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宋宋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杏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被引量:7
- 2010年
- 以杏为材料,研究其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的近红外漫反射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发现,定标建模最少样品量为100个。对于可溶性固形物,刚收获样品的校正模型对各贮藏阶段的预测效果均较好,决定系数(r2p)接近0.9、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在0.6左右及相对分析误差(RPDp)达2.5以上;而且混合阶段模型的预测效果均优于采收及不同贮藏阶段的独立模型,r2p和RPDp分别达0.9和3.0以上、RMSEP在0.3—0.5之间。对于硬度,各阶段独立模型仅能粗略预测相应贮藏时期的样品,而混合阶段模型对各贮藏时期的样品均能实现快速分析,rp2和RMSEP分别在0.8和1.0左右、RPDp达2.0。结果表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可用于及时评价杏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的变化。
- 蔡宋宋王宝刚李文生冯晓元王纪华张春财
- 关键词:近红外贮藏可溶性固形物
- 晚蜜桃贮藏品质的近红外漫反射检测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以晚蜜桃为材料,研究其贮藏品质的近红外漫反射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发现,采用4个测试部位光谱混合建立模型,可降低预测误差;对于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混合阶段模型对各时期样品的预测效果均优于不同阶段的独立模型,预测决定系数达0.9,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在0.3~0.4和1.3~1.9之间,相对分析误差在2.6~3.4之间;对于可滴定酸,各阶段分析模型只能进行粗略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漫反射及时评价桃贮藏品质的变化具有可行性。
- 王宝刚蔡宋宋冯晓元李文生王纪华
- 关键词:近红外贮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
- 测试部位、温度对苹果品质近红外分析准确度的影响被引量:9
- 2009年
- 本实验以苹果为试材建立常温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模型,研究测试部位和样品温度对分析模型精度的影响,并探讨温度补偿模型最少用果量。结果表明,阳面2点和阴面2点光谱混合后平均所得光谱建立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水分和颜色模型交互验证相关系数分别达0.8274和0.8005;当不同温度样品添加量达到校正集样品数的20%时基本可以消除温度波动对定量分析模型的影响;温度补偿验证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水分和颜色温度混合校正模型预测标准误差分别比常温模型低15.52%~29.77%、13.68%~31.68%和45.9%~88.46%。
- 蔡宋宋王宝刚冯晓元李文生丁立孝栾娜
- 关键词:苹果近红外光谱温度
- 核果类水果干物质含量近红外无损检测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以桃、李及杏果实为材料,研究其干物质含量的近红外漫反射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发现,桃、李及杏果实干物质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_P^2)分别为0.901、0.909及0.923,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365、0.401及0.465,相对分析误差(RPD_P)分别达2.9、3.2及3.1以上。结果表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可用于准确、快速、无损定量3种水果中干物质含量。
- 王宝刚李文生蔡宋宋冯晓元石磊杨媛王纪华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干物质
- 黑宝石李品质参数的近红外漫反射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0年
- 以黑宝石李为试材,研究其品质参数的近红外漫反射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并从数学建模算法、导数处理及测试部位等方面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改进偏最小二乘法结合一阶导数处理建立分析模型的定标效果相对较好,其中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干物质/水分模型的定标系数达0.9;四个测试部位光谱混合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显著高于单独测试部位光谱模型;SSC、干物质/水分的定标与预测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分析误差分别在0.9、0.45和3.0左右,预测效果很好;而可滴定酸的预测误差偏大。
- 蔡宋宋王宝刚冯晓元李文生杨军军王纪华
- 关键词:近红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干物质
- 大葱槲皮素含量的测定被引量:20
- 2008年
- 为了选育高槲皮素含量的大葱新品种,该文研究了提取时间以及品种对大葱槲皮素含量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测定大葱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槲皮素标准溶液在波长为256nm和362nm处有吸收峰。槲皮素标准溶液浓度在0-10mg/L范围内与吸光度(362nm)呈良好线性关系(r=0.97)。以80%乙醇浸提24h时槲皮素的提取率最高。章丘大葱和日本大葱葱叶的槲皮素含量显著高于葱白(P〈0.05),但该两品种间槲皮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 刘维信冯希环蔡宋宋何启伟侯喜林
- 关键词:大葱槲皮素紫外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