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龙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岩体
  • 7篇开挖
  • 6篇隧道
  • 5篇开挖过程
  • 5篇FLAC3D
  • 3篇围岩
  • 3篇块体理论
  • 3篇测量法
  • 2篇地铁
  • 2篇地铁开挖
  • 2篇岩石力学
  • 2篇岩体隧道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围岩稳定
  • 2篇围岩稳定性
  • 2篇结构面
  • 2篇关键块体
  • 2篇城市
  • 2篇值模拟
  • 1篇地铁区间

机构

  • 12篇东北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4篇李云龙
  • 7篇张靖杰
  • 6篇刘宇
  • 4篇王述红
  • 4篇郭牡丹
  • 4篇关永平
  • 3篇宋建
  • 3篇杨勇
  • 3篇郭龙
  • 3篇刘炎炎
  • 3篇张敏思
  • 2篇于莹
  • 2篇刘志汉
  • 2篇寇捷
  • 2篇侯召松
  • 1篇潘恩宝
  • 1篇邸洪双
  • 1篇邓永刚
  • 1篇徐源

传媒

  • 3篇水利与建筑工...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山西建筑
  • 1篇浙江建筑
  • 1篇广东建材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第三届全国水...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12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铁区间不同施工方法比选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0年
运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北京地铁10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双盾构同时施工、同向推进,单盾构施工,双盾构相向施工三种施工方案进行三维动态施工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方案对地面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双盾构同时同向施工方案能更有效地减小对地面的影响。
郭龙刘宇关永平刘炎炎李云龙宋建
关键词:地铁开挖盾构掘进FLAC3D
基于数字摄像测量法岩体开挖过程空间模型及其应用
围岩开挖空间模型建立是岩体稳定性分析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出岩体开挖过程中采用数字摄像测量技术现场快速获取围岩结构面信息,建立围岩开挖空间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岩体地下工程进行随机块体搜索,并对块体的形态、大小、空间分...
王述红张靖杰杨勇李云龙郭牡丹张敏思
关键词:岩石力学结构面网络模拟块体理论
文献传递
工程岩体开挖过程全空间块体搜索及其系统研制被引量:22
2010年
在现场结构面非接触摄影技术采集的基础上,探讨岩体扰动区内所有块体的全空间切割与搜索问题,给出了包括三维结构面网络模拟、结构面与边界面的交线分析、封闭块体搜索等切割搜索过程,提出一种新的块体识别新方法.并将该搜索技术接入用自行开发研制的三维数值分析系统GeoSMA-3D,进行岩体开挖过程全空间块体搜索研究.工程算例表明:该系统具有可以动态添加结构面,适合建立开挖过程复杂几何模型等优点,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或文件形式进行数据输入,计算结果图形化显示,并与AutoCAD等通用图形软件接口,可方便实现软件操作使用.
王述红张靖杰李云龙刘宇
关键词:结构面块体理论关键块体
基于数字摄像测量法岩体开挖过程空间模型及其应用
开挖空间模型建立是岩体稳定性分析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出岩体开挖过程中采用数字摄像测量技术现场快速获取围岩结构面信息,建立围岩开挖空间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岩体地下工程进行随机块体搜索,并对块体的形态、大小、空间分布特...
王述红张靖杰杨勇李云龙郭牡丹张敏思
关键词:隧道工程围岩结构
隧道浅埋段通过富水岩石破碎带的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穿山隧道的出入口处上覆岩层一般较薄,多属于强风化带,且围岩一般比较破碎,所以在隧道浅埋段经常遇到岩石破碎带,给工程带来很大危害。尤其在雨季多发的季节这些岩石破碎带会由于连续降水等因素,致使这些软弱夹层中含水量比较大,有时...
李云龙
关键词:隧道浅埋段破碎带流固耦合围岩稳定性FLAC3D
文献传递
从高架建设到地下空间建设的城市发展新动向被引量:2
2010年
介绍了城市发展的新动向,即从高架建设转向地下空间建设的变化趋势,论述了高架建设发展现状及其与地下空间建设的对比,结合国外大中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案例分析,得出地下空间建设是主流趋势的结论。
徐源李云龙刘宇
关键词:地下空间建设城市
大峪隧道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技术
2010年
针对大峪隧道的病害,分析了造成大峪隧道产生病害的原因:地质原因、设计原因、施工原因;通过检测结论,提出了整治技术,旨在为类似隧道病害整治工程提供借鉴。
刘宇关永平张靖杰李云龙宋建
关键词:隧道病害整治
基于数字摄像测量法岩体开挖过程空间模型及其应用
王述红张靖杰杨勇李云龙郭牡丹张敏思
关键词:岩石力学
基于块体理论的岩体隧道可视化实现及其工程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隧道岩体结构面可视化实现,为研究岩体稳定提供了有效手段;根据块体理论,采用不连续面网络图模拟真实岩体的几何特征,在已有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将VC++6.0和OpenGL图形库相结合,对岩体结构面进行三维网络模拟。实现了岩体隧道的工程建模、显示、几何移动等功能,可进行关键块体计算机搜索和三维图像显示。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证明了该系统界面简洁,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并具备了工程实践中非常需要的三维显示功能。
张靖杰李云龙郭龙刘宇
关键词:块体理论关键块体隧洞可视化
城市地铁开挖对相邻地下管线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城市地铁工程开挖引起附近地下管线周围土体发生位移,从而影响管线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该文以沈阳地铁二号线11标段为实例,以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为分析平台,建立了地铁隧道、土体和地下管线变形耦合作用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了隧道开挖步对管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线的最大竖向位移点在隧道轴线与管线的相交点,沿着管线方向离隧道轴线越远位移值越小,数值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该数值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度,可以预测地下管线的变形规律。
关永平郭龙李云龙刘炎炎张靖杰宋建
关键词:地铁开挖地下管线FLAC3D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