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博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3篇急性肾损
  • 3篇急性肾损伤
  • 2篇炎症
  • 2篇肾脏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水解酶
  • 2篇顺铂
  • 2篇羧酸
  • 2篇酰基
  • 2篇细胞样
  • 2篇纤维化
  • 2篇浆细胞
  • 2篇浆细胞样
  • 2篇浆细胞样树突...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0篇邓博
  • 8篇丁峰
  • 5篇马帅
  • 2篇林玉丽
  • 2篇俞雯艳
  • 2篇潘瑜
  • 1篇何睿
  • 1篇陈颖颖
  • 1篇李慧贤
  • 1篇方均燕
  • 1篇卢建新

传媒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上海医药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2016年中...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次打击”脓毒症继发肺炎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模拟临床脓毒症继发感染的发病情况,构建“二次打击”动物模型,评价“二次打击”对机体损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1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45只分为单纯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继发肺炎4 d、7 d组,每组15只,用于观察生存情况;另外3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脓毒症1、4、7 d组,脓毒症继发肺炎4 d、7 d组,每组6只,用于指标检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于CLP术后4 d或7 d分别经鼻腔注射肺炎链球菌(含菌量1×1010 cfu/mL)继发肺部感染构建“二次打击”模型。分别于相应时间点以及给菌后1 d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及脾脏组织,进行外周血菌落计数、脾脏细胞计数,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观察脾脏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与单纯脓毒症组同期比较,脓毒症继发肺炎4 d组大鼠存活数明显减少(只:4比11,χ2=6.533,P=0.011),而7 d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9比11,χ2=0.600,P=0.439)。②单纯脓毒症组术后1 d外周血菌落计数、生化指标均明显升高,随后逐渐下降;术后4 d时脾脏免疫细胞计数已明显低于1 d〔树突细胞(DC):(0.69±0.09)%比(0.87±0.31)%, CD4+ T细胞:(21.05±2.89)%比(24.84±4.59)%,CD8+ T细胞:(10.62±1.79)%比(13.40±1.31)%,均P<0.05〕,而调节性T细胞(Tre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4±0.74)%比(2.87±1.08)%,P<0.05〕;术后7 d血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较1 d明显下降〔ALT(U/L):35.33±11.52比81.00±38.40,AST(U/L):70.33±42.16比156.00±28.11,BUN(mmol/L):5.30±2.27比9.13±4.04,SCr(μmol/L):55.33±10.67比96.67±45.79,均P<0.05〕;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
陈颖颖李慧贤马帅邓博卢建新丁峰
关键词:脓毒症动物模型免疫麻痹
小型动物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液净化平台的构建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构建小型动物血液净化系统,为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机制的基础研究提供安全、可靠的实验平台。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使用PE50插管开放右侧颈动脉和对侧颈静脉作为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建立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液净化系统。血流速度、置换液速度和超滤速度均由小型蠕动泵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维持麻醉和肝素抗凝的基础上进行4h血液净化治疗。检测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电解质及血糖的变化情况;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大量出血、血栓形成及气体栓塞等不良反应。结果动脉血气、电解质及血糖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未发生明显波动(P>0.05);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动脉?静脉血液滤过对健康大鼠未造成明显不良反应,小型动物血液净化平台安全、可行。
俞雯艳马帅徐庆青邓博方均燕刘婷彦丁峰
关键词:SPRAGUE-DAWLEY血液滤过血液净化
酰基羧酸水解酶在制备治疗肾脏纤维化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基羧酸水解酶AOAH在制备治疗和/或减轻肾脏纤维化疾病的药物中、在制备抑制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CD74通路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酰基羧酸水解酶AOAH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CD74通路,以减轻肾脏纤维化...
潘瑜吴振恺丁峰邓博
白三烯B4受体1拮抗剂对顺铂致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白三烯B4受体1(leukotriene B4 receptor 1,BLT1)拮抗剂U75302对顺铂导致的小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U75302对照组、顺铂处理组、顺铂+U75302处理组,每组6只.其中顺铂处理组及顺铂+U75302处理组于第0天给予顺铂20 mg/kg,U75302对照组及顺铂+U75302处理组于第0、2天两次给予U75302 5μg/只.顺铂给药后3d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血清BUN、Scr水平,PAS糖原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肾脏中浸润的炎症细胞数量,比色法检测肾组织匀浆MPO活性,抽提各组小鼠肾组织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趋化因子CXCL1、CXC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顺铂给药后3d,顺铂处理组小鼠血清BUN、Sc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01);并出现明显的肾脏病理损伤;肾脏中浸润的炎症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均P<0.01);肾组织匀浆中MPO活性明显上升(P<0.01);肾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趋化因子CXCL1、CXCL2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均P< 0.01).与顺铂处理组相比,顺铂+U75302处理组血清BUN改变减少[(17.75±1.80) mmol/L比(42.6±6.66) mmol/L,P<0.05],肾脏病理损伤减轻,肾脏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数目减少[(146±13)×103/g比(296±66)×103/g,P<0.05]、[(245±13)×103/g比(420±78)×103/g,P<0.05],肾组织匀浆中MPO活性上升不明显[(1.756±0.283) U/g比(3.308±0.577) U/g,P<0.05],肾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趋化因子CXCL1、CXCL2基因表达增加程度降低.结论 BLT1拮抗剂U75302对顺铂导致的小鼠AKI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减少肾脏炎症细胞浸润,抑制肾脏炎症反应有关.
邓博林玉丽马帅何睿丁峰
关键词:顺铂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邓博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顺铂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炎症
药物性肾损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药物性肾损害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方面之一,其发生率不断增高,对常规治疗及患者预后都有不利影响。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就药物性肾损害的机制、常见的可致肾损害的药物以及对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作一概述。
邓博丁峰
关键词:药物性肾损害
酰基羧酸水解酶在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引起机体强烈的免疫炎症反应。酰基羧酸水解酶(acyloxyacyl hydrolase,AOAH)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宿主脂肪酶,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中表达。AOAH能够选择性地去除革兰阴性菌LPS脂质A的二级酰基链从而灭活LPS,减轻感染所致的炎症与组织损伤,促进机体脱离免疫耐受状态,恢复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多项体内或体外实验证明,AOAH还具有磷脂酶、溶血磷脂酶、二酰甘油脂肪酶等多种酶活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感染性疾病外,AOAH还在过敏性哮喘、银屑病、慢性盆腔疼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性疾病等非感染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如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丁峰课题组研究发现,AOAH可以抑制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CD74通路,减轻肾脏纤维化。基于AOAH在疾病中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作用,该文对AOAH的来源、结构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AOAH在疾病中的功能提供参考,并为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吴振恺邓博潘瑜丁峰
关键词:脂多糖炎症纤维化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新认识被引量:10
2013年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以肾脏囊肿及一系列肾外表现为临床特点,由于高发病率及预后不良,近年来成为肾脏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ADPKD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突变基因PKD1、PKD2异常而发病,纤毛致病学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很多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包括新提出的发病机制,如炎症在ADPKD发病中起的作用;评估各种诊断方法,如应用生物标志物;发现新的治疗靶点等。本文就其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邓博丁峰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制
LTB4-BLT1通路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邓博林玉丽马帅何睿丁峰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正>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脏损伤性改变,其原发病因和危险因素各异。研究发现,免疫反应参与AKI的病理过程,直接或间接调控免疫反应可以显著减轻AKI动物...
邓博马帅俞雯艳刘婷彦丁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