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晶

作品数:6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物
  • 1篇代谢物组学
  • 1篇代谢组学
  • 1篇代谢组学研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定量蛋白质组...
  • 1篇血脂
  • 1篇游离脂肪
  • 1篇游离脂肪酸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通透性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机构

  • 4篇天津药物研究...
  • 3篇天津大学

作者

  • 6篇李晶
  • 5篇刘昌孝
  • 3篇王瑞芝
  • 2篇元英进
  • 1篇董锡裕
  • 1篇吴晓健
  • 1篇葛志强
  • 1篇刘宁
  • 1篇谭颖
  • 1篇王玉霞
  • 1篇程晓翔
  • 1篇吴晓建
  • 1篇徐莉
  • 1篇曹光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格列本脲胶囊
董锡裕黄国林曹光方传志刘昌孝徐莉王瑞芝李晶
格列本脲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口服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其微粉化新制剂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剂量,缩短血药浓度达峰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该药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试验证明,研制的微粉化格列本脲胶囊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关键词:
关键词:格列本脲微粉化胶囊
^(18)O标记法在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基于质谱技术去识别和检测蛋白质表达差异是一个热点,有助于生物过程和体系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各种基于质谱技术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发展较快,相对其他方法而言,18O标记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相对容易实现并且在不断完善的体外标记方法,最近在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应用较多。现对18O标记法原理、特点以及技术方法的优化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谭颖王玉霞李晶葛志强
关键词:定量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研究中数据处理新方法的应用被引量:48
2006年
目的探索代谢组学研究中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方法本文提出了在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中,用稳健PCA的方法进行离群样品点的诊断,用变量的类内差异和类间差异的比较来判断非保守性代谢组分,用尺度同一化的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来消除数据的尺度差异。并以Arabidopsis thaliana属的四个基因型的植株代谢组学的数据为例,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后再用PCA的方法分析。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这三种数据预处理方法的应用会明显的改善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分析中聚类分析的结果和生物标志物识别的准确性及全面性。
李晶吴晓健刘昌孝元英进
关键词:代谢组学主成分分析法
吡格列酮对正常、高血脂大鼠和模型肥鼠血脂和血糖的影响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对动物血糖和血脂的作用。方法 :用正常SD大鼠观察吡格列酮对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用特制的饲料培养高血脂大鼠模型 ,来观察吡格列酮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采用新生Wist ar大鼠注射谷氨酸钠的方法 ,用特制的饲料培育成肥鼠 ,观察吡格列酮对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正常SD大鼠口服吡格列酮 6,1 2和 2 4mg·kg- 1,能显著地降低血甘油三酯 ,对血糖没有明显的影响 ;给高血脂大鼠模型口服吡格列酮 ,能显著降低血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 ,对血糖作用不明显 ;给肥鼠模型口服吡格列酮能显著改善血脂和血糖。结论 :吡格列酮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在正常大鼠、高血脂大鼠和肥鼠 。
刘昌孝王瑞芝李晶
关键词:吡格列酮高血脂游离脂肪酸
生物信息学应用于代谢物组学研究的进展被引量:10
2005年
如何利用代谢物组的海量数据和信息,与其他领域整合并重构完整的生化网络,建立预测细胞表型、优化生化过程和评价药物安全性的崭新方法是生物信息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代谢物组数据分析中应用的主要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关键问题,列举了各种方法在植物、微生物及哺乳动物体系的重要应用.最后对代谢物组学的前景进行展望.
吴晓建李晶刘昌孝元英进
关键词:系统生物学代谢物组学生物信息学模式识别
诺司咪唑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观察诺司咪唑 (norstemizole)的抗过敏作用。方法 :采用豚鼠在体和离体实验模型 ,观察诺司咪唑的抗过敏效应。结果 :诺司咪唑 10 -9~10 -8mol·L-1,能抑制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收缩 ,IC50 为 4 .4 2× 10 -9mol·L-1。豚鼠口服诺司咪唑 0 .1,0 .5和 1.0mg·kg-13个剂量 ,均可显著地抑制磷酸组胺所致的休克作用和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 (P <0 .0 1)。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PCA)模型中 ,能显著地抑制其皮肤过敏 ,抑制率分别为 2 3.6 % ,6 7.9%和 81.7%。结论 :诺司咪唑为第三代抗组胺药 ,在药效上优于母体化合物阿司咪唑。
刘昌孝王瑞芝刘宁李晶程晓翔
关键词:抗过敏磷酸组胺豚鼠离体回肠通透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