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文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移植瘤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癌
  • 3篇腺癌
  • 3篇小鼠
  • 2篇增敏
  • 2篇增生
  • 2篇肾上腺
  • 2篇肿瘤
  • 2篇小鼠移植瘤
  • 2篇淋巴
  • 2篇基因
  • 2篇吉西他滨
  • 2篇膀胱
  • 2篇膀胱癌
  • 2篇PC3细胞
  • 2篇ADAM17
  • 2篇沉默
  • 1篇性征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10篇田文杰
  • 9篇冯树强
  • 8篇李然伟
  • 5篇杨潇
  • 5篇范海涛
  • 4篇张明
  • 3篇李雪
  • 2篇张秋爽
  • 1篇姜伟栋
  • 1篇张金
  • 1篇李荷莲
  • 1篇许国栋
  • 1篇孙启甲
  • 1篇战鹏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区局灶型Castleman病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2019年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罕见的淋巴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1954年该病由Castleman等人首次正式提出,故以其命名[1]。又称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巨大淋巴结增生等。该病临床上根据淋巴结受累范围主要分为局灶型(localized CD,LCD)及多中心型(multicentric CD,MCD),LCD呈单个淋巴结无痛性、缓慢肿大,以浅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最为多见。MCD大多出现显著性多个部位淋巴结肿大。而于肾上腺区者罕见,临床工作中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肾上腺区Castleman病患者,结合临床检查、手术治疗、病理结果及文献复习进行讨论,增强对此类疾病的熟悉度。
林禹帆李然伟范海涛田文杰张明
关键词:CASTLEMAN病局灶型纵隔淋巴结增生性疾病肾上腺区巨大淋巴结增生
前列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和RBM5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和RBM5基因在前列腺癌(PCa)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Ca患者组织标本中VEGF,KDR和RBM5的表达情况,初步分析这三种标志物与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细胞分化的关系及VEGF/KDR在瘤细胞中的共表达情况,并就其共表达和RBM5的相关性以及临床意义进行对比。结果PCa患者中VEGF,KDR和RBM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56.1%和48.0%。同时提示非胞膜浸润和细胞分化好的PCa患者组织标本中VEGF,KDR和RBM5表达水平高于前列腺胞膜浸润和细胞分化差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KDR间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共表达率为45.9%(90/196),RBM5与VEGF和KD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BM5vs VEGF,P<0.01;RBM5vs KDR,P<0.01)。随访结果表明,这三种标志物同时高表达者,术后PSA反弹早,肿瘤原位复发和远处骨转移的风险高。结论VEGF/KDR共表达说明在PCa细胞中存在VEGF自分泌现象,RBM5与VEGF/KDR表达的相关性提示,RBM5可能参与了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重视三者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提高PCa患者分子靶向用药的疗效。另外,对这三种基因异常高表达的患者,提示术后复发风险高和预后不良,应强化治疗并加强随访。
张秋爽杨潇李然伟冯树强田文杰杨贺姜爽
关键词:前列腺癌基因表达免疫组化临床随访
原发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8年
淋巴瘤来源于淋巴造血系统,属于一类恶性肿瘤,可累及全身系统,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发生于结外的淋巴瘤大多数为NHL,原发于睾丸或侵犯睾丸的NHL较罕见,我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睾丸原发NHL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为原发于睾丸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Iarge B-cell Iymphoma,DLBCL),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付声强孙启甲冯树强张明李然伟范海涛田文杰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文献复习睾丸淋巴造血系统B-CELLNHL
siRNA介导的ADAM17基因沉默对前列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RNA干扰靶向沉默ADAM17基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ADAM17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质粒PGC-siADAM17,脂质法稳定转染PC3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ADAM17 mRNA的基因表达,噻唑蓝(MTT)法测定瘤细胞增值率,原位未端标记(TUNEL)法检测瘤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瘤细胞周期比例。结果 PGC-si ADAM17使PC3细胞ADAM17蛋白分泌水平下调,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53.6%,对细胞凋亡率为12.7%,同时使GO/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上述所有统计数据分别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17-si RNA表达质粒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ADAM17有望成为提高前列腺癌靶向治疗的新基因。
李雪冯树强李然伟田文杰姜爽杨贺
关键词:RNA干扰
女性肾上腺性征异常症(附3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肾上腺性征异常症是指因肾上腺的某种先天性疾病或后天性病变,导致性器官形态和功能病变为主的症候群。其主要病变是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肾上腺肿瘤,而患者的性染色体和性腺正常。患者体内过量的雄激素导致女性男性化或男性性早熟。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肾上腺性征异常症3例,皆为女性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32岁,因闭经5个月就诊,查肾上腺CT:左侧肾上腺占位。
许国栋张金范海涛冯树强田文杰李荷莲姜伟栋李然伟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女性男性化异常症性征肾上腺皮质增生先天性疾病
男性平衡易位携带者染色体断裂点与生育结局的关系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21年
在不孕不育夫妇中,男性因素约占50%[1]。有文献报道:男性不育可分为孕前性不育和妊娠性不育,前者是指精子不能受精形成受精卵,可由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或畸形精子症等引起;后者是指能形成受精卵后胚胎丢失,与发育早期妊娠丢失、复发性流产和死产有关[2]。在男性不育的遗传因素中,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3],其中染色体平衡易位是最重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
张秋爽杨潇李然伟冯树强田文杰
关键词:男性不育染色体异常平衡易位
ADAM17小干扰RNA联合阿霉素抑制人前列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沉默ADAM17(siADAM17)基因表达联合化疗药阿霉素(ADM)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和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PGC-CONT)、siADAM17组(转染PGC-siADAM17)、ADM组(转染空载体PGC-CONT,0.05 g/L ADM,处理48 h)、联合应用组(转染PGC-siADAM17,0.05 g/L ADM,处理48 h)。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C3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利用上述5组PC3细胞悬液构建小鼠动物模型,分组及命名同PC3细胞,空白对照组注射PC3细胞;阴性对照组注射PC3/PGC-CONT细胞;siADAM17组注射PC3/PGC-siADAM17细胞;ADM组注射PC3/PGC-CONT细胞,同时给予ADM 1 mg/kg腹腔注射,1次/2d;联合应用组注射PC3/PGC-siADAM17细胞,同时给予ADM 1 mg/kg腹腔注射,1次/2d。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小鼠移植瘤中细胞凋亡情况;SABC免疫组化检测瘤细胞增殖指数。结果MTT法显示siADAM17组、ADM组和联合应用组PC3细胞的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联合应用组明显低于siADAM17(P<0.0001)和ADM组(P<0.05)。FCM分析显示siADAM17组、ADM组和联合应用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而且联合应用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siADAM17组和ADM组(P<0.05)。siADAM17组、ADM组和联合应用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从第20 d、24 d和16 d开始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P<0.05);从第16 d起,联合应用组小鼠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ADM组(P<0.05)和siADAM17组(P<0.001)。siADAM17组、ADM组和联合应用组TOPOⅡa增殖指数较阴性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01)。siADAM17组、ADM组和联合应用组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率较阴性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01),联合应用组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siADAM17组和ADM组(P<0.05)。结论siADAM17或ADM单独应用均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二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李雪冯树强李然伟田文杰战鹏
关键词:PC3细胞小鼠
siRNA靶向沉默HIF-1a和RBM5过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采用RNA干扰抑制前列腺癌(PCa)PC3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和上调RBM5表达水平对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PEI/RBM5/HA-HP载体(RBM5组)及siHIF-1a载体(si HIF-1a组)分别或联合(RBM5+siHIF-1a组)转染PC3细胞,以未转染细胞(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细胞(阴性对照组)作为比较。采用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指数。结果RBM5组、si HIF-1a组和RBM5+si HIF-1a的联合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PC3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和促进细胞凋亡,但联合组作用更大,效果更好。联合组细胞增殖率是50.9%,与RBM5组的77.3%和siHIF-1a组的7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的100%和阴性对照组的98.6%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也明显优于单纯用药的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si RNA靶向沉默癌基因HIF-1a或PEI/RBM5/HA-HP载体增强抑癌基因RBM5表达这两种方法均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但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李雪杨潇李然伟田文杰冯树强董晶姚柏言
关键词:前列腺癌
siVEGF增敏吉西他滨对人膀胱癌小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干扰RNA(si VEGF)增敏吉西他滨(GEM)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在小鼠膀胱成瘤情况的影响及其对瘤细胞生长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移植法分别把经过处理(治疗组)和未经过处理(对照组)的T24细胞接种到小鼠膀胱内,然后用256排极速CT定期检测,并在28 d时处死动物称瘤重量,测定瘤体积,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成瘤率分别为40%(6/15)和93%(14/15),治疗组瘤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重量和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移植瘤细胞增殖能力减弱,恶性度下降,瘤细胞生长转移风险降低,而对照组则未出现相应的变化。结论模拟人的小鼠膀胱癌原位模型更接近人体膀胱肿瘤的微环境和向膀胱腔内生长的特征,故更适合临床膀胱癌的治疗研究。推测靶向基因治疗联合细胞毒药物的化疗策略极有可能为提升目前临床膀胱癌的治疗水平和提高膀胱癌病人的生存率带来帮助。
范海涛冯树强张明田文杰杨潇
关键词:膀胱肿瘤细胞毒药物
探讨siVEGF增敏吉西他滨对人膀胱癌小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范海涛冯树强张明田文杰杨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