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潇

作品数:2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膀胱
  • 9篇肿瘤
  • 7篇缺氧
  • 7篇缺氧诱导
  • 7篇缺氧诱导因子
  • 7篇膀胱肿瘤
  • 6篇上皮
  • 6篇上皮癌
  • 6篇尿路上皮
  • 6篇尿路上皮癌
  • 6篇缺氧诱导因子...
  • 6篇膀胱尿路
  • 6篇膀胱尿路上皮
  • 6篇膀胱尿路上皮...
  • 5篇细胞
  • 5篇膀胱癌
  • 4篇血管
  • 4篇前列腺
  • 4篇基因
  • 4篇吉西他滨

机构

  • 20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20篇杨潇
  • 12篇张明
  • 11篇范海涛
  • 9篇冯树强
  • 8篇李然伟
  • 5篇田文杰
  • 4篇张秋爽
  • 3篇郑红淑
  • 3篇刘禄成
  • 3篇郭航
  • 1篇李志
  • 1篇任明
  • 1篇邹曼丽
  • 1篇李雪
  • 1篇魏巍
  • 1篇张逸
  • 1篇王秀岩
  • 1篇塔怀峰
  • 1篇王旭
  • 1篇黄海龙

传媒

  • 7篇中国实验诊断...
  • 6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增生合并后尿道多发囊肿、多发憩室1例被引量:1
2018年
前列腺增生为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治疗上以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为金标准。尿道疾病往往增加手术难度,尤其是尿道多发疾病患者。我院收治1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后尿道多发囊肿、多发憩室患者,单纯的电切镜无法完成手术,后巧妙的于输尿管镜辅助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经尿道后尿道囊肿电切术,手术效果十分理想。报告如下。
陈志锋任明李然伟范海涛杨潇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多发囊肿多发憩室后尿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手术难度
前列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和RBM5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和RBM5基因在前列腺癌(PCa)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Ca患者组织标本中VEGF,KDR和RBM5的表达情况,初步分析这三种标志物与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细胞分化的关系及VEGF/KDR在瘤细胞中的共表达情况,并就其共表达和RBM5的相关性以及临床意义进行对比。结果PCa患者中VEGF,KDR和RBM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56.1%和48.0%。同时提示非胞膜浸润和细胞分化好的PCa患者组织标本中VEGF,KDR和RBM5表达水平高于前列腺胞膜浸润和细胞分化差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KDR间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共表达率为45.9%(90/196),RBM5与VEGF和KD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BM5vs VEGF,P<0.01;RBM5vs KDR,P<0.01)。随访结果表明,这三种标志物同时高表达者,术后PSA反弹早,肿瘤原位复发和远处骨转移的风险高。结论VEGF/KDR共表达说明在PCa细胞中存在VEGF自分泌现象,RBM5与VEGF/KDR表达的相关性提示,RBM5可能参与了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重视三者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提高PCa患者分子靶向用药的疗效。另外,对这三种基因异常高表达的患者,提示术后复发风险高和预后不良,应强化治疗并加强随访。
张秋爽杨潇李然伟冯树强田文杰杨贺姜爽
关键词:前列腺癌基因表达免疫组化临床随访
rAV-Tumstatin病毒载体对裸鼠膀胱移植癌治疗作用的初探
2011年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携带肿瘤抑素(rAV-Tumstatin)对裸鼠膀胱移植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构建裸鼠膀胱移植癌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记录肿瘤重量和体积,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裸鼠膀胱移植癌模型构建成功,rAV-Tumstatin病毒载体治疗组移植性膀胱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重量和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FCM检测治疗组肿瘤细胞G1-S期进程受阻,增殖率下降,凋亡率上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携带rAV-Tumstatin载体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发挥对裸鼠移植性膀胱癌的治疗作用。
李志魏巍刘禄成郭航张明杨潇黄海龙
关键词:肿瘤抑素腺病毒载体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位点沉默增强吉西他滨抗小鼠原位膀胱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针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双位点沉默诱导膀胱癌T24细胞株凋亡以及对联合应用细胞毒药物吉西他滨(GEM)的增效作用。方法将针对VEGF和HIF-1α的siVEGF和siHIF-1α表达质粒共转染T24细胞株和在其中加入GEM的细胞悬液分别注入到小鼠膀胱癌基底部,观察两者对小鼠膀胱癌生长的影响。结果两种制剂均能在不同程度上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延缓肿瘤生长。而加入GEM作用更显著,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VEGF和siHIF-1α通过双重途径能有效抑制VEGF和HIF-1α的生物活性,使其促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明显降低,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提高,在辅以GEM后这种作用效果进一步增强。因此推测,双位点沉默HIF-1α和VEGF的靶向治疗和化疗的联合可能是一条具有良好前景和更加确实有效的临床膀胱癌治疗策略。
王秀岩张秋爽张明冯树强杨潇范海涛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因制剂对膀胱癌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3年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难治和术后高复发率是膀胱癌的特点,治疗主要以手术及术后化疗为主,但均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在发达国家被批准用于临床的肿瘤基因的增加,基因治疗逐渐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结合,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相关基因制剂与化疗药物相结合的药物增敏基因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相关基因制剂增强膀胱肿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杨潇张明刘禄成
关键词:膀胱肿瘤基因
HIF-1α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及其与BUC生长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UC中HIF-1α的表达,了解及分析其与BU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在90例BUC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6%(68/90),在30例膀胱正常组织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2/30),两组相比较,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在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表达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蛋白在BUC患者中的异常高表达与癌细胞生长转移密切相关,提示该蛋白可作为判断BUC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对指导术后的随访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范海涛郭航杨潇张明
关键词:膀胱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治疗增强膀胱癌化疗敏感性的策略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膀胱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极高,在我国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治疗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手术或化疗只有与基因治疗有机结合,才有可能提高治疗质量。本文就基因治疗对增强膀胱癌化疗敏感性的策略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潇李然伟刘禄成
关键词:膀胱肿瘤基因疗法
输尿管通道鞘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泌尿系结石作为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全球范围内结石的终生患病率为10%-15%,10年复发率高达50%,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国内结石患病率为6.4%,1/17的国人饱受结石相关疾病的困扰[2]。目前中外指南均将FURL作为<2cm的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及>2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选方案[3-4]。随着FURL的应用推广,也暴露出诸如由于引流欠佳导致术中肾盂高压相关并发症、镜体反复进出导致输尿管损伤等一系列问题,将UAS引入FURL,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当前UAS应用于FURL,出现了置入失败,输尿管损伤甚至远期狭窄,无法提高结石清除率等诸多争议。近来不断有学者尝试对现有UAS进行创新改进,期望在保持其优势的前提,克服原有缺点,使其兼具更多的功能,能更加安全高效的应用于FURL。现就UAS应用于FURL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翟永鑫塔怀峰杨潇李然伟张逸冯树强
关键词:输尿管损伤输尿管上段结石终生患病率泌尿系结石结石清除率
RNA干扰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对人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杨潇
RBM5和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2020年
目的初步探讨抑癌基因RBM 5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前列腺(NP)组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PCa组织中RBM5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BM5在NP、BPH和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3.33%、77.13%和11.4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67%、15.71%和84.3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1)。RTPCR结果显示,RBM 5蛋白在NP、BPH组织中高表达,在PCa组织中表达缺失,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survivin在NP、BPH中几乎无表达,在PCa中则高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对RBM5和survivin蛋白在NP、BPH和PCa组织中表达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PCa组织与NP和BPH组织表达差异显著(P<0.01)。RBM5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PCa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型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RBM 5和survivin的表达程度极有可能与PC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增强RBM5表达的同时沉默survivin的双靶点用药有望提高分子靶向治疗去势抵抗的雄激素非依赖性PCa患者的预后。
杨潇战鹏李然伟冯树强沙春平邹曼丽
关键词:前列腺癌SURVIVIN基因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