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成运

作品数:80 被引量:351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疟疾
  • 25篇输入性
  • 23篇原虫
  • 15篇输入性疟疾
  • 12篇疟原虫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10篇病例
  • 8篇消除疟疾
  • 8篇肠道
  • 7篇疫情
  • 7篇恶性疟
  • 6篇利什曼病
  • 6篇寄生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内脏利什曼病
  • 5篇利什曼原虫
  • 5篇镜检
  • 5篇基因
  • 5篇寄生虫

机构

  • 76篇河南省疾病预...
  • 11篇郑州大学
  • 2篇洛阳市疾病预...
  • 2篇郑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开封市疾病预...
  • 1篇安阳市疾病预...
  • 1篇济源市疾病预...
  • 1篇焦作市疾病预...
  • 1篇洛阳市卫生监...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许昌市疾病预...
  • 1篇郑州市二七区...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76篇杨成运
  • 69篇张红卫
  • 67篇刘颖
  • 61篇周瑞敏
  • 60篇钱丹
  • 35篇李素华
  • 33篇鲁德领
  • 33篇赵玉玲
  • 26篇许汴利
  • 22篇张雅兰
  • 17篇陈伟奇
  • 16篇邓艳
  • 9篇王昊
  • 8篇赵东阳
  • 7篇蔺西萌
  • 6篇高丽君
  • 4篇陈建设
  • 4篇贺丽君
  • 4篇郭万申
  • 3篇李蓬

传媒

  • 27篇中国寄生虫学...
  • 13篇中国血吸虫病...
  • 8篇中国热带医学
  • 7篇河南预防医学...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现代疾病预防...
  • 2篇当代医学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和K13基因的突变分析
2018年
目的对河南省2013-2015年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Pfmdr1)和K13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集河南省2013-2015年自非洲返乡的被确诊为输入性恶性疟患者的血样,并收集病例的相关信息。提取患者血样中疟原虫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Pfmdr1和K13基因,对扩增序列进行测序、比对,分析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386例输入性恶性疟患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自26个非洲国家返乡,其中病例数居前3位的输入来源国为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和尼日利亚,其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2.5%(87/386)、13.7%(53/386)和13.2%(51/386)。386份血样均成功扩增出Pfmdr1和K13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fmdr1的86和1246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23.6%(91/386)和3.1%(12/386),K13基因的突变率为5.4%(21/386)。21份K13基因突变的血样来自于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和尼日利亚等10个国家,未发现C580Y突变。在来自安哥拉和赤道几内亚的血样中检测到2个与青蒿素抗性相关的突变,分别为R539T和P574L,突变率均为0.3%(1/386)。2013-2015年,Pfmdr1的86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28.8%(36/125)、23.4%(32/137)和18.6%(23/124),各年份突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8,P<0.05);1246位点突变率分别为4.0%(5/125)、3.7%(5/137)和1.6%(2/124),各年份突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4,P>0.05);K13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3.2%(4/125)、8.8%(12/137)和4.0%(5/124),各年份突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31,P>0.05)。结论Pfmdr1的86和1246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23.6%(91/386)和3.1%(12/386),K13基因的突变率为5.4%(21/386),发现了与青蒿素抗性相关的R539T和P574L位点突变。
杨成运李素华张雅兰周瑞敏刘颖钱丹赵玉玲许汴利张红卫邓艳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恶性疟原虫突变
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现状与流行特征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现状和特征,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南省近年疟疾年报表、网络直报数据及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河南省近年输入性疟疾比率上升,2009~2013年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分别为45、106、146、156和197例,占年发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78%、11.83%、46.50%、100%和100%;输入性疟疾全年均可发病,没有季节性限制;输入性疟疾患者主要为青壮年男性,男女性别比为45.43:1,平均年龄为37.27岁,主要集中在20~50岁;职业以农民、工人和民工为主;输入性疟疾发病较高的市主要为郑州、洛阳、濮阳等;病例感染地主要为非洲和东南亚等地。2013年对197例输入性疟疾确诊时间的中位数为4d,24h内确诊17例(8.63%),省级医疗机构确诊61例,县级疾控中心确诊60例,经药物治疗后193例痊愈,4例死亡。结论河南省输入疟疾形势严峻,各级疾控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技术培训和疟疾防治工作力度,认真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做好疟疾防控工作。
杨成运鲁德领周瑞敏钱丹刘颖张红卫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
2012-2016年洛阳市输入性疟疾病例早期发现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2012-2016年洛阳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159例,以恶性疟居多,占76.1%(121/159)。输入性疟疾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为(4.07±6.74)d,首次就诊单位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占38.4%(61/159),病例确诊单位为疾控中心的占66.7%(106/159),出现临床症状后自行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占64.8%(103/159)。单因素分析显示,出国方式、有无疟史、输入地、首次就诊单位、病例发现方式和本次发病性质是输入性病例早发现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输入地、首次就诊单位和病例发现方式是输入性病例早发现的影响因素。
朱鑫张芸芸杨治国杨成运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影响因素
2015年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的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对河南省2015年输入性恶性疟患者血样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Pfcrt)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基因多态性。 方法 采集河南省2015年132例输入性恶性疟患者的血样,并收集患者相关信息。提取患者血样中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采用已有的Pfcrt基因序列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扩增产物经ApolⅠ酶切和测序,分析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布情况。 结果 132例输入性恶性疟患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均为自非洲19个国家的劳务返乡人员,其中以西非居多,占38.6%(51/132),其他依次为中非(占26.5%,35/132)、南非(25.0%,33/132),东非(占8.3%,11/132)和北非(占1.5%,2/132)。患者血样DNA经巢式PCR扩增,均获得约145 bp的特异性片段。扩增产物经ApolⅠ酶切,66.7%(88/132)患者血样的扩增产物被完全酶切,出现114 bp和31 bp两个片段;32.6%(43/132)不能被酶切,仅出现145 bp单个片段;0.8%(1/132)则酶切不完全,产生145 bp、114 bp和31 bp等3个片段。测序结果显示,132份患者血样的扩增产物经测序获得的Pfcrt基因序列,与氯喹敏感株3D7序列比对,其中43份血样(占32.6%)的Pfcrt基因序列编码的74、75和76位氨基酸碱基由ATG、AAT和AAA突变为ATT、GAA和ACA,即M74I、N75E和K76T,为突变型(CVIET);1份血样(占0.8%)的Pfcrt基因序列编码的74~76位氨基酸碱基则突变为ATG/T、A/GAA/T和AA/CA,为混合型(CVM/I、N/E/D/K、T/K);88份血样(占66.7%)的Pfcrt基因序列未发生改变,为野生型(CVMNK)。自西非输入的恶性疟病例突变型所占比例最多,为41.2%(21/51),其他依次为东非(4/11)、南非(30.3%,10/33)和中非(22.9%,8/27),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7,P>0.05)。自北非输入的2例均为野生型;1例基因混合�
周瑞敏王轶楠钱丹李素华刘颖杨成运赵玉玲许汴利张红卫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恶性疟原虫
河南省2012—2014年消除疟疾主要措施实施情况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2012—2014年河南省消除疟疾主要措施落实情况的分析,以期对河南省实现消除疟疾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推动河南省消除疟疾工作。方法对河南省2012—2014年网络直报数据及专报系统中的个案调查表和疫点调查与处置完成时间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河南省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560例,其中间日疟52例,卵形疟56例,三日疟13例,恶性疟438例,混合感染1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输入性疟疾发病没有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患者主要为青壮年男性,主要集中在20~50岁;职业以农民、工人和民工为主;报告病例数较多的市为郑州、洛阳、濮阳、安阳和南阳;病例输入来源地主要为非洲和东南亚;所有病例均于确诊24h内进行了网络直报,24h网络报告率为100%,所有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比例为100%,3d内完成个案调查的比例为96.43%。2012年疫点调查与处置率为28.57%,2013—2014年的疫点调查与处置率为96.61%。2012—2014年全省共完成"三热病人"血检3 347 361人次,年平均血检率达1.16%,共检出疟原虫阳性560例,阳性检出率为1.67/万。每年开展"4.26"疟疾日宣传,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受益群众累计达238.40万人。结论河南省消除疟疾主要措施实施效果显著,全省连续3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消除疟疾工作进展顺利,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个案流调和疫点调查与处置工作的检查与督导。
杨成运陈伟奇钱丹张雅兰刘颖周瑞敏鲁德领张红卫
关键词:疟疾疟原虫个案调查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对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病例进行诊断和分析。方法:收集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及血涂片和抗凝血样本,采用镜检、快速诊断实验(RDT)、巢式PCR及18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等方法对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结论:患者2017年3月至9月在印度尼西亚从事木材加工工作,回国1周后出现发热、畏寒和出汗等症状,每天夜间发作。镜检血涂片可见典型的诺氏疟原虫形态,RDT阴性,巢式PCR扩增出与诺氏疟原虫序列一致的特异性条带。所得疟原虫18S rRNA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基因序列(登录号为DQ350266.1、L07560.1和AY327554.1)的一致性达99%,确诊为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原虫感染病例。给予患者磷酸氯喹和磷酸伯氨喹8 d疗法、服药后1周再给予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治疗,患者痊愈。
周瑞敏李素华李素华钱丹高丽君刘颖钱丹张红卫
关键词:诺氏疟原虫输入性
河南省一例输入性黑热病的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省一例黑热病病例,探讨黑热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降低黑热病误诊率。方法 分析黑热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镜检观察骨髓涂片中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的形态学特点,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rK39抗体。
李素华周瑞敏杨成运赵玉玲张红卫
关键词: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骨髓涂片
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1995—2014年输入性恶性疟的流行特征,为该省输入性恶性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1995—2014年输入性恶性疟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14年河南省共有疟疾病例49 521例,年均发病率为2.63/10万;输入性恶性疟共有783例,在1995—2006年间变化不大,从2007年开始,输入性恶性疟处于上升趋势,在疟疾病例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上升,2007—2014年各年输入性恶性疟发病率呈渐近显著性(χ^2=8.000,P=0.005);各省辖市均有发病,发病率高于全省平均发病率的有濮阳、洛阳、郑州、安阳、新乡和许昌6个省辖市;全年均有发病,5—7月发病较多;青壮年男性为发病主要人群;职业分布中以农民、工人和民工为主;2000年前主要感染来源于国内其他省份,其后主要来源于非洲国家地区;患者自发病到确诊时间的中位数为3d,最长为334d,24h内被确诊的有88例,占11.24%。结论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疾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输入性恶性疟的防控与管理工作。
杨成运钱丹陈伟奇周瑞敏刘颖张红卫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流行病学流动人口管理
河南省燕山-太行山生态区2015年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燕山-太行山生态区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为本地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6月按照经济条件和地理方位进行分层整群抽样,随机选择林州市、获嘉县、辉县市、孟州市、温县、沁阳市、博爱县、修武县和济源市等9个县(市)26个调查点,采集人群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感染情况,钩蚴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3~6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感染情况,碘液染色法检查肠道原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收集粪样6 754份,检出肠道蠕虫4种,肠道原虫4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48%(100/6 754),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1.02%(69/6 754),肠道原虫总感染率为0.47%(32/6 754)。3~6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09%(37/608)。钩蚴经鉴定均为十二指肠钩虫。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的3个县分别是博爱县3.82%、济源市2.51%和获嘉县2.40%。男性和女性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54%(49/3 178)和1.43%(51/3 5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的为大专及以上组3.75%(3/80)和文盲组3.75%(37/986),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4岁和5~9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59%(13/502)和4.38%(29/662),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职业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学龄前4.56%(36/789)、其他职业1.88%(7/373)、学生1.57%(16/1 016)和农民0.89%(41/4 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河南省燕山-太行山生态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情况较前两次调查有显著下降,学龄前儿童和学生是今后监测的重点人群。
杨成运鲁德领张雅兰邓艳陈伟奇蔺西萌周瑞敏刘颖钱丹张红卫许汴利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
2010-2015年河南省疟疾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报告的疟疾死亡病例,并总结死亡原因。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5年间河南省疟疾死亡病例的个案信息、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以及住院病历,汇总分析。结果 6年间河南省共计14例疟疾病例死亡,均为非洲感染的输入性恶性疟病例,青壮年男性,有明确的疟疾流行区生活史,回国后均有发热症状,其中12例辗转多家医疗机构得以确诊,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6.5 d。14例患者均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而死亡。结论就诊不及时和误诊、误治是造成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故加强宣教力度,强化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疟疾诊治水平是防止输入性疟疾病例死亡的重要措施。
钱丹刘颖杨成运周瑞敏李素华张红卫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