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旺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红瘰疣螈
  • 1篇单系
  • 1篇单系性
  • 1篇地理学研究
  • 1篇有效性
  • 1篇树蛙
  • 1篇种群
  • 1篇种群遗传
  • 1篇种群遗传结构
  • 1篇系统地理学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细胞色素B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DNA
  • 1篇两栖
  • 1篇两栖类
  • 1篇分子系统
  • 1篇分子系统地理...
  • 1篇白斑
  • 1篇RRNA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张明旺
  • 2篇饶定齐
  • 2篇余国华
  • 2篇杨君兴

传媒

  • 2篇Zoolog...

年份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哀牢髭蟾(Vibrissaphora ailaonica)和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
张明旺
关键词:两栖类种群遗传结构分子系统地理学
从线粒体Cyt b基因探讨红瘰疣螈物种地位的有效性被引量:14
2007年
疣螈属的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和棕黑疣螈(T.verrucosus)的物种界限一直不清楚。测定了来自中国西南地区14个地点的T.shanjing和T.verrucosus共40只标本的线粒体DNACytb基因(753bp)。结果表明:(1)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等3种系统发育分析法分别重建棕黑疣螈种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不支持T.shanjing是单系群;(2)T.shanjing与T.verrucsus的mtDNA Cytb序列差异平均值仅为1.2%,未达到种级水平。因此,全部T.shanjing样品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即T.verrucosus,不支持T.shanjing的物种地位,T.shanjing为T.verrucosus的同物异名,并建议恢复T.verrucosus的中文名红瘰疣螈。根据基于40个样品Cyt 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和遗传变异以及地理分布,这些红瘰疣螈(T.verrucosus)样品聚为3支,即中国西南地区的红瘰疣螈可分为片马、滇中滇西和滇东南3个地理居群。
张明旺饶定齐余国华杨君兴
关键词:红瘰疣螈有效性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
基于16S rRNA序列推断红蹼树蛙、棱皮树蛙和白斑小树蛙的非单系性(英文)被引量:6
2007年
测定了4个种(红蹼树蛙、黑蹼树蛙、白斑小树蛙和红吸盘小树蛙)共11个种群的16S rRNA基因片段。双斑树蛙、马来棱皮树蛙、越南棱皮树蛙以及日本溪树蛙的同源序列通过GenBank检索获得。去除所有插入、缺失及模糊位点后,比对序列长度为500bp,其中变异位点115个,简约信息位点92个。以日本溪树蛙为外群,运用Bayesian法、MP法和ML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红蹼树蛙和白斑小树蛙在种级水平上均不是单系。红蹼树蛙海南种群与双斑树蛙亲缘关系更近,并且来自云南不同地理种群的红蹼树蛙可以分为两大支系;越南棱皮树蛙与红吸盘小树蛙聚为一支,马来棱皮树蛙嵌套在白斑小树蛙不同地理种群中。进而认为白斑小树蛙是马来棱皮树蛙的同物异名,建议将红吸盘小树蛙并入棱皮树蛙属。
余国华饶定齐杨君兴张明旺
关键词:系统发育RR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