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慧

作品数:22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5篇缺血
  • 4篇生物反馈
  • 4篇脑缺血
  • 4篇肌电
  • 4篇肌电生物反馈
  • 3篇短暂性
  • 3篇短暂性脑缺血
  • 3篇血管
  • 3篇吞咽
  • 3篇吞咽障碍
  • 3篇脑梗死后
  • 3篇脑梗死患者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心肌
  • 2篇血管病
  • 2篇血性

机构

  • 16篇长治医学院附...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

作者

  • 22篇李晓慧
  • 12篇张建斌
  • 4篇张丽玲
  • 4篇鹿梁燕
  • 3篇魏明阳
  • 3篇赵常宝
  • 3篇柏雪
  • 1篇吴丽丽
  • 1篇段圣杰
  • 1篇刘晗睿
  • 1篇原志军
  • 1篇白桦
  • 1篇董红岩
  • 1篇吴素慧
  • 1篇郭志新
  • 1篇任旭
  • 1篇胡晓雁
  • 1篇王素芳
  • 1篇贾彬
  • 1篇刘旭峰

传媒

  • 2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第八届北京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取SD雄性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组(NS组)、干预组(CIT组,又分干预14 d组和21 d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使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量表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别于术后14 d和21 d按不同的实验时间点,使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各组大鼠缺血区微血管直径、密度和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免疫组化染色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表达。结果模型制作后,干预14 d组和干预21 d组内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改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如下:术后14 d mNSS评分,生理盐水组评分为(6.57±1.13)分,干预14 d组评分为(4.39±0.92)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21 d mNSS评分,干预21 d组[(3.23±0.55)分]较干预14 d组[(4.14±0.74)分]明显降低(P<0.01)。术后14 d三维共聚焦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见效。术后14 d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显示:相对于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干预14 d组和干预21 d组血浆VEGF浓度显著增加,药物干预后的实验组VEGF蛋白水平可显著增高。术后14 d免疫组化分析法显示:干预21 d组缺血脑组织VEGF表达显著性高于干预14 d组(P<0.01)。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以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损伤和改善神经功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药物干预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强,其机制可能与VEGF介导的血管新生有关。
张建斌李晓慧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脑缺血神经保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FN)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接受FN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40例,单纯运动疗法;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NIH-SS、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结合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李晓慧张建斌
关键词:脑梗死日常生活活动电刺激疗法运动疗法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时间窗选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窗内选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入我院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分为3组:A组(时间窗<3 h,12例);B组(时间窗为3~4.5 h,16例);C组(时间窗为4.5~6 h,10例)。均予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统计溶栓后3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A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6 h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较高安全性,溶栓时间越早疗效越佳。
李晓慧魏明阳鹿梁燕张建斌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阿替普酶时间窗
替罗非班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缺血性卒中是我国首位致死病因,抗血小板是基础治疗,但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并未完全覆盖所有血小板聚集的信号通路。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替罗非班作为一种新的抗血小板药物,起效快,半衰期短,具有可逆性,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共同途径发挥作用。替罗非班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成熟,但在脑血管领域仍属于探索阶段,属于超说明书用药。本文对目前的关于替罗非班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郭彩霞李晓慧
关键词:替罗非班卒中神经功能血小板减少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ADPH氧化酶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p22phox和NOX4mRNA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p22phox和NOX4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罗格列酮保护心脏的可能机制。   方法:36只雄性Wist...
李晓慧
关键词:罗格列酮糖尿病NADPH氧化酶氧化应激
文献传递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检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的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以及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抽提,进一步分离出溶血磷脂酸,以定磷方法测定。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溶血磷脂酸水平最高(4.26±1.02)μmol/L,脑梗死组溶血磷脂酸次之(2.86±1.15)μmol/L,对照组溶血磷脂酸(1.24±0.69)μmol/L。结论:溶血磷脂酸是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警因子。
张建斌李晓慧张丽玲吴丽丽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溶血磷脂酸
太原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太原城乡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N)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得到符合山西地区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线索。  方法:  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
李晓慧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患病率
文献传递
Mini-CEX结合PBL教学在神经内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结合问题驱动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神经内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间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内科完成临床实习任务的2016级五年制本科学生79名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39)。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配合PBL教学,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Mini-CEX教学,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生Mini-CEX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入科时,两组实习生Mini-CEX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两组Mini-CEX各项评分较入科时均有提升,但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为97.50%,较对照组教学满意度84.6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实习生临床教学过程中应用Mini-CEX结合PBL教学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教学满意度。
李晓慧魏明阳张建斌
关键词:MINI-CEXPBL神经内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超声学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超声学变化。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20例TIA患者和110例非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血管内径及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TM),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和血管狭窄情况。结果:120例TIA患者中,颈动脉ITM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血管异常者100例,发生率83.3%;对照组110例中有ITM增厚、斑块形成者42例,发生率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硬化,可为TIA预测及评价提供重要指标。
李琴李晓民李晓慧陈效云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电针与肌电生物反馈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脑梗死治疗后吞咽功能受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进行电针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吞咽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疗法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张建斌李晓慧刘旭峰柏雪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电针脑梗死吞咽障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