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伟
- 作品数:22 被引量:7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 水基凝胶注模坯体的排胶工艺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研究了排胶工艺的影响因素,以及水基凝胶注模坯体排胶后的微观组织及气孔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坯体厚度及表面积均对排胶过程有很大影响。结合DTA-TG曲线,分析排胶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并比较几种成型法坯体的排胶工艺。
- 刘晓光仝建峰李宝伟陈大明
- 关键词:陶瓷成型
- 原位生长柱状晶氧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被引量:7
- 2005年
- 按96瓷配比,在-αAl2O3中加入烧结助剂(氟化钙-高岭土),通过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出氧化铝陶瓷坯片。在1570℃,2h条件下无压烧结,制备出原位生长棒状晶自增韧氧化铝陶瓷。研究结果表明:1570℃烧结时完全生成棒状晶,棒晶呈现三维网络状交织在一起,样品的体积密度达到了3.77g/cm3。而不含氟化物添加剂的样品在1500~1600℃下烧结时,不能生成氧化铝棒晶,基本呈椭球状或球状。加入少量的氟化物,经过高温烧结,即可在组织内部原位生成棒状晶,这样棒状晶就起到了纤维或晶须的强韧化作用,大大提高了96瓷氧化铝陶瓷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达到了5.25MPa.m1/2,比传统96瓷氧化铝韧性提高了60%。
- 仝建峰陈大明李宝伟刘晓光
- 关键词:氧化铝柱状晶氟化物断裂韧性
- 凝胶注模氧化铝陶瓷坯体的结构与表征被引量:7
- 2004年
- 研究了凝胶注模氧化铝陶瓷坯体的密度、强度、空隙率分布及微观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凝胶注模陶瓷坯片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料浆的固含量、单体含量、单体和胶联剂的比值。随着料浆固含量的提高,坯片的抗弯强度呈下降趋势,坯片内部的孔隙率降低,从平均孔隙度为110nm降为90nm,而且均为单峰分布。凝胶注模成型的陶瓷坯片在干燥后,坯片强度优于注射成型、流延成型等传统成型方式。
- 仝建峰陈大明李宝伟刘晓光
- 关键词:凝胶注模料浆固含量氧化铝陶瓷空隙率分布
- 水性聚合物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镁铝尖晶石粉末被引量:8
- 2004年
- 用水性聚合物网络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镁铝尖晶石陶瓷粉体,研究了镁铝尖晶石陶瓷粉体的制备工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网络的阻碍作用,阻止了陶瓷粉体的团聚,获得了颗粒大小在50nm左右的镁铝尖晶石陶瓷粉体,其煅烧温度比通常低100℃。
- 仝建峰陈大明刘晓光李宝伟
- 关键词:镁铝尖晶石纳米粉体
- 某涂料用MgTiO_3粉体的制备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为克服传统固相法和液相法制粉的缺点,本文以工业级碱式碳酸镁和钛白粉为原料,采用液-固凝胶合成技术,并首次使用快速煅烧工艺制得高性能MgTiO3粉体。研究发现,1100℃×4h制备的MgTiO3粉体形状规则,且分布均匀,没有发现大的团聚体存在,d50在0.82μm左右,比表面积为2.38m2/g,MgTiO3相含量可达98%以上,酸可溶物小于1%,较适合作为涂料用填料材料。
- 刘晓光陈大明仝建峰李宝伟
- 关键词:煅烧涂料
- 半水基凝胶注模工艺制备变密度氮化硅陶瓷研究
- 2009年
- 本文以淀粉为模板剂,研究了半水基注模凝胶技术制备变密度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结果表明: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密度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氮化硅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随密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利用此方法成功制备出密度1.38 g/cm3,介电常数2.6的低密度氮化硅陶瓷材料。
- 李宝伟陈大明仝建峰王岭黄浩刘晓光
- 关键词:介电常数
- Al_2O_3(YAG)/LaPO_4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选择A l2O3(YAG)作为基体片层材料,LaPO4作为界面层材料,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出基体层材料的坯片,然后在基体层坯片上采用浸渍或喷涂工艺附着界面层材料,最后将坯片叠置于模具中热压烧结。制备的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均匀,基体片层厚度为110~150μm,界面层厚度为10~30μm,实测层厚比为11。重点研究工艺参数及界面层成分对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室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物基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比基体材料略有下降,但室温断裂韧性达到了13.52MPa.m1/2,是基体材料断裂韧性的3倍。对比氧化物基层状陶瓷复合材料与基体材料在断裂过程中裂纹扩展路径的差异。
- 仝建峰陈大明刘晓光李宝伟
- 关键词:氧化铝钇铝石榴石磷酸镧层状陶瓷复合材料
- 注模凝胶热压法制备Al2O3(YAG)/LaPO4层状陶瓷复合材料
- 2005年
- 选择Al2O3(YAG)作为基体片层材料,LaPO4作为界面层材料.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出基体层材料的坯片,然后在基体层坯片上采用浸渍或喷涂工艺附着界面层材料,最后将坯片叠置于模具中热压烧结.制备的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均匀,基体片层厚度为:110 μm~150 μm,界面层厚度为:10 μm~30 μm,实测层厚比为11.重点研究了工艺参数及界面层成分对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室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物基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比基体材料略有下降,但室温断裂韧性达到了:13.52 MPa.m1/2,是基体材料断裂韧性的3倍.还对比了氧化物基层状陶瓷复合材料与基体材料在断裂过程中裂纹扩展路径的差异.
- 仝建峰陈大明李宝伟刘小光
- 关键词:钇铝石榴石磷酸镧层状陶瓷
- Al2O3对YSZ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文研究了Al2O3掺杂YSZ料浆的流变性质,并采用水基注模凝胶法制备大尺寸薄片材料,对其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对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l2O3的掺入大大降低了YSZ料浆的粘度,改善了YSZ料浆的可浇注性.另外,Al2O3与ZrO2在1600℃烧结不发生固溶反应,主要作为第二相分布在晶界和晶内.少量Al2O3的掺入不仅可以提高YSZ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而且可以提高YSZ的电导率.Al2O3含量为1%时,1000℃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0.15 S/cm.
- 刘晓光陈大明仝建峰李宝伟
- 关键词:大尺寸薄片电导率
- 添加剂对水基氧化铝陶瓷料浆流变性影响
- 2005年
- 通过流变学实验分析了添加剂滑石、苏州土对水基氧化铝陶瓷料浆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滑石、苏州土水基氧化铝料浆的流变性具有明显的触变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主要与滑石、苏州土的层片状结构有关;且通过对滑石和苏州土的预先细磨,破坏其片状结构,可以减少料浆的触变性.
- 李宝伟陈大明仝建峰刘晓光
- 关键词:流变性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