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和药敏分析
- <正>目的了解近3年来住院结核病人和门诊结核病人对常用7种抗结核药物耐药变迁和药敏情况。方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采用罗氏培养系统,药敏试验采用绝对浓度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海河医院2008-2010年收治的455例痰结核分枝杆...
- 王湘张丽霞
- 文献传递
- 真菌检验新技术新进展
- 2011年
- 真菌按形态学可分为两大类:酵母菌、霉菌/丝状真菌,而酵母菌根据菌落特征又有酵母型和类酵母型(酵母样)的区分。尚有一类真菌常因寄生环境及培养条件(温度及营养)的不同而呈现酵母型或霉菌型菌落,称为双相型真菌。
- 王湘
- 关键词:真菌检验酵母菌丝状真菌形态学酵母样
- 2008-2010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了解2008-2010年结核患者分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罗氏培养系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绝对浓度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海河医院分离的455株痰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结果 455株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阿米卡星、对氨基水杨酸的总耐药率分别为29.2%、24.6%、23.1%、18.2%、18.5%、13.4%、9.2%。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率仍然较高,规范、足量、联合用药,是减缓耐药率的主要途径。
- 王湘张丽霞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耐药性
- 重症病房13例疥疮感染的调查与控制被引量:2
- 2021年
- 通过对医院一起疥疮感染的发现、确认、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制定防控措施。此次疥疮感染传染源为患者家属,家属探视时传染给患者,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引发医院感染发生。处置与防控要点为:隔离患者、对所涉及的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全面筛查、评估、规范治疗及预防用药,环境物品和患者衣物进行有效消毒,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和对疥疮感染疾病的认识,当出现群发性不明皮疹人员时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
- 王湘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疥疮消毒隔离流行病调查
- 一种手卫生正确执行监控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卫生正确执行监控装置,包括摄像头、语音提示器、控制器、自动感应式洗手液瓶、托板、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前侧侧壁为无遮挡框架结构,所述控制箱的侧壁上设有语音提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箱内侧顶部固定有...
- 高彦华王湘吕建美
- 床旁X线摄影机在防治人禽流感中应用的应急预案
- 2007年
- 田静宛金戎王湘范勇
- 关键词:人禽流感
- 神经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暴发与控制(稿号160436)
- 目的 通过对神经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和防控经验,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方法 对某医院2015 年8 月11 日-26 日出现的9 例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流...
- 王湘杨又力赵雯袁立
- 关键词:颅内感染阴沟肠杆菌医院感染
- 剖宫产围手术期一代头孢菌素预防用药干预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与手术切口感染现状,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控制切口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5月某三级综合医院366例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品种、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及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后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一代头孢的比例提高了22.0%,达到86.4%(P<0.01);干预后联合用药的比例降至12.4%,较干预前降低了50.0%(P<0.01);干预后与使用单剂预防的比例提高了7倍,达到65.0%(P<0.01);24~48h的比例下降了10.1%~6.8%(P<0.01);>48h的不合理用药从10.6%降至0(P<0.01);干预后手术部位感染率由1.1%降至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干预后对规范的依从明显改善,手术部位感染未见增加。
- 王湘荣昆
- 关键词:剖宫产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手术部位感染
- 引入PDCA循环规范手卫生管理
- 目的 了解手卫生执行现状,规范手卫生管理,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加强每个环节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进行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
- 于维莉王湘
- 关键词:PDCA循环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
-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原因及护理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5月天津市某三甲医院脑系科感染病例139例,其中85例脑血管疾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通过观察记录患者出现的呼吸道症状,对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做出分析,以及给予相关的临床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吸痰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功能锻炼、手卫生)措施。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可以发现,本研究脑血管疾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构成比为61.2%,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与吞咽功能,是否卧床,接受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留置胃管鼻饲,吸痰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影响脑血管疾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与患者自身疾病导致的的吞咽功能障碍、卧床,疾病造成有创操作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以及临床护理操作留置胃管鼻饲、吸痰等因素有关,结合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
- 李永晴王湘于维莉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吞咽功能气管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