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林智
- 作品数:52 被引量:38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 嫦娥二号卫星技术特点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器,作为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进行飞行试验,并试验探月工程二期的部分关键技术,以深化月球科学探测。文章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在轨道设计、高灵敏度X频段深空应答机等6方面的技术特点及解决措施。
- 黄江川饶炜孟林智黄昊
- 关键词:嫦娥二号卫星月球探测器
- 一种腿臂复用式小天体附着取样一体化探测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腿臂复用式小天体附着取样一体化探测器,包括:探测器本体、返回器、姿控发动机、机械臂和附着取样器;所述探测器本体外表面上均布两个以上相同的机械臂,每个机械臂一端与探测器本体固连,另一端安装有附着取样器,附着...
- 赵志军吴爽张文明杨旭袁宝峰孟林智
- 一种基于YUV变换的Bayer图像压缩方法
- 一种基于YUV变换的Bayer图像压缩方法,属于航天光学遥感器技术领域,是一种应用于航天光学遥感CMOS相机的Bayer图像压缩的方法。首先对Bayer格式图像进行空间变换,由三色空间转换为亮度色度空间,去除了三色分量间...
- 张宏伟黄长宁陈彦胡永富李晨曦朱军吴雁林黄江川太萍饶炜黄昊孟林智温博郭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编码方式的防止SRAM单粒子翻转的方法
- 一种基于编码方式的防止SRAM单粒子翻转的方法,本方法首先对待存入SRAM中的图像数据以像素为单位进行纵向(12,8)编码,然后对每八个像素中的相同位数据进行横向(12,8)编码,SRAM中的图像数据按照两次编码格式进行...
- 张宏伟黄长宁陈彦胡永富林宏宇李晨曦吴雁林李天黄昊孟林智朱军温博郭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小天体附着取样封装一体化装置
- 一种小天体附着取样封装一体化装置,通过对着陆缓冲机构及采样机构进行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同时兼顾着陆缓冲、附着固定、取样封装等环节的问题,同时通过四连杆着陆腿主动关节的控制产生缓冲阻尼的着陆方式,通过构型调整可实现对...
- 赵志军刘宾孟林智张文明杨旭杨建中王耀兵杨晨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目标特性的空间相机自动曝光方法
- 一种基于目标特性的空间相机自动曝光方法,属于航天光学遥感器技术领域,是一种应用于航天光学遥感CMOS相机的自动曝光方法。首先对相机产生的图像数据进行去噪声处理,获得去除背景噪声后的图像,为识别出目标特性做准备,随后采用多...
- 张宏伟黄长宁陈彦胡永富林宏宇李晨曦吴雁林李天黄昊孟林智朱军温博郭强
- 一种小天体探测用电磁阻尼缓冲可折叠式附着腿
- 一种小天体探测用电磁阻尼缓冲可折叠式附着腿,为了适应小天体探测任务需求,采用电机的力控制产生等效阻尼实现着陆腿着陆缓冲,同时采用可折叠的着陆腿设计,将折叠运动的驱动电机与缓冲吸能用电机进行复用,使得着陆腿在折叠的同时具有...
- 李德伦赵志军盛望京危清清高翔宇杨旭张文明孟林智朱超文毅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级控制结构的嫦娥卫星高可靠电子信息体制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 2013年
- 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二号)相比于近地轨道卫星,面临更复杂的空间环境,其飞行控制过程也更为复杂.针对任务特点,基于多级递阶控制模型,嫦娥一号/二号卫星设计了星载信息处理体系和分系统协同工作模式,卫星的成功在轨飞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有效性.本文介绍了嫦娥一号/二号卫星多级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情况,并基于此对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电子信息系统发展需求及关键技术进行展望.
- 张猛孟林智黄江川郭坚王向晖叶志玲
- 关键词:电子信息信息体制协同工作
- 国外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防御技术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调研了国外8种小行星撞击地球防御的技术途径,从基本原理、优缺点、适用性、成熟度和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国际上提出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防御技术大多处于概念阶段,除了撞击技术已在"深度撞击"(Deep Impact)任务中得到验证,其余均没有通过在轨验证;除核爆和撞击属于短期防御技术外,其余均为长期防御技术(几年甚至十几年);采用现有的单一概念和技术完成防御任务的成功率是比较低的,所以通常采用多种技术组合的方式。通过技术途径的分析,对我国开展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防御任务提出了初步建议,主要包括尽早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进行防御技术的在轨演示验证,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国际预警与防御体系等。
- 李飞孟林智王彤邹乐洋
- 关键词:近地小行星防御预警
- 地外天体超声波钻探器研究与应用综述被引量:2
- 2021年
- 分别探讨了国内外各科研机构研制的超声波钻探器的原理及性能特点,重点针对超声波钻探器的钻进过程优化问题,分析了现有的超声波钻探器作动方式的改进过程,结果表明:超声波钻探器在理论及试验研究方面都相对成熟,是未来地外天体采样任务中优势突出、可工程实现的钻探平台;并且轻质、结构紧凑的回转冲击式超声波钻探器更具有应用前景。对压电换能器模型和超声波钻探器集成模型分别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对超声波钻探器驱动电源进行了综述,给出了设计驱动电源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依据星体探测的任务特点,对超声波钻探器在未来星体探测中的预研成果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超声波钻探器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王童照全齐全黄江川唐德威郭璠孟林智赵志军邓宗全
- 关键词: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