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书红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株洲市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介入
  • 2篇动脉
  • 2篇心率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电
  • 1篇心电描记
  • 1篇心电描记术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心率震荡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抽吸
  • 1篇血栓抽吸术

机构

  • 5篇株洲市一医院

作者

  • 5篇郭书红
  • 4篇陈卿
  • 2篇吴健
  • 1篇周小勇
  • 1篇何毅
  • 1篇谢秋平
  • 1篇马慧峰
  • 1篇查丽黄

传媒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以卵巢转移癌为特点的胃癌一例
2011年
患者女,71岁,因反复腹痛、腹胀1年,加重20d入院。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全腹持续性闷胀痛,进食加重,不伴恶心、呕吐等症状,近20d症状加重,右下腹更甚,体重下降10k,遂入我院消化科。
査丽黄郭书红
关键词:卵巢转移癌胃癌反复腹痛体重下降右下腹消化科
血栓抽吸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术+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株洲市一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2例,分成血栓抽吸术+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组与血栓抽吸术+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组,比较两组间2 h内患者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峰值、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否支架植入及术后1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术后靶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血流、术后2 h ST段回落(ST段回落较ST基线>50%)、2 h内患者胸痛缓解率、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峰值、5~7天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1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栓抽吸术+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组支架植入构成比明显低于血栓抽吸术+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组。结论血栓抽吸术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有效改善心肌灌注。血栓抽吸术+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陈卿谢喜仁郭书红周小勇查丽黄马慧峰
关键词:血栓抽吸术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75岁以上老年患者冠脉介入诊疗后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75岁以上老年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本院行PCI治疗患者212例,年龄>75岁患者92例(老年组),年龄<75岁者120例(对照组),于PCI治疗前后检测肾功能指标,以肌酐清除率对肾功能损害程度进行分级,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212例中有13例(6.13%)患者PCI治疗后发生CIN.老年组CIN发生率为8.69%(8/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7%(5/120),老年患者易患CIN的危险因素共在6个方面有统计学意义:212例中:肌酐清除率<60 mL/min、急诊PCI、造影剂用量>150 mL、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其RR值(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7.6(6.1~9.8)(P=0.003),5.3(3.7~7.9)(P=0.026),4.8(3.2~6.9)(P=0.028),4.3(3.0~6.6)(P=0.034),3.9(2.9~6.5)(P=0.036) 和2.4(1.4~3.2)(P=0.042).[结论]老年患者行PCI发生CIN风险较高.肾功能不全、急诊PCI、造影剂用量>150 mL、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6个因素均与老年患者易患CIN有关,其中肾功能不全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吴健何毅郭书红陈卿
稳心颗粒及倍他乐克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89例患者分为三组:对照A组32例均采用标准扩血管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B组30例在A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口服1个月;治疗C组27例在A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口服1个月。采用动态心电图(DCG)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及HRT,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0)及震荡斜率(T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室性心律失常均明显减少,T0负值及TS均明显增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更显著(P〈0.01),但治疗B组与治疗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稳心颗粒及倍他乐克均可明显改善UAP患者HRT现象,从而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倍他乐克效果优于稳心颗粒。
吴健郭书红陈卿
关键词:心绞痛心率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QTd及HRV的变化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QT离散度(QTd)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特点与趋势,探讨PCI术对QTd和HRV的影响,从而估计PCI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入院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适合PCI的患者80例,其中单支病变组42例、双支病变组24例及三支病变组14例 ,在术前d3、术后d10、术后1个月分别测QTd、HRV.[结果]PCI术前[d3(58.59±12.69 ms)]和术后[d10(45.64±10.45)、1个月(43.31±9.86)ms]的QT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术后d10和术后1个月的QT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CI术前d3 HRV 与术后d1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术后1个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支病变组术后QTd和HRV改善程度[(22.09±2.01) 、 (36.69±5.61) ms]高于双支病变组[(18.37±2.25) 、(31.14±4.62)ms](P<0.05),双支病变组QTd和HRV改善程度高于三支病变组[(15.16±2.05) 、(26.10±3.36)ms](P<0.05).[结论]成功的PCI使缺血的心肌重新获得充足的血供,QTd改善迅速而显著,HRV在术后1月改善显著 ;且PCI术对冠心病患者QTd和HRV的影响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目密切相关.
谢秋平郭书红陈卿谢喜仁
关键词:心率心电描记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