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萧正伦

作品数:46 被引量:288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科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综合征
  • 14篇急性呼吸
  • 11篇窘迫综合征
  • 11篇呼吸窘迫
  • 11篇呼吸窘迫综合...
  • 8篇急性呼吸窘迫
  • 8篇急性呼吸窘迫...
  • 7篇衰竭
  • 7篇细胞
  • 6篇通气
  • 6篇呼吸衰竭
  • 6篇呼吸综合征
  • 6篇肺损伤
  • 5篇严重急性
  • 5篇严重急性呼吸
  • 5篇严重急性呼吸...
  • 5篇急性呼吸综合...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受体

机构

  • 3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7篇广州医学院第...
  • 4篇暨南大学附属...
  • 3篇广州医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东莞市太平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46篇萧正伦
  • 17篇徐远达
  • 14篇黎毅敏
  • 7篇钟南山
  • 5篇吴礼襄
  • 5篇罗炜
  • 5篇黄海鹭
  • 4篇江梅
  • 4篇莫红缨
  • 4篇袁锦屏
  • 4篇何为群
  • 4篇刘晓青
  • 3篇杨灵
  • 3篇何国清
  • 2篇郑伟浩
  • 2篇陈思蓓
  • 2篇沈利汉
  • 2篇林定曾
  • 2篇邓惠兰
  • 2篇钟淑卿

传媒

  • 9篇中国危重病急...
  • 6篇新医学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州医药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2005急危...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第三届重症医...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2
  • 2篇199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菌毒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被引量:4
2001年
萧正伦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哮喘治疗观察被引量:7
1992年
14例“咳嗽型哮喘”患者给予服用中药咳喘定煮散为实验组,另14例服用支气管解痉药作对照,治疗期共2个月。于治疗前,后2~12个月进行吸入组胺支气管激发(支激)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有13/14症状消失,1例转化为哮喘,支激试验转阴者达10/14,PD_(20)升高3/14。而对照组则分别为9/14、3/14和4/14。统计学结果表明实验組治疗有效率(93%)和支气管激发试验转阴率(71%)都显著高于对照组(50%和21%),P值为<0.05和<0.01。从而提示中药咳喘定煮散治疗本症比支气管解痉剂有更好疗效,其机制在于能改善气道高反应性。
林定曾萧正伦
关键词:咳嗽哮喘中医药疗法
新建一种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动物模型
2000年
徐远达萧正伦罗炜黄海鹭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模型
急性呼吸衰竭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萧正伦黎毅敏陈荣昌徐远达何国清
该研究对急性呼吸衰竭尤其ARDE的发病机理,早期监测指标,通起治疗,撤机指标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部分内容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成为国内危重病人急救的常规。该课题应用先进的手段从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深层次展开对ARDS的发病...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发病机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病因诱导的,以急性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X线胸片显示迅速恶化,弥漫性肺泡浸润和硬肺为特征的急性肺毛细血管漏综合征. ARDS于1976年第一次为Ashbaugh及其同事所...
萧正伦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X线胸片发病机制急诊治疗
文献传递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 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继发休克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 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5例不同程度多器官功能衰竭(MOF)重症肺炎患者采用CBP治疗,按其转归分 为撤机出院组、死于感染性休克组、远期死于重症肺炎组。评价CBP治疗前1 d,治疗后24、48和72 h各项实 验室指标及危重病评分变化。结果 ①25例患者中A组7例,B组9例,C组9例;治愈率28%,总病死率 72%。②B组患者接受CBP治疗时间平均不到48 h被迫终止。单因素分析提示:B组治疗前血糖显著高于 A组[(13.17±5.84)mmol/L比(8.07±2.28)mmol/L,P<0.05],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C组[(5.75± 3.08)g/L比(3.10±1.06)g/L,P<0.05],B组在CBP治疗48 h后纤维蛋白原和所需多巴胺浓度均较A、 C组显著升高[(8.24±3.57)g/L比(5.13±0.94)g/L和(3.01±1.22)g/L,(12.00±6.93)μg·kg-1·min-1 比(1.00±2.45)μg·kg-1·min-1和(2.89±4.37)μg·kg-1·min-1;P均<0.05]。③A组治疗前急性生理学 与慢性健康状况Ⅲ(APACHEⅢ)评分较B、C组低[(89.43±11.28)分比(108.00±15.10)分和(104.67± 13.77)分,P均<0.05];A、C组治疗72 h后与B组比较APACHEⅡ变化率[(-10.43±4.89)分和(-9.11± 3.76)分比(-2.33±4.39)分,P<0.01]、APACHEⅢ变化率[(-21.57±13.53)分和(-14.33±8.32)分比 (2.33±12.18)分,P<0.01]、MODS评分变化率[(-2.14±2.19)分和(-1.00±1.87)分比(0.56±1.88)分, 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①CBP能有效救治部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继发休克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 者。③APACHEⅢ评分在治疗前后均是敏感的评价指标,初步提示APACHEⅢ90-100分的区域是此类患者 应用CBP的指征。③治疗前血糖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是潜在风险因子,纤维蛋白原的持续升高提示预后较差。
徐远达黎毅敏萧正伦刘晓青何为群钟南山
关键词:呼吸衰竭危重病评分连续性血液净化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
高频震荡通气与吸入一氧化氮在严重氧合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徐远达何国清黎毅敏萧正伦
关键词:高频震荡通气一氧化氮
超抗原肠毒素B对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超抗原肠毒素B(SEB)活化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应用SEB处理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2、CCR3、CCR5的转录、表达水平;TCR Vβ亚族混合抗体标记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EB刺激PBMC 2 d后,倒置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T细胞开始增殖;而TCR Vβ亚族混合抗体标记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增殖时却需要在细胞培养第5天后才检测到明显的细胞增殖,T细胞增殖发生在特异的TCR Vβ3、TCR Vβ17、TCR Vβ14亚族。SEB刺激的T细胞早期(8 h)出现CCR2的下调表达,CCR3没有显著改变;但CCR5的表达在各SEB浓度组都出现显著上调表达(P<0.01或P<0.05)。结论 CCR5的上调表达可以作为超抗原活化T细胞的早期标志。
吴礼襄萧正伦
关键词:超抗原肠毒素趋化趋化因子受体
以呼吸困难为首发表现的复发性多软骨炎3例误诊分析
2001年
秦茵茵萧正伦
关键词:复发性多软骨炎误诊
生长素释放肽对急性肺损伤小鼠核因子-κB和纤溶系统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ARDS)小鼠早期纤溶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和可能机制,将50只随机将昆明小鼠分为正常组(NS)、假手术组(Sham)、盲肠结扎穿孔组(CLP)和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
谢衬梨萧正伦黎毅敏莫红缨赵一菊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