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本贵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脏
  • 2篇双极射频
  • 2篇外科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房颤
  • 2篇瓣膜
  • 2篇瓣膜置换
  • 1篇蛋白
  • 1篇低强度
  • 1篇低强度抗凝
  • 1篇低强度抗凝治...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病

机构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张本贵
  • 5篇郭应强
  • 4篇石应康
  • 3篇张尔永
  • 2篇许唯临
  • 2篇肖正华
  • 2篇吴江
  • 2篇刘佳升
  • 1篇付博
  • 1篇陈槐卿
  • 1篇陈进
  • 1篇滕晓
  • 1篇董力
  • 1篇胡佳
  • 1篇石峻
  • 1篇白志轩
  • 1篇任文俊
  • 1篇刘路路

传媒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的系统评价及文献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1990年1月至2010月12月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及Cochrane图书馆有关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中文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及质量评估,对照研究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叙述性研究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61篇,其中对照研究4篇,叙述性研究57篇.荟萃分析及描述性分析结果均提示,低强度抗凝组的抗凝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出血率均较传统强度组明显降低(RR=-0.06,95%CI:-0.08~-0.03,P<0.001;RR=-0.06,95% CI:-0.08~0.04,P<0.001),而两组间栓塞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RR =0.01,95% CI:-0.01~0.03,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取得了在栓塞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高的基础上,出血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率显著降低的成果,该治疗安全、有效,是适合中国人凝血特点的治疗方法.
董力石应康付博滕晓陈进张本贵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抗凝治疗
流动培养系统内切应力加载不同取材部位内皮细胞黏附能力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比较流动培养的动脉、静脉和微血管来源内皮细胞(EC)黏附性能有无差异,探索它们在相似的流动培养条件下能否获得与移植物相当的黏附强度。采用流动培养系统,通过精密蠕动泵提供剪切力,同时提供静态培养所需其他条件,建立体外EC流动培养模型,比较三种来源途径的静态培养EC与动态培养EC在相同剪切力作用下的黏附情况,并研究EC骨架成分肌动蛋白丝的分布及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变化。流动培养后EC均沿流动方向排列并延长;静态培养EC的黏附强度以动脉EC最大,微血管EC其次,静脉EC明显低于前两者(P值均<0.05);各种来源EC动态培养后黏附强度均较相应静态培养有显著提高,动脉EC与微血管EC的细胞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静脉EC明显低于前两者(P值均<0.05)。流动培养后肌动蛋白丝均聚集成束,沿剪切力方向有序排列,致密周围带逐渐消失,形成明显的张力纤维,在微血管EC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在相似的流动培养条件下,三种不同来源的EC的黏附强度较静态培养大幅度提高,且微血管来源EC能够达到与动脉EC相当的黏附强度。
肖正华张本贵张尔永许唯临石应康郭应强
关键词:内皮细胞
全胸腔镜下Box Lesion双极射频治疗心房颤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全胸腔镜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以寻求更好的疗效、更小的创伤、更易于操作的微创手术方式。方法 2011年6月华西医院心血管外科在全胸腔镜下行Box Lesion双极射频(双侧肺静脉+左心房后壁隔离)治疗3例单纯性心房颤动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0岁、60岁和66岁。手术在全胸腔镜下进行,在双侧胸壁肋间隙各行3个5~10mm的小切口;观察患者术后早期窦性心律的转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例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40min、170min和155min,均在术后即刻转复为稳定窦性心律,术中平均失血量约80ml,术后住ICU 1d,术后平均住院7d,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复查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结论本组手术初步显示Box Lesion双极射频心房颤动治疗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石峻张本贵白志轩张尔永石应康郭应强
关键词:心房颤动微创外科BOXLESION
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瓣膜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6例,合并房颤74例,22例为窦性心律。根据手术方式将96例患者分为3组:试验组(瓣膜置换+射频消融)40例、对照组(瓣膜置换)34例、空白组(窦性心律者行瓣膜置换)22例。分析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时窦性心律转复率、随访期间窦性心律维持率、随访末期左房前后径(LAD)的缩小幅度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未增加。在术后3个月、6个月时,试验组在SF-36量表6个维度及躯体健康评分(PCS)、精神健康评分(MCS)、总分得分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时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3个维度及躯体健康评分(PCS)、总分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房颤会加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结构的异常改变,双极射频消融有利于房颤患者术后窦性心律的恢复与维持、明显缩小LAD,降低PASP。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瓣膜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佳升张本贵肖正华刘路路郭应强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双极射频消融生活质量
鲁登巴赫综合征合并多瓣膜联合病变外科治疗一例
2015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活动后气促、乏力20余年,加重伴下肢水肿1年”入院。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中央型),左向右分流为主双向分流,多瓣膜联合病变:二尖瓣重度狭窄,三尖瓣重度反流伴中度狭窄,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伴轻度反流,中-重度肺动脉瓣反流、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心房、右心室显著增大(图1);房颤心律;肺动脉收缩压60 mm Hg,肺血管阻力升高,Wood指数3.1,Qp/Qs=1.7:1。围术期口服贝前列素、地高辛、利尿剂等。
刘佳升任文俊张本贵
关键词:鲁登巴赫综合征
钛颗粒负荷下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前期研究的结果表明,磨损颗粒可通过假体-界面膜进入假体周围间隙与成骨细胞(OBs)直接相互作用,影响OBs功能、促进OBs分泌活性因子。为进一步探讨磨损颗粒与OBs作用后是否会影响破骨细胞(OCs)的骨吸收功能,本研究通过结合形态学特征(TRAP染色、OCs扫描电镜观察、F-actin荧光标记、骨吸收陷窝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钙离子荧光追踪)和生化学评价(ABC-ELISA法测定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浓度),综合分析了3种直径(6.9、2.7和0.9μm)钛颗粒与OBs共孵育后的的条件培养基(CM)对OCs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的0.9μm组CM可促进OCs分化、发育、成熟,部分活化OCs,影响OCs的存活;2.7μm和6.9μm组的CM,尤其是6.9μm组可明显促进OCs分化、发育、成熟、活化,维持OCs的存活;这与OCs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有关。以上结果提示OCs的活化、存活以及分化在假体松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假体无菌性松动的防治、人工关节设计的材料优化选择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张本贵吴江郭应强陈槐卿
关键词:无菌性松动钛颗粒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流场压力变化对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合成与表达功能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内皮细胞(ECs)衬覆于血管内腔面,所构成的选择性生理屏障进行血管内外物质交换而保证了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正常,ECs通过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来调节局部血管流场压力,以适应生理活动的变化。本研究采用改良流动培养的流室压力系统对ECs加载不同压力,同时设置静态培养、单纯剪应力对照组,结合ELISA法和定量RT-PCR技术,检测ECs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环氧化酶-2(COX-2)及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功能蛋白分子的变化情况,从而观察流场内不同压力信号(特别是压力降信号)是否会引起ECs功能蛋白表达与合成异常,分析其量-效关系变化,以便进一步了解不同压力信号诱发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Cs可以通过调节功能蛋白分子的表达来适应局部流场内压力信号的变化,而在流场压力降信号(-40 cmH2O)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过程中,eNOS、COX-2和VEGF在一定范围内起着保护ECs完整性的重要作用。
胡佳张本贵吴江张尔永许唯临石应康郭应强
关键词:内皮细胞功能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