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卫红

作品数:416 被引量:4,478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9篇期刊文章
  • 70篇专利
  • 42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4篇生物学
  • 81篇天文地球
  • 78篇农业科学
  • 7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0篇水利工程
  • 14篇经济管理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2篇塔里木河
  • 83篇地下水
  • 83篇塔里木河下游
  • 78篇荒漠
  • 73篇土壤
  • 62篇干旱
  • 44篇干旱区
  • 37篇埋深
  • 35篇地下水埋深
  • 35篇干旱荒漠
  • 34篇地下水位
  • 34篇植物
  • 34篇生态系统
  • 34篇荒漠区
  • 34篇干旱荒漠区
  • 33篇植被
  • 32篇生态输水
  • 31篇水分
  • 30篇流域
  • 22篇径流

机构

  • 391篇中国科学院新...
  • 39篇中国科学院研...
  • 28篇新疆农业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新疆师范大学
  • 15篇新疆塔里木河...
  • 12篇聊城大学
  • 10篇新疆大学
  • 8篇塔里木河流域...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石河子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过...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新疆水文水资...
  • 3篇乌鲁木齐铁路...
  • 3篇学研究院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新疆农业职业...

作者

  • 416篇李卫红
  • 270篇陈亚宁
  • 79篇陈亚鹏
  • 62篇朱成刚
  • 47篇马建新
  • 45篇黄湘
  • 40篇付爱红
  • 36篇周洪华
  • 32篇杨玉海
  • 30篇郝兴明
  • 25篇刘加珍
  • 24篇陈永金
  • 18篇徐海量
  • 18篇徐长春
  • 16篇赵锐锋
  • 14篇陈忠升
  • 13篇张宏锋
  • 12篇庄丽
  • 12篇何斌
  • 12篇马晓东

传媒

  • 40篇干旱区地理
  • 37篇中国沙漠
  • 20篇生态学报
  • 19篇干旱区研究
  • 17篇冰川冻土
  • 14篇地理学报
  • 11篇资源科学
  • 1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0篇新疆环境保护
  • 9篇植物生态学报
  • 9篇自然科学进展
  • 5篇科学通报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草业学报
  • 4篇地理科学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4篇环境与可持续...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环境科学
  • 3篇新疆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2篇2019
  • 14篇2018
  • 16篇2017
  • 22篇2016
  • 19篇2015
  • 17篇2014
  • 10篇2013
  • 34篇2012
  • 24篇2011
  • 34篇2010
  • 29篇2009
  • 31篇2008
  • 28篇2007
  • 37篇2006
  • 18篇2005
  • 16篇2004
  • 16篇2003
  • 10篇2002
4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河下游干旱胁迫下的胡杨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被引量:27
2011年
结合塔里木河下游典型监测断面和地下水位埋深的监测数据,测量了不同地下水位处胡杨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势及土壤含水量,探讨了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条件下胡杨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显示,随着地下水位埋深加大,胡杨受到的干旱胁迫加剧,胡杨叶片光适应下的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电子传输速率和光化学猝灭、相对叶绿素含量普遍下降,且下降幅度随地下水位埋深加大而增加;非光化学猝灭和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大而显著升高;潜在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总体处于适宜状态,表明胡杨在地下水位埋深4~8m左右时,尚能通过自身能力进行调节,光系统Ⅱ未发生不可逆转的因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
朱成刚李卫红马晓东马建新陈亚鹏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地下水位水势荧光猝灭塔里木河
新疆博斯腾湖水污染特点分析被引量:13
2003年
通过实地调查和对监测资料的分析 ,对博斯腾湖水质污染的特点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 :(1)造成博斯腾湖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农田排盐水入湖 ,导致湖水污染 ;(2 )博斯腾湖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是黄水区 ,主要超标物是可溶盐、COD和氨氮 ;(3)污染物入湖量最大的时间是 7~ 9月 ,入湖污染物约占全年入湖量的一半 ;(4 )博斯腾湖水质的污染主要是几个大排水渠引起的 ,它们的排放量占全部排水渠排放量的 80 %以上。同时 ,根据博斯腾湖水污染的特点 ,提出了农业发展和水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徐海量郭永平李卫红
关键词:水污染水环境保护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水害时空分维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基于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运用分形、混沌理论 ,对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近 38年的洪水灾害资料进行了时空分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陆桥新疆段洪水灾害不仅在时间序列上具有自相似性 ,其容量维Df在 0 .0 497~ 0 .0 6 78间 ,而且在空间序列上也具有自相似性 ,存在明显分维结构 ,其信息维D1在 0 .0 5 37~ 0 .0 797之间。洪水灾害严重区段的信息分维值较低 ,并且信息分维与洪水灾害发生频度呈反相关。这一特征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灾害发生规律和动力学特征。
陈亚宁杨思全李卫红
关键词:新亚欧大陆桥水灾自然灾害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物种多样性与地下水位的关系被引量:21
2007年
依据塔里木河下游7个监测断面36眼地下水位观测井和36个植物样地野外采集的数据,应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信息指数、Alatalo均匀度指数和修正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以及含参数的Hill指数,对塔里木河下游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物种多样性与地下水埋深有显著的关联性,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大,塔里木河下游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表现出递减趋势,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则不甚明显;Hill指数的分析表明,以地下水埋深6m和10m为界,多样性变化明显分为3个不同的变化阶段,其中地下水埋深在6m以下时,多样性锐减,且曲线最终趋于平直。综合野外调查和样地资料分析,认为塔里木河下游物种多样性受损的临界地下水位为6m左右。
郝兴明陈亚宁李卫红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地下水埋深环境梯度塔里木河下游
准噶尔盆地梭梭群落地上生物量及季节变化研究——以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被引量:9
2006年
根据样地调查资料,对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外围荒漠植被的生物量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梭梭自然群落地上生物量的研究表明,梭梭群落在一年的生长周期内没有明显的生长变化,只有两个生长高峰分别在6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但是绿色同化速率快。梭梭地上生物量中,多年生枝条比例最多占地上生物量的60%,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生物量较少,一般占30%以下。5月份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生长比较缓慢,地上生物量42 052.197g/m^2;7~8月份达到高峰76 457.18~92 922.598g/m^2,这是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生长最旺盛、最有活力的时期;进入9月份随光合作用的下降生物量也下降至86 794.669g/m^2;10月份生物量迅速下降11月接近零,准备冬眠,脱落大部分枝条被并入非同化系统。梭梭群落地上生物量增长规律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其地上现存量季节动态呈二次抛物线方程y=a+bx+cx^2形式;梭梭绿色同化系统(AS)和非同化系统(UAS)的现存量集中分布于地面8~60cm和20~90cm的范围内,属典型的中繁型群落。梭梭群落的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化与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的萌发、生长、脱落有密切的关系。
再努拉.热和木都拉陈亚宁艾里西尔.库尔班李卫红袁素芬
关键词:生物量准噶尔盆地
胡杨根系水力提升作用的证据及其生态学意义被引量:24
2009年
生长在塔里木河流域的荒漠河岸林植被虽长期忍受着高温和干旱的威胁,然而它们却能够一直延续并保存至今。除了植物深根系吸水作用外,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荒漠河岸林植被存在水力提升的效应。该文采用HRM热比率法茎流仪对3株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主根和侧根的液流速率分别进行了为期4d的连续监测;利用自动气象站对微气象因子: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叶面温度和地表温度进行连续监测;同时采用了烘干法对不同深度土层在不同时刻的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取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胡杨主根液流在白天和夜间均表现为正值,相反的,胡杨侧根液流速率则出现了明显的夜间负向流动。胡杨根系0~12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具有下湿上干的变化趋势;胡杨侧根在夜间发生负向流动后,土壤含水率显著升高,尤其在60~120cm土层中,4:00土壤含水率上升幅度达到4:00时刻土壤含水率的22%~26%。影响胡杨侧根液流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主要是叶面水汽压亏缺。
郝兴明陈亚宁李卫红郭斌赵锐锋
关键词:塔里木河水力提升土壤含水率
荒漠河岸林建群植物的水分利用过程分析被引量:26
2018年
荒漠河岸林植物是干旱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干旱区荒漠河岸林建群植物水分利用过程,对制定生态保育恢复对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北干旱区塔里木河和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物水分来源、根系水力提升过程的观察和对比分析,解析了不同胁迫环境下胡杨、柽柳等荒漠河岸林主要建群种的水分利用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在塔里木河和黑河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和干旱胁迫环境下,荒漠河岸林植物的水分利用方式和生存策略有较大差别。在水分来源上,胡杨和柽柳主要利用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但塔里木河下游的植物根系对水资源的利用较黑河下游更加多元化;在水分分配方面,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表现出更强的水力提升能力和更显著的水分再分配效应,地下水埋深是造成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差异的主要原因,地下水位越深(7 m以内),胡杨受干旱胁迫越大,胡杨根系的水力提升能力亦越强。目前黑河下游的生态已处于平衡维持和发展阶段,而塔里木河下游广大地区的荒漠河岸林植物仍处于严重的干旱胁迫中。
陈亚宁李卫红陈亚鹏周洪华郝兴明朱成刚
关键词:荒漠河岸林柽柳水分利用
新疆塔西河流域水土环境分析及保护利用被引量:2
1997年
通过对新疆北天山中段塔西河流域水化学和土壤化学的分析,阐明此流域水土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流域水上环境保护利用的思路.
李卫红王琳
关键词:河流水环境土壤环境环境保护
塔里木河中游土壤分布规律及其特征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本文根据在 2 0 0 1年 1 0月塔里木河中游对水、土、植被等资源现状野外调查和通过定点取样分析 ,重点探讨了河岸土壤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并提出了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性能评价。研究表明 :塔里木河中游长期受到减水遇旱 ,地表发行沙化和荒漠化 ,但是土壤犁地层以下土壤生态特征 ,理化性质变化不大 ,若遇到水分 ,有利于盐分淋溶下渗 ,能够得到乔、灌、草本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条件 .
艾合买提.那由甫李卫红徐海量
关键词:塔里木河土壤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态建设
塔里木河中游输水堤防的修建对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通过对塔里木河中游输水堤防修建后,沙子河口、乌斯满和阿其河口三个断面地下水化学特征自2001~2003年的时空变化的监测与分析,初步揭示了在输水堤防影响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的初步规律,结果表明:在空间上,沙子河口断面地下水化学变化规律完全被颠倒过来,乌斯满断面,地下水化学变化规律受输水堤防的影响不十分明显,但地表积盐严重,阿其河口断面,则呈现复杂的变化;在时间上,丰枯期地下水化学特征的正常变化规律在沙子河口被彻底改变,在乌斯满和阿其河口呈现出复杂变化.由于地下水循环具有潜在性和迟滞性,要彻底揭示在输水堤防影响下地下水化学特征时空变化的规律,需要进一步跟踪监测研究.
陈永金李卫红刘加珍
关键词:堤防输水断面地下水化学特征迟滞性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