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皓

张皓

作品数:31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7篇腰椎
  • 6篇胸椎
  • 6篇椎管
  • 6篇后路
  • 6篇脊柱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5篇螺钉
  • 4篇手术治疗
  • 4篇骨折
  • 3篇胸椎黄韧带骨...
  • 3篇胸椎黄韧带骨...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韧带
  • 3篇韧带骨化
  • 3篇切除
  • 3篇椎弓根螺钉
  • 3篇疗效

机构

  • 29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贵阳医学院第...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9篇张皓
  • 23篇尚显文
  • 13篇宁旭
  • 13篇杨华
  • 9篇邢维平
  • 3篇段宜强
  • 2篇沈茂
  • 2篇尹培荣
  • 2篇陈林
  • 2篇卢文
  • 1篇唐本森
  • 1篇黄明智
  • 1篇张桂莲
  • 1篇王刚
  • 1篇李江伟
  • 1篇申定珠
  • 1篇周玉坤
  • 1篇邓展生
  • 1篇庄勇
  • 1篇黄明智

传媒

  • 5篇贵阳医学院学...
  • 4篇贵州医药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2007年贵...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06年贵...
  • 1篇第十届西部骨...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结核的两种前路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术及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前路钉棒内固定术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较理想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贵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赵小龙尚显文张皓
关键词:脊柱结核内固定脊柱融合术
文献传递
手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2001年
段宜强张皓杨华尹培荣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外科皮瓣再手术
万向椎弓根螺钉在脊柱畸形后路矫正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万向椎弓根螺钉在脊柱畸形后路矫正中的矫正方法及矫正效果。方法应用万向椎弓根螺钉治疗各种脊柱畸形17例,术前使用多种方法减轻脊柱畸形程度,术中强调使用原位转钉等方法矫正脊柱三维畸形。测量术前及术后脊柱主要结构性侧凸平均Cobb角;测量术前及术后脊柱矢状面胸段、胸腰段和腰段的角度,判断脊柱矢状面是否正常化;采用椎弓根标记法测量术前及术后顶椎椎体旋转程度(除外3例顶椎全切病例)。记录有无内固定并发症。结果术前脊柱主要结构性侧凸平均Cobb角63.18°,术后平均25.35°,秩和T=153.00,P<0.005,差异有显著性。矢状面异常的15例病例术后复片显示矢状面正常化。顶椎椎体旋转(除外3例顶椎全切病例),术前Ⅰ度3例,术后均为0度,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旋转畸形残留。所有病例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无内置物松动、滑脱或断裂。结论万向椎弓根螺钉可以简化脊柱畸形的操作,增加安全性,同时可以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杨华邢维平宁旭尚显文张皓
关键词:脊柱畸形
54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时机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准确判断脊髓型颈椎病的病情轻重,及时施行手术治疗,避免病程延长加重脊髓损伤。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3月~2009年6月经手术治疗并获随访的脊髓型颈椎病54例,按病程分为A、B两组,A组术前病程≤6月,共25例,B组术前病程>6个月,共29例,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平均改善率以及两组病例中脊髓发生严重损伤的发生率。所有病例均行颈椎常规X线片及MRI检查。结果病程≤6个月的患者术后平均改善率明显高于病程>6个月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6个月的患者术前脊髓严重损伤发生率低于病程>6个月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MRI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表现。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病程延长将影响手术疗效,但病程较短者脊髓仍然可能发生严重损伤而影响手术疗效,在脊髓发生轻中度损伤时施行手术治疗可以避免脊髓损伤加重。MRI的脊髓压迫表现是决定手术的重要参考。
杨华邢维平尚显文宁旭张皓
关键词:病程脊髓压迫症影像学表现手术时机
飘浮法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技巧,提高手术疗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漂浮法椎管后壁切除术,即用尖嘴咬骨钳、高速磨钻、神经剥离子、超薄型椎板咬骨钳等器械对拟切除的椎板及骨化黄韧带进行逐层切除、薄化,直至致压物变薄呈漂浮状再予以分离、切除。术中术后使用激素和脱水剂保护脊髓。结果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手术前后平均JOA评分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手术后大于手术前,即手术后脊髓功能较手术前明显好转。手术疗效优良率80.95%,有效率90.48%。术后并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1例,血肿形成1例,脑脊液漏5例。结论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使用漂浮法切除椎管后壁,具有对脊髓侵袭小的优点,辅以药物治疗,使脊髓功能获得明显改善。
杨华邢维平尚显文宁旭张皓
关键词:黄韧带骨化手术治疗脊髓功能
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分析
2015年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以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75例,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据Epstein疗效评定标准,得出此次治疗优良率为90.7%。且治疗后患者的JOA评分显著上升,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该种治疗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庄勇尚显文张皓黄明智刘淼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经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经后路减压复位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的可行性及手术特点。方法对17例中上胸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比较手术前后脊髓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的功能状态,观察脊髓无损伤患者有无医源性损伤。结果术后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不完全性损伤6例(不完全性损伤组),随访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功能分级提高1~3级;完全性损伤8例(完全性损伤组),随访时ASIA分级无提高。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损伤组手术前后感觉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47,P=0.000)。手术前后运动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5,P=0.000)。脊髓功能正常3例,随访时ASIA分级无降低,感觉和运动评分无变化。结论对于中上胸椎骨折患者,后入路手术能避免加重胸部合并伤及其他组织系统的合并伤,可以在骨折早期安全、有效解除包括椎管前方的脊髓压迫,从而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杨华邢维平宁旭尚显文张皓
关键词:胸椎减压术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分析'锚定法'以及'CENTERPIECE微型钛板内固定法'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科36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分别采用'CENTERPIECE微型钛板内固定法'(A组)及'锚定法'(B组)对开门侧进行维持固定,通过术后1 w、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组患者复查、随访,对A组和B组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及术后颈椎关节突关节活动度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对颈椎关节突关节活动度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0.05),两组患者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0.01)。结论'CENTERPIECE微型钛板内固定法'与'锚定法'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时,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及对颈椎关节突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CENTERPIECE微型钛板内固定法较'锚定法'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
沈茂尚显文张皓
关键词: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用改良针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被引量:1
2000年
唐本森卢燊康宁旭张皓
关键词:克氏针张力带骨折固定术
动力髋螺钉及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DHS、DCS 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22例(DHS固定15例、DCS固定7例)。结果经过平均11个月的随访,22例均达临床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9%,无一例发生髋内翻及下肢短缩。结论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固定可靠,操作易掌握,髋内翻发生率低,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段宜强张皓杨华尚显文尹培荣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股骨粗隆部骨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