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超声
  • 7篇造影
  • 7篇超声造影
  • 3篇灶性
  • 3篇局灶
  • 3篇局灶性
  • 3篇恶性
  • 3篇病变
  • 3篇病患
  • 2篇性病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内中膜
  • 2篇内中膜厚度
  • 2篇中膜
  • 2篇中膜厚度
  • 2篇肿瘤

机构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无锡市新吴区...

作者

  • 15篇林艳艳
  • 15篇詹维伟
  • 7篇任新平
  • 4篇周建桥
  • 4篇朱樱
  • 3篇陈曼
  • 3篇周伟
  • 2篇刘燕萍
  • 2篇陈宇红
  • 2篇王正廷
  • 2篇张翼飞
  • 2篇钟捷
  • 1篇陈曦
  • 1篇倪晓枫
  • 1篇周春
  • 1篇顾炫
  • 1篇李小英
  • 1篇李小英
  • 1篇张怡

传媒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2013中国...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对肾透明细胞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研究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探讨2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在鉴别ccRCC与RAM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学确诊或增强CT或MRI检查及随访确诊的86例ccRCC患者88枚病灶和31例RAML患者38枚病灶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常规超声观察肿瘤的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等,超声造影观察指标包括灌注与消退方式、灌注强度、灌注均匀性、周边环状增强等,分析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对ccRCC与RAML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ccRCC与RAML病灶的回声水平、血供分布、灌注方式、灌注强度、灌注均匀性及周边环状增强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cRCC以低回声(78.41%,69/88)、富血供(53.41%,47/88)、快进(95.45%,84/88)、高灌注(93.18%,82/88)和不均匀灌注(71.59%,63/88)为主,周边环状增强较常见(34.09%,30/88);而RAML病灶以非低回声(86.84%,33/38)、乏血供(68.42%,26/38)、低灌注(65.79%,25/38)、均匀灌注(84.21%,32/38)为主,快进和慢进各占50.00%(19/38),周边环状增强少见(10.53%,4/38)。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对低回声组ccRCC与RAML鉴别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均优于常规超声(准确度89.19%vs 59.46%,灵敏度89.86%vs 57.97%;P均<0.01),对非低回声组ccRCC与RAML鉴别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优于常规超声(准确度78.85%vs 55.77%,灵敏度84.21%vs 36.84%,阴性预测值89.29%vs 64.71%;P均<0.05)。结论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对ccRCC与RAML的鉴别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但部分表现不典型的病灶仍需结合其他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郑丽丽任新平詹维伟林艳艳
关键词:透明细胞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造影术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及其肝脏转移灶的超声造影研究
林艳艳詹维伟陈曼王正廷钟捷
超声检查与^(99m)Tc-MIBI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前定位的作用,并与99mTc-MIBI显像法比较。方法:在71例术前疑诊PHPT患者中进行超声检查68例,99mTc-MIBI核素显像检查55例,2项影像学检查均进行的患者53例,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高频超声和99mTc-MIBI显像的灵敏度分别为78.5%和90.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4%和98.0%。当联合运用超声和核素检查后,灵敏度达到96%。结论:对PHPT患者,高频超声检查和,99mTc-MIBI显像都能较准确地定位诊断,两方法联合运用,则能提高对肿大甲状旁腺的检出率。
张怡周伟周建桥朱樱林艳艳詹维伟
关键词:超声检查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99MTC-MIBI显像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及其肝脏转移灶的超声造影研究
目的 观察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及其肝脏转移灶进行超声造影(CEUS)表现,研究其造影剂灌注特征。方法 对30名患者的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30个原发及复发的恶性GIST及其19个肝脏转移灶进行了灰阶超声、彩色...
林艳艳詹维伟陈曼王正廷钟捷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超声造影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与结核的超声鉴别诊断
周伟倪晓枫周建桥朱樱林艳艳詹维伟
关键词:超声检查淋巴结结核甲状腺乳头状癌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硬化度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和患病时间对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in tima-mediathickness,CIMT)和颈总动脉硬化度(quantitative carotid stiffness,Qcs)的影响。方法将27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和HbA1c水平进行分组,60例病程≤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初发组,另外214例病程〉1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bA1c〈6.5%分为HbA1C正常组(96例),HbA1c〉16.5%分为HbA1c升高组(118例)。同时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吸烟情况、体重指数、HbA1c以及空腹血脂等生化指标。用高分辨率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受试者的QCS和CIMT。结果(1)CIMT值在HbA1c正常组和升高组均显著高于初发组(P〈0.05或P〈0.01),而前二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QCS值在HbA1c升高组显著高于HbA1c正常组和初发组,而HbA1c正常组和初发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2)相关性分析显示总胆固醇、收缩压、病程和CIMT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收缩压、年龄、病程、吸烟、HbA1c和QCS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CIMT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随访,而QCS反映血糖水平对颈动脉的影响较CIMT敏感。
刘燕萍詹维伟林艳艳朱樱任新平张翼飞陈宇红李小英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糖尿病
超声造影诊断慢性肝病背景下最大径≤3 cm肝细胞肝癌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慢性肝病背景下最大径≤3 cm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9例慢性肝病患者(共252个肝脏局灶性病变),均行CEUS检查,观察HCC增强模式,比较最大径>2 cm与≤2 cm HCC增强模式的差异。以组织病理学或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HCC典型增强模式及其联合不典型增强模式对最大径≤3 cm HCC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252个病灶中,HCC 95个(最大径>2 cm 39个,最大径≤2 cm 56个),其他恶性肿瘤24个,良性病灶133个。HCC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主要表现为高-等-低增强(38.95%,37/95)和高-低-低增强(29.47%,28/95)的典型增强模式,28.42%(27/95)呈不典型增强模式。最大径>2 cm HCC典型增强模式占比高于最大径≤2 cm HCC(82.05%vs.58.93%),不典型增强模式占比低于最大径≤2 cm HCC(12.82%vs.39.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典型增强模式对最大径≤3 cm HCC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52%、65.26%、96.18%,曲线下面积为0.807;其联合不典型增强模式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65%、93.68%、93.63%,曲线下面积为0.937;除特异度外,其余诊断效能与典型增强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CC病灶越小CEUS呈不典型增强模式占比越高;联合典型与不典型增强模式有助于提高对慢性肝病背景下最大径≤3 cm HCC的诊断效能,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郑丽丽林艳艳李军建冯梅晶詹维伟任新平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肝脏局灶性病变
术中超声在胰岛素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比较分析胰岛素瘤术前、术中的各类定位检查方法,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45处病灶)胰岛素瘤患者术前及术中检查方法的灵敏度进行回顾性统计,并以病理结果为对照。总结IOUS观察病灶的二维灰阶声像图特征、血流状况及其与邻近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经腹超声(TAUS)、内镜超声(EUS)、CT、MRI、CTA及选择性动脉钙刺激肝静脉采血测胰岛素(ASVS)检测的病灶定位灵敏度分别为35.6% (16/45)、66.7%(6/9)、69.0%(29/42)、63.6%(14/22)、75.0%(3/4)和81.8%(9/11)。术中触诊和IOUS术中定位的灵敏度分别为75.6%(34/45)和100%(19/19)。IOUS与TAUS、EIAS、CT、MRI、术中触诊的定位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5例IOUS提示病灶与主胰管或血管关系密切,故在手术中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结论:在胰岛素瘤手术中,IOUS定位准确率高,且可同时观察肿瘤的毗邻结构,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林艳艳詹维伟周建桥陈曼陈曦
关键词:术中超声胰岛素瘤
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预测肾脏囊性病灶良恶性风险分层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参照Bosniak分级CT标准更新版(2019版)的超声造影CT-Bosniak分级标准及超声造影RJ-Bosniak分级标准在预测肾脏囊性病灶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其无锡分院超声科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的316例患者的347枚肾脏囊性病灶的超声造影声像图。参照2019版Bosniak分级CT标准和瑞金医院标准分别对超声造影声像图进行Bosniak分级,其中参照CT标准者定义为超声造影CT-Bosniak标准,按照瑞金医院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所定分级标准定义为超声造影RJ-Bosniak分级标准。所有的入组病例最终由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学及增强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随访证实。采用四格表计算2种超声造影Bosniak分级标准对肾脏囊性病灶良恶性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以手术或穿刺活检所得病理结果及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347枚肾脏囊性病灶中良性病灶308枚,恶性病灶39枚。347枚病灶中超声造影CT-Bosniak分级Ⅰ级198枚,Ⅱ级45枚,ⅡF级50枚,Ⅲ级26枚,Ⅳ级28枚;超声造影RJ-Bosniak分级Ⅰ级198枚,Ⅱ级28枚,ⅡF级66枚,Ⅲ级28枚,Ⅳ级27枚。以BosniakⅢ级和Ⅳ级为恶性诊断标准,超声造影CT-Bosniak分级和RJ-Bosniak分级正确诊断良、恶性病灶分别290枚、36枚和292枚、38枚,判断肾囊性恶性病灶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5%(326/347)和95.10%(330/347)、92.31%(36/39)和97.44%(38/39)、94.16%(290/308)和94.81%(292/308)、66.67%(36/54)和70.37%(38/54)、98.98%(290/293)和99.66%(292/293)。该2种分级标准的诊断结果均与金标准结果高度一致(Kappa值分别为0.74和0.79)。结论超声造影Bosniak分级标准对肾脏囊性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瑞金医院所用的Bosniak分级标准使用简单、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任新平詹维伟郑丽丽林艳艳
关键词:肾肿瘤超声造影检查BOSNIAK分级
超声造影在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的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瑞金医院和瑞金无锡分院进行肝超声造影检查的108例轻中度脂肪肝患者(共153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部分病灶检查使用高帧频造影模式。所有的入组病灶最终由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CT增强或MRI增强等其他影像学诊断经随访证实。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计算相应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超声模式对于病灶良恶性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入组153个病灶中60个为良性,93个恶性,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可以提高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灶,尤其是微小转移瘤的检出率,其病灶检出率可由常规超声的78.43%(120/153)提高到98.69%(151/153),而对于病灶的良恶性诊断准确性可由69.93%提高到9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9,P=0.0016),且敏感度和特异度均> 91%,阳性预测值> 94%。结论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特别是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大大提高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组织微循环灌注等重要诊断信息。
任新平林艳艳郑丽丽詹维伟
关键词:脂肪肝常规超声超声造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