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仝建峰

作品数:55 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化学工程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理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0篇陶瓷
  • 9篇注模
  • 9篇料浆
  • 8篇氧化铝
  • 8篇凝胶注模
  • 7篇氧化铝陶瓷
  • 7篇陶瓷料浆
  • 6篇氧化锆
  • 6篇纳米
  • 5篇流变性
  • 5篇粉体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 4篇碳化硅
  • 4篇钛酸
  • 4篇稳定氧化锆
  • 4篇粉末
  • 4篇AL
  • 3篇氮化
  • 3篇电解质

机构

  • 48篇中航工业北京...
  • 4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大连铁道学院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北京机电研究...
  • 1篇北京航空材料...
  • 1篇中国航发北京...
  • 1篇淄博启明星新...

作者

  • 55篇仝建峰
  • 45篇陈大明
  • 20篇刘晓光
  • 19篇李宝伟
  • 8篇李国军
  • 8篇黄浩
  • 6篇王岭
  • 4篇周洋
  • 4篇陈宇航
  • 3篇刘小光
  • 3篇杜林虎
  • 3篇李斌太
  • 3篇益小苏
  • 2篇焦春荣
  • 2篇钟凌生
  • 2篇任瑞铭
  • 2篇张虎
  • 1篇蔡万华
  • 1篇华文君
  • 1篇李臻熙

传媒

  • 11篇航空材料学报
  • 8篇稀有金属材料...
  • 6篇材料工程
  • 5篇硅酸盐学报
  • 5篇真空电子技术
  • 3篇硅酸盐通报
  • 3篇陶瓷学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航空制造技术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8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涂料用MgTiO_3粉体的制备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为克服传统固相法和液相法制粉的缺点,本文以工业级碱式碳酸镁和钛白粉为原料,采用液-固凝胶合成技术,并首次使用快速煅烧工艺制得高性能MgTiO3粉体。研究发现,1100℃×4h制备的MgTiO3粉体形状规则,且分布均匀,没有发现大的团聚体存在,d50在0.82μm左右,比表面积为2.38m2/g,MgTiO3相含量可达98%以上,酸可溶物小于1%,较适合作为涂料用填料材料。
刘晓光陈大明仝建峰李宝伟
关键词:煅烧涂料
半水基凝胶注模工艺制备变密度氮化硅陶瓷研究
2009年
本文以淀粉为模板剂,研究了半水基注模凝胶技术制备变密度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结果表明: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密度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氮化硅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随密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利用此方法成功制备出密度1.38 g/cm3,介电常数2.6的低密度氮化硅陶瓷材料。
李宝伟陈大明仝建峰王岭黄浩刘晓光
关键词:介电常数
Al_2O_3(YAG)/LaPO_4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选择A l2O3(YAG)作为基体片层材料,LaPO4作为界面层材料,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出基体层材料的坯片,然后在基体层坯片上采用浸渍或喷涂工艺附着界面层材料,最后将坯片叠置于模具中热压烧结。制备的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均匀,基体片层厚度为110~150μm,界面层厚度为10~30μm,实测层厚比为11。重点研究工艺参数及界面层成分对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室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物基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比基体材料略有下降,但室温断裂韧性达到了13.52MPa.m1/2,是基体材料断裂韧性的3倍。对比氧化物基层状陶瓷复合材料与基体材料在断裂过程中裂纹扩展路径的差异。
仝建峰陈大明刘晓光李宝伟
关键词:钇铝石榴石磷酸镧层状陶瓷复合材料
纳米SiC对Al_2O_3/TiC基多相陶瓷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9
2002年
从烧结温度、基体晶粒大小、断裂方式、SiC在基体中的分布等几方面研究了纳米SiC颗粒的加入对Al2 O3/TiC复相基体显微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 ,纳米SiC颗粒的加入提高了烧结温度 ,抑制了基体晶粒的异常长大 ,明显细化了晶粒。试样的断裂方式从以沿晶断裂为主转变为以穿晶断裂为主。纳米SiC在基体中分布均匀 ,部分位于晶粒内 ,另一部分位于晶界上。这种显微结构有利于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
仝建峰陈大明陈宇航
关键词:纳米碳化硅碳化钛显微结构
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制备技术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2年
综述了几种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制备技术,阐述电化学气相沉积(EVD)、等离子喷涂、流延、凝胶注膜等制膜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制备技术要满足的低成本、薄膜化的发展方向。
刘晓光李国军仝建峰周洋陈大明
关键词:EVD等离子喷涂流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中nano-SiC与基体Al_2O_3粉末的均匀分散被引量:25
2000年
本文探讨了用于增韧补强陶瓷基体的nano SiC颗粒的液相分散工艺 ,研究结果表明 :以乙醇和丙三醇的混和液作为分散介质 ,通过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 ,以及调节pH值可以制备出高分散、高稳定的纳米颗粒悬浮液 ,此法可获得理想的分散效果。
仝建峰陈大明陈宇航雷景轩
关键词:陶瓷复合材料碳化硅纳米级
硼吖嗪聚合物先驱体热解制备BN基复合材料被引量:3
2002年
综述了硼吖嗪聚合物先驱体热解法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提出几种合成硼吖嗪单体的方法 ,并着重讨论了纤维增强 BN基复合材料的实验原理 。
刘晓光李国军仝建峰周洋陈大明
关键词:先驱体热解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La_(0.8)Sr_(0.2)MnO_3多孔阴极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采用凝胶注模工艺,以碳为造孔剂制备了开口气孔率为20%~30%的La0.8Sr0.2MnO3多孔阴极材料。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开口气孔率降低,断裂强度升高。为了保证一定的强度和符合要求的气孔率,合适的烧结条件为1 100℃下保温4 h。在1 100℃烧结的样品开口气孔位于三角晶界,中位孔径约为460 nm;而在1 200℃烧结样品内部存在很多闭孔气孔。多孔材料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由ln(σT)-1/T曲线,可得电导活化能Ea为10.18 kJ/mol。
李国军任瑞铭刘小光仝建峰陈大明
关键词:凝胶注模多孔材料显微结构
添加剂对水基氧化铝陶瓷料浆流变性影响
2005年
通过流变学实验分析了添加剂滑石、苏州土对水基氧化铝陶瓷料浆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滑石、苏州土水基氧化铝料浆的流变性具有明显的触变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主要与滑石、苏州土的层片状结构有关;且通过对滑石和苏州土的预先细磨,破坏其片状结构,可以减少料浆的触变性.
李宝伟陈大明仝建峰刘晓光
关键词:流变性添加剂
低比表面积高烧结活性Y-TZP超细粉体凝胶固相反应合成技术被引量:3
2009年
介绍了一种用凝胶固相反应法合成低比表面积高烧结活性3mol%Y2O3-ZrO2粉体的新技术。该技术以高纯氧化锆粉体和草酸钇粉体及少量有机物为原料配制水基料浆,混磨均匀后使其快速凝胶化,凝胶块干燥后于1300℃煅烧合成,再经搅拌磨研磨6h,即得到t相超细Y-TZP粉体。其比表面积为6.8m2/g,d10=0.17μm,d50=0.46μm,d90=0.82μm。该粉体合成技术具有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污染少,操作简便,普适性强等优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陈大明仝建峰张合军张文华
关键词:氧化锆超细粉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