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日花

作品数:103 被引量:380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13篇疗效
  • 11篇皮肤
  • 9篇血管
  • 9篇瘢痕
  • 9篇瘢痕疙瘩
  • 9篇康唑
  • 8篇伊曲康唑
  • 8篇痤疮
  • 8篇疗法
  • 8篇疗效观察
  • 7篇血管肉瘤
  • 7篇银屑
  • 7篇银屑病
  • 7篇肉瘤
  • 6篇紫杉
  • 6篇紫杉醇
  • 5篇多西紫杉醇
  • 5篇念珠菌
  • 5篇纤维细胞

机构

  • 91篇吉林大学中日...
  • 24篇吉林大学
  • 10篇吉林大学第二...
  • 5篇白求恩医科大...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市中心医...
  • 2篇北里大学
  • 2篇延边医学院
  • 2篇吉林省科英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卫生部
  • 1篇吉林医学院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赤峰市医院
  • 1篇吉林医学院附...

作者

  • 103篇姜日花
  • 25篇朱明姬
  • 22篇蒋忠民
  • 21篇贾玉玺
  • 18篇丛宪玲
  • 18篇孙晶
  • 14篇周明伟
  • 9篇李敏
  • 6篇金学洙
  • 6篇李玉林
  • 6篇程滨珠
  • 4篇李香兰
  • 4篇李景华
  • 4篇王岚
  • 4篇李元春
  • 3篇白爽
  • 3篇庞传超
  • 3篇张旗
  • 3篇徐雅琴
  • 3篇王凯

传媒

  • 16篇中国实验诊断...
  • 13篇中国皮肤性病...
  • 7篇中国社区医师
  • 7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控制与决策
  • 2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1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曲康唑治疗花斑癣临床实验总结被引量:2
2000年
210例花斑癣患者,每日口服伊曲康唑200mg,连服7天或14天,治愈率93.3%,总有效率99.5%,真菌镜检阴转率99.5%,培养阴转率98.3%。未见副作用。
金学洙庞传超刘喜福姜日花刘兵罗庆禄崔志新金哲虎
关键词:伊曲康唑花斑癣药物疗法疗效安全性
一步水热合成Mn-ZSM-5纳米分子筛及其性能被引量:6
2012年
在强碱性条件下直接引入二价锰源,一步合成出高纯度的纳米级Mn-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29Si核磁共振波谱(29Si NMR)、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ICP)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锰原子存在于沸石骨架中,产物为具有MFI结构的纳米级分子筛.使用苯乙烯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结果显示苯乙烯转化率达到84.98%,转化数(TON)为208,环氧苯乙烷选择性为87.62%,产率为74.46%.
张前陈春影丁双张文婷许迪欧唐晓建王润伟姜日花张宗弢裘式纶
关键词:强碱水热合成
一种抑制转录因子MEF2C表达的试剂在制备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转录因子MEF2C表达的试剂在制备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皮肤损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抑制转录因子MEF2C基因的表达,有效降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合成I型胶原蛋白和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池光范李香兰姜日花孙英淑
文献传递
手术联合电子线治疗中老年瘢痕疙瘩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王岚姜日花
sIL—2R和TNFα与银屑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1996年
采用ELISA法检测了5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sIL—2R及TNFα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从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证实了银屑病患者确有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姜日花程滨珠丛宪玲王树和
关键词:SIL-2RTNFΑ银屑病
复方甘草酸苷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皮损HMB45、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采用美能对白癜风豚鼠模型进行治疗,探讨其对黑素生成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SP免
姜日花周明伟李敏
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和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和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82例汉族白癜风患者和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86名汉族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①白癜风患者组HLA-DRB1*07和HLA-DRB1*12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②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HLA-DRB1*01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HLA-DRB1*07和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是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②HLA-DRB1*07等位基因可能是寻常型银屑病的易感基因,HLA-DRB1*01可能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保护性基因。
王雪莹姜日花朱明姬陈向辉董震
关键词:白癜风银屑病HLA-DRB1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甘草活性成分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甘草活性成分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阐明其对黑素生成的促进机理,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水提法及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从甘草中提取活性成分,用过氧化氢复制白癜风豚鼠模型,造模成功,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治疗组,设正常对照组,经过甘草活性成分20、40和80 mg.kg-13个剂量治疗后,分别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用药部位大体改变、治疗总有效率、黑素细胞硫酸亚铁Lillie特殊染色及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组织学改变。结果:肉眼观察,治疗组肤色变浅程度弱于模型组,40和80 mg.kg-1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总有效率随着治疗剂量增加而增高;组织学观察,40与80 mg.kg-1治疗组豚鼠皮肤表皮基底层、棘层黑色素及毛囊黑色素增多,有黑色素的毛囊数增多,治疗组有黑色素的毛囊数多于模型组(P<0.01);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40与80 mg.kg-1治疗组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平均灰度值随治疗剂量增大呈现递减趋势,表明40与80 mg.kg-1治疗组HMB45的表达量高于模型组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甘草活性成分可以促进有活性的黑素细胞增生,从而促进黑素的生成,对白癜风豚鼠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提示甘草活性成分可应用于白癜风的临床治疗。
周明伟姜日花张旗
关键词:甘草白癜风动物
新生儿常见皮肤病
2006年
姜日花王凯曹树梅
关键词:常见皮肤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理性黄疸胆红素脑病皮肤黄染核黄疸
一种治疗甲癣的智能激光治疗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甲癣的激光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扫描系统由两维电机驱动两个振镜镜片,当激光投射到两个镜片后通过聚焦镜片在手具端形成可控制光斑;控制系统输出功率控制,驱动扫描系统形成由内向外的螺旋式光斑,单个光斑直径3-4...
姜日花朱延生吴成顺孙承博辛丁吴东辉李大钢付绍杰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