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奥美拉唑与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反流性食管炎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32例应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少,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张华兵 马志强 李伟伟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 西沙必利 丙泊酚辅助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医疗条件改善,人们对检查无痛性及舒适性提出更高要求。胃镜检查是最常用的消化道检查方法之一,临床上多半仅用咽喉部表面麻醉,检查时咽喉部强烈刺激必然引起咽喉部不适,诱发呛咳,恶心,呕吐,甚至躁动,部... 李伟伟 张华兵关键词:胃镜 丙泊酚 文献传递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对非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关系,进一步了解NAFLD患者SIBO的发生率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纤维化水平的影响,评价其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2-8月本院经B超及病史诊断为NAFLD患者32例,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检测,根据LHBT结果将32例NAFLD患者分为SIBO阳性组和SIBO阴性组。对两组IETM、TNF-α、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IETM、TNF-α在SIBO阳性组和SIBO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BO阳性组TNF-α、肝纤维化指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两者均与IETM呈正相关。结论 SIBO和内毒素血症等机制促进NAFLD的发生和发展。 李伟伟 韩红波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肝纤维化 上食管异位胃黏膜8例临床分析 目的认识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方法通过总结我院2002年8月~2006年10月6 000余例胃镜检查中发现的8例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及内镜下特点。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 000余例胃... 张华兵 李伟伟 李忍萍关键词:食管 异位胃黏膜 内镜 文献传递 丙泊酚在肝硬化肝性脑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肝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2例有狂躁表现的肝性脑病患者,初始给予丙泊酚100 mg静脉推注;继而根据患者躁动情况以0.5~4 mg/(kg&#183;h)。持续或间断静脉泵入。结果12例肝性脑病期患者,初始给予丙泊酚100 mg,可迅速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继而给予0.5~4 mg/(kg&#183;h),并给予去除诱因、限制蛋白质摄入、保肝、降血氨药及抗脑水肿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期间未出现肝性脑病加重及肝肾功能损害加重表现。结论丙泊酚可安全用于肝性脑病患者。 李伟伟 韩红波关键词:丙泊酚 肝性脑病 肝硬化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的水平的影响,评价其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B超及病史诊断为NAFLD患者32例,应用乳果糖H2呼气试验(Lactulose hydrogen breath test,LHBT)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根据检测结果,分为SIBO阳性组和SIBO阴性组。对两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进行检测。结果 1 IETM、hs-CRP、TNF-α在SIBO阳性组和SIBO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在SIBO阳性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二者均与IETM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内毒素血症等机制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和发展。 李伟伟 韩红波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含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的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98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治失败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联合左氧氟沙星(A组)和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联合克拉霉索组(B组),经治疗7d后比较两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B两组幽门螺杆菌符合方案分析根除率分别为93.8%、78.7%,意向性治疗根除率分别为91.8%、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的四联疗法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补救治疗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张华兵 李雪峰 李伟伟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腺苷蛋氨酸对酒精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应用腺苷蛋氨酸后酒精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方法将3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戒酒。观察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注射液1.0 g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静滴,1次/d。对照组予硫普罗宁0.2 g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静滴,1次/d,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ST、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ALT、AST、GGT、TBIL、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LT、AST、GGT、TBIL、Hcy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腺苷蛋氨酸可降低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清Hcy,改善肝功能,效果优于硫普罗宁。 李伟伟 韩红波关键词:酒精性肝炎 腺苷蛋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TNF和IL-6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36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研究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应用硫普罗宁0.2 g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治疗时间3周。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LT、AST、GGT、TBi 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NF和IL-6水平在治疗前后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可降低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水平,从而改善肝功能,优于硫普罗宁。 李伟伟 韩红波关键词:酒精性肝炎 异甘草酸镁 TNF IL-6 体位改变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肠息肉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体位改变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肠息肉中的应用。方法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结肠息肉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采用常规体位,术中不改变体位;研究组患者术中进行体位改变。比较两组治疗手术时间、围术期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血清炎性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术后排气、胃肠道功能恢复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手术出血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2.33%、13.33%;术前组间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较术前上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息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开展体位改变可提升手术质量,降低手术创伤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刘喜庆 李伟伟 水楠楠 高喜伟关键词:体位改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肠息肉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