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程

作品数:21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3篇自然循环
  • 6篇热流密度
  • 6篇临界热流
  • 6篇临界热流密度
  • 4篇核电
  • 3篇循环工质
  • 3篇预热器
  • 3篇石英玻璃
  • 3篇系统安全
  • 3篇工质
  • 2篇电站
  • 2篇严重事故
  • 2篇易清洗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脱除
  • 2篇脱除装置
  • 2篇奇异点
  • 2篇奇异点检测
  • 2篇汽车
  • 2篇汽车尾气

机构

  • 21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中国核动力研...
  • 2篇上海发电设备...

作者

  • 21篇盛程
  • 19篇周涛
  • 9篇张蕾
  • 7篇洪德训
  • 6篇李精精
  • 5篇黄彦平
  • 4篇琚忠云
  • 3篇邹文重
  • 3篇肖泽军
  • 3篇张记刚
  • 3篇苏子威
  • 2篇孙灿辉
  • 2篇杨璐
  • 2篇段军
  • 2篇李洋
  • 2篇符利文
  • 2篇刘平
  • 2篇王利宁
  • 1篇汝小龙
  • 1篇彭常宏

传媒

  • 3篇核科学与工程
  • 2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山东电力技术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黑龙江电力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年份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电机组非能动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被引量:33
2013年
非能动技术日益成为先进核电设计及安全保障的重要标志。通过辨识非能动与广义非能动的概念,指出其特征及关联性,明确非能动与能动概念的辩证统一。将非能动技术划分为12种类型:自然循环类;重力作用类;惯性作用类;温差传递类;材料效应类;体积变化类;虹吸效应类;密度锁类;负反馈类;压力作用类;逆止阀类;氢气复合(点火)器类等。划分了非能动技术历史包括诞生阶段,辅助阶段和壮大阶段。明确非能动技术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特点。明晰了广义非能动概念使用可能带来的误区;非能动技术是完全可靠地误区;非能动技术完全优于能动技术的误区。提出非能动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是:可靠性问题是首要问题;积极明确其机理及实现问题;要从交叉、种类和增强非能动技术功能上下功夫;要注意研究非能动条件下的安全文化。指出:非能动技术的发展是能源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积极创新非能动技术,并正确应用非能动技术所带来的工业技术发展与革新,联合应用能动技术与非能动技术是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周涛李精精汝小龙盛程陈娟黄彦平肖泽军
关键词:非能动核电机组
自然循环流动换热新机理理论
周涛盛程李精精洪德训张蕾段军黄彦平肖泽军
核安全领域热工水力安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方向.自然循环非能动可提高堆芯固有安全性,作为自然循环条件下的重要热工参数,ONB点和CHF是值得研究的热点课题.在事故工况下,或者强制循环向自然循环切换过程中,以及自然循环工...
关键词:
关键词:核安全
窄通道内水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间隙宽度为2,5,10 mm,长度为100 mm的3种竖直窄通道内的沸腾换热过程。在考虑了重力、表面张力和壁面粗糙度影响的条件下,分析了通道间隙尺寸及入口流速等参数对ONB点、系统进出口压差、出口平均温度以及平均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为:对于相同入口流速的窄通道,间隙尺寸小的窄通道出口平均温度、进出口压差以及平均表面换热系数较大,ONB点产生较早。通道入口流速越小,ONB点产生越早;较小的粗糙度有利于窄通道的沸腾换热。
琚忠云周涛盛程黄彦平肖泽军
关键词:数值模拟沸腾换热
一种可视化窄矩形自然循环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热工水力安全领域的一种可视化窄矩形自然循环系统。该系统中的循环工质是水,并通过可视化窗口对水流动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具体流程为:该系统回路依靠加热段对工质水进行加热,使其在矩形通道被加热并沸腾;然后工质水通...
周涛邹文重张蕾苏子威盛程洪德训
文献传递
窄通道自然循环临界热流密度的非线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自然循环流动实验,取得5mm间隙窄矩形通道的自然循环临界热流密度(CHF)发生时的可视化图片,以及流量、壁温和实验段压差信号,并运用非线性分析技术对CHF发生过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自然循环压差时间序列的功率谱在半对数坐标中呈指数下降;自相关系数逐渐下降;三维吸引子相图表现出奇怪吸引子的特点。这表明了自然循环系统CHF的发生过程具有非线性混沌特性。自然循环CHF发生的初始阶段,由于流量脉动和流型往复变迁,流动和换热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随着热流密度的提高,周期性减小,随机性增大,但总能达到一个确定的状态,体现了混沌运动的特点。
盛程周涛李精精段军
关键词:自然循环临界热流密度非线性混沌
自然循环CHF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015年
临界热流密度(CHF)对反应堆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循环条件下的CHF发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目前对其特征的把握尚不完善。基于实验获得的常压自然循环实验数据,采用反映系统序列间正、负相关性的灰色关联度量化模型,分析了加热段入口焓值、流速和出口干度对自然循环CHF的影响。通过关联度计算得到,入口焓值和出口干度与CHF呈负相关,工质流速与CHF呈正相关。
盛程
关键词:自然循环临界热流密度影响因素
一种可视化窄矩形自然循环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热工水力安全领域的一种可视化窄矩形自然循环系统。该系统中的循环工质是水,并通过可视化窗口对水流动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具体流程为:该系统回路依靠加热段对工质水进行加热,使其在矩形通道被加热并沸腾;然后工质水通...
周涛邹文重张蕾苏子威盛程洪德训
文献传递
自然循环欠热沸腾起始点发生的混沌特性分析
2015年
为了更好地掌握自然循环条件下欠热沸腾起始点(ONB)的特性,笔者根据自然循环实验装置的结构布置和参数范围分析了自然循环ONB点的非线性特性,得到了基于混沌理论的自然循环ONB点发生机理,并对实验获得该点发生前后的流量信号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循环流量时间序列的功率谱在半对数坐标中指数、自相关系数逐渐下降,三维相图表现出了奇怪吸引子的特点。自然循环系统具有非线性混沌特性,即ONB点发生之前的自然对流和单相自然循环现象周期性显著,并伴随强烈随机运动,为一非平衡过程。
盛程
关键词:自然循环非线性混沌
一种可视化窄矩形自然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热工水力安全领域的一种可视化窄矩形自然循环系统。该系统中的循环工质是水,并通过可视化窗口对水流动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具体流程为:该系统回路依靠加热段对工质水进行加热,使其在矩形通道被加热并沸腾;然后工质...
周涛邹文重张蕾苏子威盛程洪德训
文献传递
窄矩形通道自然循环流动停滞与临界热流密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在华北电力大学自然循环实验室进行了自然循环条件下窄矩形通道内的临界热流密度(CHF)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流动停滞及传热恶化现象进行了观察。提出自然循环饱和沸腾条件下,窄矩形通道内的流动停滞-传热恶化发生机理。即自然循环流量漂移发生后会产生流型变迁不稳定,继而造成流量的持续波动,并导致停滞现象,从而使出口附近的液膜层在一定的热流密度下被完全蒸发并引起CHF现象。而窄矩形通道内,由于受间隙尺寸的限制,蒸汽流对加热面上的液膜层产生挤压作用,加热面上液膜层厚度因此会变得较薄,在较小的加热量下便能发生传热恶化。基于机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引入了考虑窄通道间隙尺寸效应的无量纲约束数Nconf和反映自然循环流动特点的特征因子C,分别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根据实验结果,对计算模型进行了多元回归拟合,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对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值的比较发现,随着通道入口流速和系统压力的增大,CHF均增大;而随着出口干度的增大,CHF会减小。
盛程周涛张蕾肖泽军黄彦平
关键词:自然循环临界热流密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