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尝君

作品数:20 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疏叶骆驼刺
  • 5篇土壤
  • 5篇柽柳
  • 5篇骆驼刺
  • 5篇根系
  • 5篇多枝柽柳
  • 4篇荒漠
  • 4篇灌溉
  • 4篇光合特性
  • 3篇生态
  • 3篇水分
  • 2篇滴灌
  • 2篇枣苗
  • 2篇植被
  • 2篇沙尘
  • 2篇沙尘天气
  • 2篇沙区
  • 2篇土壤理化
  • 2篇土壤理化性
  • 2篇土壤理化性质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新...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1篇新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0篇李尝君
  • 17篇曾凡江
  • 10篇刘波
  • 10篇张波
  • 5篇高欢欢
  • 3篇穆桂金
  • 3篇桂东伟
  • 2篇张雪妮
  • 2篇热甫开提
  • 2篇秦璐
  • 2篇孙景鑫
  • 2篇热甫开提·沙...
  • 2篇吕光辉
  • 2篇托合提热介甫...
  • 2篇赵生龙
  • 1篇杨晓东
  • 1篇鲁建荣
  • 1篇张波
  • 1篇任曼丽
  • 1篇贡璐

传媒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中国沙漠
  • 3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策勒绿洲外围6种优势防护林植物对不同灌溉量的光合及水分生理响应被引量:9
2014年
以策勒绿洲外围6种人工栽培的优势防护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绿洲外围设置A(0m3·m-2)、B(0.1m3·m-2)、C(0.2m3·m-2)3个不同灌水量处理实验,探讨优势防护林植物对不同灌溉量的光合以及水分生理响应特征。结果显示:(1)在不同灌溉量下6种优势防护林植物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典型的单峰型变化,除红枣以外,其它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C>B>A。(2)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植物的蒸腾速率也在逐渐增大,灌木日蒸腾速率呈不规则的M型变化趋势。(3)除核桃外,其它植物清晨水势和正午水势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均表现为B>C>A。(4)6种优势防护林植物在不同的灌溉量下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日进程基本上一致,且均表现为B>C>A。研究表明,从水分利用和灌溉量大小的角度来说,在防护林树种的选择中应该优先选用核桃、红枣、桑树和沙拐枣;综合考虑节水和植物生长的情况下,对红枣进行适量灌溉显然比核桃、桑树、柽柳、花棒和沙拐枣更为有效,所以红枣比其余5种植物更适于在策勒绿洲地区节水生长。
郭自春桂东伟曾凡江刘波李尝君赵生龙
关键词:灌溉光合特性水分生理
疏叶骆驼刺和多枝柽柳不同时期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5
2015年
在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7-9月份的气体交换参数,分析2种植物净光合速率(Pn)与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大气CO2浓度(Ca)、相对湿度(RH)之间的关系,以明确影响其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恢复和重建过渡带植被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疏叶骆驼刺不同时期Pn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多枝柽柳7、8月份的P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9月份为双峰曲线,且疏叶骆驼刺Pn的平均值(7.08μmol·m-2·s-1)高于多枝柽柳(5.54μmol·m-2·s-1)。(2)2种植物7-9月份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且疏叶骆驼刺Tr的平均值(5.46mmol·m^-2·s^-1)高于多枝柽柳(4.40mmol·m^-2·s^-1);疏叶骆驼刺和多枝柽柳的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倒钟型"曲线,与Pn日变化趋势相反。(3)2种植物7-9月份的WUE日变化进程与各自的Pn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多枝柽柳的WUE日均值(1.21 mmol·mol^-1)明显高于疏叶骆驼刺(0.97mmol·mol-1)。(4)偏相关分析显示,骆驼刺和柽柳的Pn与PA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R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显示,骆驼刺和柽柳Pn日变化的变异分别有35.6%和42.4%是由环境因子的日变化造成的;通径分析显示,各环境因子对Pn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其大小顺序分别为:Ta〉RH〉PAR〉Ca(骆驼刺)和PAR〉Ca〉Ta〉RH(柽柳),且骆驼刺在7-9月份内PAR均为决策变量,RH为限制变量(除7月份外);而柽柳在8、9月份内PAR均是决策变量,RH、Ca是限制变量。研究表明,疏叶骆驼刺属于高光合高蒸腾低水分利用效率型,多枝柽柳属于低蒸腾低光合高水分利用效率型;7月份骆驼刺和柽柳Pn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限制引起,而8、9月份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限制所致;PAR和RH是影响骆�
郭自春曾凡江刘波李尝君张波
关键词:光合特性疏叶骆驼刺多枝柽柳环境因子通径分析
一种干旱荒漠区生态防护植物规模化种植的节水灌溉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荒漠区生态防护植物规模化种植的节水灌溉方法,该方法针对柽柳规模化种植和新疆杨规模化种植的节水,对人工柽柳林的灌水时间安排、灌溉适宜水量和灌水频率,总结出优化的大规模红柳种植生产肉苁蓉的滴灌管网模式和灌溉...
曾凡江李尝君郭京衡刘波张波穆桂金
文献传递
不同灌溉量对绿洲-荒漠过渡带多枝柽柳幼苗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探讨绿洲-荒漠过渡带上受损柽柳群落幼苗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在塔南策勒绿洲外围设置A(不灌溉)、B(适度灌溉)、C(充分灌溉)3个处理的田间试验。于7~10月份考察了各处理柽柳幼苗粗根(〉2mm)和细根(〈2mm)生物量积累、空间分布等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柽柳根系生物量积累不断增加,且在生长季末(10月份)增速最大,同时细根占总根重的比例从20.5%上升到29.8%,显著提高了幼苗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2)干旱胁迫(处理A)下柽柳幼苗根系的下扎深度大,但水平根幅的扩展却有限;适度灌溉(处理B)的生物量较处理A大,但小于处理C;根系扎根深度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各指标均处于中间状态;水分条件最好(处理c)时虽然垂直扎根深度小,但水平根幅最大,可以更有效利用浅层土壤资源。(3)柽柳幼苗大量根系集中在0~40cm的土壤表层,而且水分条件越好,这种集中趋势越明显;根系生物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递减变化,细根的根长密度也有相似变化,但细根的比根长变化规律不明显,这可能与各层土壤微观环境的变化有关。研究表明,灌溉对柽柳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分布有显著影响,充分灌溉下柽柳幼苗根系生物量积累最多且空间分布最大,该灌溉量有利于柽柳幼苗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合理分布。
王会提曾凡江张波刘波刘波李尝君高欢欢
关键词:多枝柽柳根系生长根系分布灌溉
2种荒漠植物根系生物量分布与土壤水分、养分的关系被引量:57
2016年
通过野外挖根试验和室内样品分析测试的研究,测定了2种荒漠植物多枝柽柳和梭梭群落内土壤水分、养分的含量及其分层根系生物量,分析了2种荒漠植物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土壤水分、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 2种荒漠植物的根系生物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符合指数递减模型,多枝柽柳的根系生物量是同林龄梭梭的2.36倍。2 2种荒漠植物群落内土壤水分含量差异显著,养分差异不显著。3 2种荒漠植物的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水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其中多枝柽柳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梭梭与土壤水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在干旱区,土壤水分状况对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极大。4 2种荒漠植物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表明在本地区极端干旱的恶劣环境中,土壤养分不是植物根系生长的限制性因子。
郭京衡李尝君曾凡江张波刘波刘波
关键词:根系生物量土壤水分
一种干旱区生态经济林建设的物种配置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生态经济林建设的物种配置方法,该方法采用行间混交、带状混交、片状混交、片状套作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或四种的栽培模式,在干旱区典型绿洲的适宜区域以四种栽培模式相结合的形式配置生态经济林的柽柳和梭梭。该模...
曾凡江雷加强穆桂金李尝君万海鹏祁振东
文献传递
艾比湖地区土壤呼吸对季节性冻土厚度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于2010年1—4月测定了艾比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样地的土壤呼吸速率,结合环境因子、冻土厚度及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探讨了温带干旱区季节性冻土厚度变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冻结期是影响冻土厚度的最主要环境因子,而解冻期冻土厚度变化与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关系不显著(P>0.05);冻土厚度在不同时期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程度不同,冻结期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2=0.782,P<0.05),解冻初期两者呈弱相关(P>0.05);土壤呼吸速率在土壤冻结期与解冻初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解冻完全期则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差值为0.14—0.37μmol·m-2·s-1),表明冻土融化会明显地增加土壤碳排放,从而增加大气中的CO2。结果阐明了艾比湖地区季节性冻土厚度变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冻土退化过程中的碳释放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秦璐吕光辉何学敏张雪妮张雪梅孙景鑫李尝君杨晓东
关键词:土壤呼吸干旱区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不同土壤类型无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18
2013年
土壤无机碳(SIC)是干旱区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其特征和储量是开展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必要基础。基于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剖面的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SIC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估算了研究区SIC储量,并探讨SIC含量与分布、储量特点以及与土壤有机碳(SOC)和理化因子间关系。结果表明:各类型平均SIC含量为53.06~79.90g.kg–1;类型间SIC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50cm以上各层SIC含量顺序为灰棕漠土>盐碱土>水成土>荒漠风沙土,50cm以下则盐碱土和水成土逐渐占优势。SIC含量的垂直分布总体表现为低—高—低的特征(10cm单位土壤深度),除灰棕漠土外,SIC含量在剖面上的变化较均匀。研究区无机碳密度平均为9.37kg.m-2,SIC库储量为234.50Tg。SIC含量与SOC及含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并随土壤深度增加有增加趋势;与土壤容重和表层pH值负相关,相关性较弱。
张雪妮吕光辉贡璐秦璐李尝君孙景鑫任曼丽
关键词:土壤无机碳荒漠生态系统土壤类型
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根、冠构型的年龄差异及其适应意义被引量:12
2015年
根、冠构型差异是植物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其在植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不同林龄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根、冠构型参数的调查研究表明:(1)不同林龄多枝柽柳冠层构型有较大的差异,幼年阶段多枝柽柳小枝分枝率和一级分支长度较小,各级分支直径较大,体现了其适应强风、干旱环境的可塑性变化;(2)随着林龄的增加,多枝柽柳分支率、根系连接长度、各级根系长度和直径明显增加,说明不同生长阶段多枝柽柳通过权衡碳消耗和碳分配采取不同的干旱适应策略,进而导致不同生长阶段干旱适应能力的差异;(3)不同林龄多枝柽柳根系拓扑结构参数无明显差异,均接近鲱鱼骨状分布,但根系连接长度差异显著,体现了其干旱适应能力的差异。
李尝君郭京衡曾凡江热甫开提郭自春
关键词:根系构型环境适应性
火烧和砍伐对疏叶骆驼刺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2017年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沙漠过渡带的优势植物——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设置春季砍伐、春季火烧、秋季砍伐和对照处理,研究了干扰对疏叶骆驼刺叶片N,P,K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春伐和火烧处理下,疏叶骆驼刺叶片N,P和K含量随季节变化显著降低,而N∶P无明显差异;秋伐处理下,叶片N含量及N∶P先降低后上升,K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含量则无明显差异。不同干扰下疏叶骆驼刺叶片N,P,K含量及其N∶P的季节变异分析显示,火烧处理下其N,P,K季节变异最大,分别为:22.32%,20.43%,28.27%;春伐处理下,N及N∶P季节变异最小,分别为16.29%,8.67%;秋伐处理下P季节变异最小,为8.64%;对照处理下,K季节变异最小,为8.11%,N∶P季节变异最大,为24.26%。生长季节与干扰处理对疏叶骆驼刺叶片N,P,K含量及其N∶P影响的方差分析显示,疏叶骆驼刺叶片N及N∶P主要受生长季节与干扰的交互作用影响,而P及K含量主要受生长季节的影响。
赵生龙曾凡江张波李尝君李尝君刘波
关键词:疏叶骆驼刺砍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