1中国流行株的生物学表型与V3环序列变异相关性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分析我国HIV 1流行株的生物学表型及其与V3环序列变异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传统的共培养方法从HIV 1感染者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分离病毒并在MT 2细胞上测定分离株的融合诱导性 ,用表达CD4和趋化因子受体CCR5或CXCR4的GHOST( 3)测定毒株的辅助受体利用情况 ,用巢式 聚合酶链反应 (nest PCR)扩增V3环及两侧区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测定 ,用GCG软件分析氨基酸序列。结果 在所分析的 5个原代毒株中 ,LTG0 2 13和LTG0 2 14为合胞体诱导型 (SI) ,利用CXCR4辅助受体 ;XJN0 0 2 1、XJN0 0 91和SHXDC0 0 4 1为非合胞体诱导型 (NSI) ,利用CCR5辅助受体。X4 /SI病毒和R5 /NSI病毒在V3环氨基酸序列方面 ,存在明显的区别。CCR5表型中国株第 8、11、18及第 2 5位氨基酸的共同基序为 :8 TXXS/GXXXXXXR/QXXXXXXE/D 2 5 ,CXCR4表型株在这些位置出现碱性氨基酸取代 (第 2 5位除外 ) ,引进正电荷。结论 HIV 1中国流行株的生物学表型与V3环序列变异密切相关 ,V3环上第 8、11、18及第 2 5位积累碱性氨基酸 (或由酸性氨基酸转变为中性氨基酸 ) ,可以使病毒由NSI/R5表型转变为SI/X4表型 。
黑发欣洪坤学宋艳辉唐海丽彭虹徐建青邢辉邵一鸣
关键词:HIV-1中国流行株生物学表型
两种平台法测定HIV感染者CD4计数的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全白细胞设门(PanLeucogating,PLG)单平台法对样品采集后不同时间测定的CD4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以及与传统双平台方法比较之优越性。[方法]采集EDTA抗凝血并置于室温条件下保存。对40份样品用PLG-CD4分析方法进行连续5d的重复测定。对29份样本在采集后d1和d5用PLG-CD4单平台固定法和传统双平台CD4检测法进行平行测定。[结果]PLG-CD4法对新鲜样品分析的准确性与传统的双平台法相当,对陈旧样品分析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传统的双平台法,PLG-CD4法的准确性及重复性均较好。[结论]PLG-CD4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对于陈旧样品的分析有独到的优势。
洪坤学陈刚彭虹薛向军唐海丽冯毅邢辉邵一鸣
关键词:艾滋病CD4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