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静

作品数:17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肾病
  • 5篇蛋白
  • 4篇膜性
  • 4篇膜性肾病
  • 3篇血清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3篇叶酸
  • 3篇静脉
  • 3篇NEPHRI...
  • 2篇代谢
  • 2篇血清白蛋白
  • 2篇血清铁
  • 2篇血清铁蛋白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阳离子化牛血...
  • 2篇脂代谢
  • 2篇肾功能
  • 2篇肾小球
  • 2篇铁蛋白

机构

  • 10篇四川省人民医...
  • 6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遂宁市中心医...

作者

  • 17篇梁静
  • 11篇张渊
  • 8篇王莉
  • 6篇孟祥龙
  • 2篇何强
  • 2篇毛敏
  • 2篇赵玉容
  • 1篇丁少川
  • 1篇周雪琴
  • 1篇曹灵
  • 1篇林淑芃
  • 1篇陈凯锋
  • 1篇张亚玲
  • 1篇张瑶
  • 1篇毛敏
  • 1篇包丽雯
  • 1篇周靖
  • 1篇陈德政
  • 1篇张勇
  • 1篇张燕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第14TH肾...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肾衰竭不同阶段蛋白营养不良及脂质代谢变化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不同阶段蛋白营养不良及脂质代谢紊乱的情况,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城东病区收治的209例CRF患者,按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CKD l^5期,检测各期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各期CRF患者血脂及蛋白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与肾功能发展的关系。结果:(1)血脂水平以CKD2期最高,以后随肾功能进展,TC、HDL-C、LDL-C、ApoA、ApoB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HDL-C于CKD5期较前2、3、4期均下降明显(均P<0.05);(2)蛋白水平以CKD2期最低,较CKD1期降低明显(P<0.05),以后随肾功能进展,呈逐渐升高趋势;(3)CKD5期TC、HDL-C、LDL-C、ApoB与Scr成明显负相关(P<0.05);其余各期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蛋白营养不良及脂质代谢在慢性肾衰竭不同阶段有动态变化规律,CKD晚期脂质代谢紊乱与肾功能进展密切相关,积极预防及改善脂代谢紊乱对保护晚期肾功能有重要意义。
梁静张渊赵玉容王莉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脂代谢
多靶点治疗Ⅳ型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多靶点诱导治疗Ⅳ型狼疮肾炎(1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3及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简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L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应用多靶点治疗(激素+霉酚酸酯+他克莫司),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激素+环磷酰胺),随访24周,观察临床疗效以及血清IL-6、IL-13、IL-1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第12周时,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1例和无反应1例;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8例和无反应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时,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4例和无反应1例;对照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0例和无反应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IL-13、IL-18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周时,观察组患者血清IL-6 7水平为(270.02±51.77)ng/L、IL-13水平为(50.86±8.36)ng/L、IL-18水为★(288·62±58.14)ng/L,对照组患者血清ILu6水平为(312.89±53.54)ng/L、IL-13水平为(59.74±9.51)ng/L、IL-18水平为(326.94±62.47)ng/L;治疗后第24周时,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为(188·60±40.29)ng/L、IL-13水平为(32.51±4.28)ng/L、IL-18水平为(214.63±43.36)ng/L,对照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为(253.62±45.60)ng/L、IL-13水平为(46.80±7.03)ng/L、II;18水平为(270·90±52·89)ng/L;2组患者治疗后IL-6、IL-13、IL-1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为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靶点治疗Ⅳ型LN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完全缓解率高,可抑制血.清IL-6、IL-13、IL-18的产生,对控制LN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勇林淑芃陈德政梁静
关键词:狼疮肾炎多靶点治疗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18
改良型防脱落防感染股静脉导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良型防脱落防感染股静脉导管,包括导管(1)、缝合扣(2)、接头(5),所述导管(1)为Y型导管,所述缝合扣(2)与导管(1)连接,所述接头(5)有两个,两个接头(5)分别与导管(1)的两个支管端口连接...
梁静
文献传递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 WT1表达的影响
2016年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组织Nephrin、WT1表达的影响,探讨MN足细胞损伤凋亡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尾静脉注射16mg/kg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MN大鼠模型,于正式免疫第1,2,3,4周末检测24h尿蛋白(24h UTP)水平,并于第4周末检测大鼠血浆尿素(Ure)、血肌酐(Cre)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同时取材鉴定大鼠肾组织成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WT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第4周成模稳定,病理表现典型。随造模时间延长,模型组24h UTP呈逐渐增加趋势,与前一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3、4周末24h UTP较正常组有明显增加(P<0.01)。Nephrin在模型组肾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WT1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HCY与肾组织Nephrin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与第4周末24h UTP呈明显正相关,与血浆尿素、血肌酐、肾组织WT1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MN中高Hcy血症可能通过下调Nephrin的表达参与了足细胞的损伤凋亡过程,积极监测Hcy水平及控制高Hcy血症有利于防止MN的进展。
梁静张渊孟祥龙王莉
关键词:膜性肾病同型半胱氨酸NEPHRINWT1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血培养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张渊梁静毛敏何强王莉
脉血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2016年
目的观察脉血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UUO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脉血康组3组,各组给予相应干预,各组大鼠于术后14 d处死,抽取血清并留取肾组织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情况,并观察各组肾脏病理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肾组织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在各组的表达情况。结果①3组肾脏形态学变化有差异,假手术组双肾大小及体积无改变,颜色红润,模型组及脉血康组术侧肾脏体积明显增大,术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结扎段以上全程扩张。模型组肾实质颜色变浅,剖面肾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脉血康组肾脏颜色稍红润,肾脏皮髓质分界较清。②假手术组肾脏病理未见明显改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脉血康组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脉血康组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5)。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Cr、BUN、TC、TG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脉血康组SCr、BUN、TC、TG水平均下降(P<0.05)。④假手术组PAI-1、t-PA、u-PA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小球系膜细胞胞浆,肾间质表达极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脉血康组PAI-1明显增多(P<0.05),而t-PA、u-PA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脉血康组PAI--1表达明显减少,t-PA表达明显增多(P<0.05),u-PA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脉血康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下调肾脏PAI-1的表达,上调t-PA的表达从而促进肾脏细胞外基质降解,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
梁静张渊陈凯锋曹灵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脉血康梗阻性肾病
叶酸、VitB12联合EPO治疗血透患者贫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叶酸、维生素B12联合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口服叶酸及维生素B12),对照组22例。两组病例都合并使用EPO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清蛋白(Alb)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Hb、Hct、Alb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Hb、Hct、Alb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叶酸、VitB12联合EPO较单纯使用EPO可以更好的改善血透患者的贫血状况。
张渊孟祥龙梁静王莉
关键词:贫血叶酸红细胞生成素
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 GFR)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DN、40例单纯糖尿病为研究对象,将30例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e GFR、血肌酐(Scr)及血清胖抑素C(CysC)、尿酸(UA)水平,比较不同DN分期e GFR水平,并分析其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e GFR、Scr、CysC、UA对老年DN的诊断效能。结果DN组e GFR低于DM组、对照组,血清Scr、CysC、UA高于DM组、对照组,DM组上述指标比较也高于对照组(P<0.05);随DN分期增加,DN组e GFR下降(P<0.05),血清Scr、CysC、UA水平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DN组e GFR水平与血清Scr、CysC、UA均存在负相关(r值为-0.857、-0.812、-0.79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 GFR诊断老年DN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6,诊断界值为63.49 ml/(min·1.73 m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6、0.81。结论 e GFR对老年DN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与Scr、CysC、UA存在一定相关性。
苟惠梁静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老年人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至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8例,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感染组(41例)和非感染组(57例),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血清CRT、PCT水平变化,分析2项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诊断颅脑外伤继发肺部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患者入院第3d、5d、7d感染组患者的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CRP+PCT联合检测的灵敏性为93.23%,特异性为86.32%,明显高于单独检测CRP、PCT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结论 CRT、PCT是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佳,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杨洁丁少川梁静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神经干细胞移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对炎症因子的调节效应被引量:7
2017年
背景: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可抑制帕金森病模型动物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改善其行为学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将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干细胞移植组,每组36只。模型组及干细胞移植组在脑内纹状体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即刻,干细胞移植组于纹状体内注射1×109 L-1的神经干细胞悬液5μL,模型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细胞移植后1,2,4周,3组每个时间点各取大鼠6只,腹腔注射0.5 mg/kg的阿扑吗啡,注射后10 min开始计数旋转圈数,计时5 min;ELISA法检测脑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干扰素γ及白细胞介素4水平。结果与结论:(1)正常对照组未发生旋转行为。干细胞移植组与模型组出现旋转行为,干细胞移植组于移植后2周开始旋转次数明显减少,干细胞移植组移植后2,4周的旋转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组内移植后2,4周的旋转次数明显低于移植后1周(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移植组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移植组移植后1,4周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4)结果表明,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的行为学症状,降低其脑内促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提高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的水平。
周靖包丽雯梁静
关键词: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帕金森病行为学炎症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