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静

作品数:15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浦东新区卫生局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疫苗
  • 3篇冠状病毒
  • 3篇病毒
  • 2篇单克隆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 2篇肿瘤
  • 2篇免疫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2篇克罗恩
  • 2篇克罗恩病
  • 2篇冠状
  • 2篇肠病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代谢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1篇珠海市丽珠单...

作者

  • 11篇杨海静
  • 5篇钟良
  • 4篇张菁
  • 3篇戎兰
  • 3篇曹国英
  • 3篇王晶晶
  • 2篇郁继诚
  • 2篇魏琼
  • 1篇乔春萍
  • 1篇武晓捷
  • 1篇张文宏
  • 1篇梁宗辉
  • 1篇蒋晓芸
  • 1篇邱志兵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FDG代谢与己糖激酶-Ⅱ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将PET的功能显像与CT的解剖成像有机融合,不仅能有效显示肿瘤的代谢、增生、乏氧和细胞凋亡状态,而且在肿瘤患者的诊断、分期、指导治疗、疗效监控和预后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肿瘤FDG聚集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己糖激酶-Ⅱ(HK-Ⅱ)作为肿瘤FDG代谢相关的重要免疫分子之一,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对肿瘤中HK-2表达、与FDG代谢关系及靶向治疗做一综述。
杨海静钟良
关键词:PET/CT肿瘤靶向治疗
现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为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及控制病毒的传播,疫苗的研制迫在眉睫。截至2020年9月28日,WHO公布现有40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疫苗类型包括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和mRNA疫苗等,每类疫苗都有其优缺点。其中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和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等7款候选疫苗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均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虽然接种候选疫苗后受试者体内均产生了较高滴度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及中和抗体,但中和抗体的维持时间、疫苗接种后长期的不良反应以及疫苗的稳定性等还有待Ⅲ期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
李珊珊顾静文张菁杨海静魏琼曹国英王晶晶
关键词:疫苗免疫原性疫苗
从研究护士角度探讨新冠疫苗Ⅰ期临床试验中的受试者保护
本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开展了一项以健康受试者为目标人群的皮内注射新冠DNA疫苗并进行电脉冲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的Ⅰ期临床研究。本文对本院在临床研究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从方案的优化实施、招募管理...
魏琼曹国英杨海静王晶晶吴菊芳郁继诚武晓捷张菁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受试者保护
IVIM-DWI腹部应用及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maging,IVIM)是指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上体素内信号衰减同时包括真性水分子弥散和毛细血管网中随机血流微循环灌注,更全面地分析组织扩散成像数据,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近年来,IVIM逐渐被应用于临床研究中,其在腹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肝脏、胰腺及肾脏等部位。作者对IVIM在腹部中的应用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杨海静梁宗辉
关键词:弥散磁共振成像腹部
新冠病毒疫苗与单克隆中和抗体各期临床试验设计及评价概述
2022年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仍在全球蔓延,给公共卫生和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疫苗在控制病毒传播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单克隆病毒中和抗体亦可降低病毒载量,改善症状,防止病情加重导致住院。目前约有数百项有关COVID-19疫苗及单克隆中和抗体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疫苗侧重于疾病的预防,而中和抗体侧重于疾病的治疗。两者临床试验的开展遵循不同的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在研究目的、试验设计、试验实施、观察要点及结果评价中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概述两者异同点,为新药研发及临床研究人员参考。
李珊珊顾静文张菁杨海静刘薇喻一奇张文宏
关键词:疫苗
扩散加权成像在结直肠肿瘤和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一种新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近年来DWI在体部疾病的应用逐渐增多,尤其在肝脏、胰腺、肾脏、盆腔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DWI在肠道疾病中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拟对DWI在结直肠肿瘤和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杨海静钟良戎兰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功能磁共振结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
T细胞斑点试验在肠结核诊断的初步探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肠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3例肠结核患者、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分别行结核菌素皮试(TST)和T-SPOT.TB检测。结果 13例肠结核、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中,TST阳性分别为7例、3例和3例,T-SPOT.TB阳性分别为12例、5例和4例;TST检测活动性肠结核灵敏度53.8%(7/13),特异度85.0%(34/40)。TST和T-SPOT.TB方法用于检测肠结核灵敏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POT.TB方法可以作为肠结核诊断的一个有效辅助手段。
邱志兵钟良杨海静戎兰张文宏乔春萍
关键词:酶联免疫斑点法结核菌素皮试克罗恩病肠结核结肠息肉
生物制剂Ⅰ期临床试验中的风险管控:案例分享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以1例健康受试者应用托珠单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不良事件为例,概述生物制剂Ⅰ期临床试验过程中进行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应从知情、筛选、给药、受试者培训及不良事件处理等各个方面做好风险管控,以确保受试者安全及临床试验顺利进行。
杨海静郁继诚王晶晶李南洋吴菊芳张海薛涛戴卫国丁天凌曹国英
关键词:生物制剂安全性风险管控
炎症性肠病的肠道菌群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近年来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多项证据表明IB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此文就IB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益生菌在IBD中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海静钟良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益生菌
偏头痛药物预防及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5
2020年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的常用治疗药物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5-羟色胺1F受体激动剂、靶向作用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药物等越来越多地被研发和上市。本文系统评估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及有效性、代谢特点等,为临床防治偏头痛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杨心怡张菁李南洋杨海静毛肖萌
关键词:偏头痛药代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