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盛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火星探测UHF频段原位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 2023年
- 火星是人类探索太阳系的下一个里程碑,由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最远距离约4亿千米,光行时约22 min),为了最大限度地完成火星车和地球之间的高效通信,火星车和火星环绕器之间的器间原位中继通信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大椭圆轨道下器间通信信噪比低、信号参数变化快、全自主要求高及质量功耗约束极为严苛等难点,提出了一种UHF频段器间原位通信技术,主要包括超高灵敏度高动态自适应信号解调、高精度多普勒测量、基于CCSDS Proximity-1的协议一体化集成融合和面向火星复杂环境的高集成度高收发隔离产品工程化设计,实现了捕获灵敏度优于-141 dBm、解调灵敏度(1 kbit/s)优于-134 dBm、频率动态范围优于±26 kHz、多普勒测量精度优于10 mHz、收发隔离大于180 dB、弧段内全自主高可靠高吞吐率通信及基于架构统型的系统/单机极限优化,相关指标优于美国系列火星探测器中的“Electra”。经祝融号火星车和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ESA“Mars Express”火星轨道器在轨实际测试,测试数据符合预期,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 翟盛华田嘉董超李雄飞惠腾飞
- 关键词:火星探测UHF频段
- 我国深空原位通信工程实践及发展展望
- 2022年
- 1引言2021年11月,我国天问一号与欧洲航天局(ESA)“火星快车”(MEX)任务团队合作,开展了“祝融”火星车与“火星快车”轨道器在轨中继通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试验前,双方向各自探测器通过上行指令做好工作准备。在约定时刻,由“祝融”向“火星快车”发送测试数据,通信距离约4000km,通信时长10min。
- 翟盛华董超田嘉惠腾飞李雄飞
- 关键词:通信工程中继通信通信距离团队合作轨道器
- 单星多波束天线下基于压缩感知的多目标干扰定位被引量:2
- 2021年
- 针对卫星干扰处理中的多目标定位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压缩感知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目标的空间稀疏性,以及多波束天线在不同信号源方向上的增益不同,仅需要测量接收信号强度便可实现多个干扰的位置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定位性能与节点分布、目标个数、波束覆盖半径、判决门限有关。在给定参数及原对偶内点算法下,该方法可实现1~4个干扰源的空域定位,在信噪比为20 dB时定位精度达到7.7 km,优于经典的旋转干涉仪和空间谱估计测向方法。
- 张轶翟盛华陶海红
- 关键词:压缩感知多目标多波束天线接收信号强度
- 单星定位中采用混沌映射的干扰源位置识别方法被引量:5
- 2022年
- 针对卫星通信中的连续大功率干扰定位问题,提出基于混沌映射的单星干扰源位置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混沌振子的初值敏感性进行信号相关性分析,可有效降低卫星下行链路动态变化对上行链路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干扰源识别性能。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混沌映射下,信号相关算法的复杂度和定位性能不同。在给定判决门限下,该定位模型可实现75%的干扰源识别概率,且定位成功率和定位精度分别达到65%和23 km,优于现有的量子衍生算法。
- 张轶翟盛华陶海红
- 关键词:混沌映射卫星通信
- 深空探测器间通信技术发展概述被引量:1
- 2023年
- 器间通信技术能够确保遥控指令可靠到达探测器,并将探测器的科学探测数据回传给地面,在深空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美国和中国的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工程中器间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工程应用情况,分析总结了深空探测器间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并针对未来深空探测器间通信需求,提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工程的实施提供支持。
- 李雄飞董超翟盛华田嘉
- 关键词:深空探测UHF频段高灵敏度接收机
- 低轨星座路由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 2023年
- 低轨星座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时延少、顽存能力强等优点,在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物联网、导航增强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星间路由是星座网络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其服务性能。众多学者对路由展开广泛且深入的研究。首先基于拓扑获取方式、传输数据方式、路由计算地点及计算方式等分类方法分析并归纳了低轨星座路由。其次从时间虚拟化、虚拟节点、动态拓扑更新路由以及拥塞避免角度介绍了典型路由及其改进,总结并对比了主要路由的特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轨星座路由的发展趋势。
- 闫泽坤王伟翟盛华
- 关键词:动态路由
- DAC器件Sinc函数衰落的补偿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文章主要介绍了DAC器件在幅频特性上存在的Sinc函数衰落特性,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机理。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采用数字内插技术提高转换速率方法、采用数字滤波器进行预失真处理方法、采用模拟滤波器进行后补偿处理方法。并对其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补偿后的效果。
- 翟盛华樊宁波王宇
- 关键词:DAC补偿方法
- 一种高精度的频率估计算法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DFT插值的频率估计算法,充分利用峰值及其左右谱线的幅度信息与相位信息进行估计。理论分析证明其是无偏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接近修正克劳美罗限(MCRB),而且工作的信噪比门限低。该算法复杂度低,运算量小,便于实现和应用。
- 翟盛华
- 关键词:频率估计MODIFIEDLOWER
- 基于多抽样率结构的变带宽滤波器设计方法研究
- 2012年
- 文章分析了变带宽滤波器设计资源消耗的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抽样率变换技术;通过一个设计实例的Systemview建模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多抽样率的实现结构,可以明显降低设计的资源消耗。
- 樊宁波翟盛华
- 关键词:SYSTEMVIEW
- 航天器自组网技术实践与展望
- 空间自组网技术的研究对提升航天器编队空间拓扑适应能力、星间链路可靠性和卫星网络故障容错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航天任务对星群规模和多星协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科研工作者对航天器自组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 苏继东徐伟琳翟盛华王伟何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