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莱姆
  • 17篇莱姆病
  • 11篇螺旋体
  • 9篇伯氏疏螺旋体
  • 6篇疫源
  • 6篇全沟硬蜱
  • 6篇自然疫源
  • 4篇血清
  • 4篇疫源地
  • 4篇自然疫源地
  • 4篇病毒
  • 3篇血清学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关节炎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地理分布
  • 2篇血清流行病学
  • 2篇血清流行病学...

机构

  • 30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卫生部
  • 1篇西藏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第十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0篇张启恩
  • 13篇张泮河
  • 7篇张习坦
  • 5篇杜勇
  • 5篇吴晓明
  • 4篇许荣满
  • 4篇唐士元
  • 3篇李升团
  • 3篇李德荣
  • 3篇杨秀旭
  • 3篇黄祥瑞
  • 3篇刘玉堂
  • 3篇代晓红
  • 2篇曹军田
  • 2篇徐焕章
  • 2篇柴光军
  • 2篇李晓萸
  • 2篇王文良
  • 2篇王淑芬
  • 2篇苑锡同

传媒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7篇1995
  • 1篇1993
  • 4篇1992
  • 2篇1991
  • 6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某地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调查被引量:4
1990年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国内新近发现的一种蜱媒传染病,对林业工人、牧工和边防战士威胁较大。1988年4~7月在新疆某地区进行了本病的自然疫源地调查。通过调查进一步阐明了莱姆病的自然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媒介—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张启恩张泮河
关键词:莱姆病传染病
新疆西北部地区蜱媒斑点热、Q热、斑疹伤寒和野兔热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2
1982年
我国新疆西北部地区与苏联接壤,地理景观和生物群落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苏联境内的哈萨克和阿尔泰边区,北亚蜱媒斑点热、Q热及野兔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均有大量报导,然而,在新疆地区只是近来才证明精河县存在蜱媒斑点热和Q热的自然疫源地.
张启恩艾承绪刘玉堂徐焕章李春明李国艾夏候广
关键词:斑点热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病血清学
莱姆病的地理分布及自然疫源地的地理景观被引量:8
1997年
莱姆病是一种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美国学者Steere首次报道本病以来,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因该病分布较广,危害较大,已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相继在许多地区,发现了该病。
张启恩徐焕章
关键词:莱姆病地理分布自然疫源地流行病学
我国几种蚊虫对登革Ⅱ型病毒的媒介潜能和屏障研究
1995年
通过蚊体感染率和涎腺感染率的观察,首次在我国证实采自登革热流行区和采自从未发生过或已多年未发生本病流行的地区的白纹伊蚊(共6株)对登革病毒的媒介潜能无明显差别,提示在登革热流行时,白纹伊蚊较多的地区,均应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用我们设计的蚊虫群体叮吸微培板中细胞液的方法,首次证实了与白纹伊蚊同属一亚属,但分布不同的黄斑伊蚊可感染并传播登革病毒。经口感染后15天。
唐士元张启恩李国艾王太华朱羽凡张伴何
关键词:白纹伊蚊经口感染蚊虫媒介流行区涎腺
新发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曹务春李松周育森赵彤言鹿建春祝庆余田丰温博海刘玮钟武张贺秋张习坦张启恩田辛方立群
新发传染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而且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和动荡、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威胁国家安全,全球高度关注。该成果针对新发传染病的现实危害,在新病原体的确认和新自然疫源地的发现方面取得突破;应对新发传染病疫情,开发出具有...
关键词:
关键词:病毒药物
检测莱姆病McAb-ELISA竞争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1992年
用自制的莱姆病单克隆抗体VLG2 F9株,建立了检测血清中莱姆病抗体的ELISA非限制性竞争法。用超声波粉碎、高速离心相结合制备可溶性抗原;用羟基磷灰石层析法对单克隆抗体进行纯化均获得了满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ELISA竞争法特异性高、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不同种动物血清的检测,用该方法检测92份人血清阳性率22.8%,同时测定101份牛血清阳性率为69.9%,该法用于莱姆病的实验诊断尚属首次。该法的建立对莱姆病实验诊断的标准化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张泮河陈万荣吴在川张启恩
关键词:ELISA莱姆病单克隆抗体
新疆天山西部林区莱姆病自然疫源调查被引量:5
1990年
我们在新疆天山西部发现一种相似类风湿关节炎疾病,其临床过程和治疗效果又不完全符合类风湿关节炎,曾怀疑为莱姆病。莱姆病(Lyme disease)是由伯氏包柔氏螺旋体所致,早期临床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经数周或数月后一些患者可发生神经或心脏异常,以后许多患者可罹患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侵犯小关节,手指关节最多见,呈梭状肿大,可出现肌肉僵硬和萎缩,类风湿因子阳性。
李松全王风朝张启恩孙树才
关键词:莱姆病自然疫源
伯氏疏螺旋体鞭毛蛋白特异性区段的基因克隆和表达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表达伯氏疏螺旋体鞭毛蛋白特异性区段,探讨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行性。方法用PCR方法获取与其它种属螺旋体编码鞭毛蛋白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较低的第409-786bp区段,经DNA序列测定证实后,经克隆、转化,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并做Western-bolt分析。结果重组蛋白在宿主菌内表达高效、稳定,Western-blot示与抗鞭毛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结论以重组鞭毛蛋白的特异性区段作为诊断抗原具有可行性。
李新军张启恩张泮河戴小红张习坦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鞭毛蛋白基因克隆
全沟硬蜱体内伯氏疏螺旋体的分离及特征
1991年
本文报道从黑龙江省全沟硬蜱分离的伯氏疏螺旋体H7株的特征。H7株细胞长9.8—26.5μm,宽0.13—0.35μm,有1—11个波,波长1.2—3.0μm,波幅0.59—1.13μm,两端尖锐,每端有7根鞭毛,菌体左旋。体外培养最适温度为31℃,具有21k、32k、34k主要结构和抗原蛋白,能与新疆及黑龙江莱姆病人血清反应。这些结果表明,该菌株具备伯氏疏螺旋体的特征,它是与其它地区或媒介分离株不同的'亚型'。
柴光军张习坦孔惟惟张启恩曹军田李豫川吴晓明张泮河杜勇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
西藏地区几株虫媒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被引量:10
1995年
对西藏亚西和之那地区采集的蜱、鸟、鼠和家畜血标本用BHK^(13)细胞和1—3日龄乳小白鼠进行了病毒分离,共获得17株病毒。对其中两株(T2066、T2076)病毒进行了初步鉴定,包括电镜形态观察、理化、生物学和免疫学性质试验。在9种已知的虫媒病毒及其标准免疫血清(SIN、CHIK、MAY、EEE、MVE、JBE、TBE、YF—17D、HFRS)和分离病毒株的交互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未发现血清学反应。用当地采集的人血清与分离病毒(T2066、T2076)株进行免疫荧光试验,发现在188份血清标本中,呈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的49份,其携带抗体阳性率26%,且藏民高于其它人群。根据上述结果,初步认为该病毒是有一定感染性的呼肠病毒科成员。
黄祥瑞吴庆丽杨秀旭李德荣程聪张启恩许荣满
关键词:病毒分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