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剑虹

作品数:346 被引量:1,580H指数:19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4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1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理学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机械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0篇合金
  • 56篇金属
  • 50篇铝合金
  • 45篇有限元
  • 44篇接头
  • 42篇韧性
  • 39篇焊缝
  • 32篇焊接接头
  • 28篇应力
  • 26篇金属过渡
  • 23篇解理
  • 23篇基合金
  • 22篇异种金属
  • 20篇解理断裂
  • 19篇点焊
  • 19篇电弧
  • 17篇电阻点焊
  • 17篇神经网
  • 17篇神经网络
  • 17篇力学性能

机构

  • 344篇兰州理工大学
  • 32篇钢铁研究总院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安泰科技股份...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福州大学
  • 5篇四川大西洋焊...
  • 4篇中国北方发动...
  • 4篇通用汽车公司
  • 3篇宁夏大学
  • 3篇哈尔滨焊接研...
  • 3篇西安赛特金属...
  • 2篇大阪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江苏省(沙钢...
  • 2篇哈尔滨电气动...
  • 2篇浙江广厦建设...
  • 2篇兰州兰石检测...

作者

  • 346篇陈剑虹
  • 111篇曹睿
  • 58篇朱亮
  • 47篇王国珍
  • 40篇樊丁
  • 26篇乔及森
  • 25篇马跃洲
  • 24篇罗永春
  • 24篇张继
  • 22篇康龙
  • 20篇朱浩
  • 17篇张鹏贤
  • 15篇车洪艳
  • 13篇阎汝煦
  • 12篇阎澄
  • 12篇林巧力
  • 10篇郑韶先
  • 10篇张晓波
  • 10篇张法亮
  • 10篇马杭

传媒

  • 52篇焊接学报
  • 50篇甘肃工业大学...
  • 46篇兰州理工大学...
  • 14篇稀有金属材料...
  • 14篇机械工程学报
  • 14篇第六届全国焊...
  • 11篇焊接
  • 1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1篇电焊机
  • 11篇稀有金属
  • 10篇热加工工艺
  • 6篇理化检验(物...
  • 5篇焊接技术
  • 5篇材料工程
  • 5篇材料科学与工...
  • 5篇第五届全国焊...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4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轻合金加工技...
  • 2篇金属学报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11篇2016
  • 13篇2015
  • 13篇2014
  • 11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13篇2009
  • 17篇2008
  • 24篇2007
  • 39篇2006
  • 30篇2005
  • 22篇2004
  • 12篇2003
3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a1.5Mg0.5Ni7-xCox(x=0,1.2,1.8)贮氢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La-Mg-Ni系PuNi3型贮氢合金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比能易活化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同时PuNi3型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较差,因此如何改善PuNi3型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成为La-Mg-Ni系合金研究的热...
张法亮罗永春王大辉阎汝煦康龙陈剑虹
关键词:贮氢合金结构电化学性能负极材料合金电极
文献传递
视觉传感铝合金脉冲MIG焊熔宽控制系统被引量:9
2007年
针对铝合金在焊接过程中热积累作用强、恒参数焊接时容易产生各种缺陷的问题,设计了基于视觉传感的熔宽闭环智能控制系统。分析了各个脉冲参数对熔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理想的铝合金脉冲MIG焊接过程不仅要控制焊接热输入,同时要保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单变量控制器很难满足以上要求。为此设计了模糊专家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器控制焊接热输入,专家系统负责脉冲参数匹配从而保证稳定的焊接过程。焊接试验表明,控制效果良好。
石玗樊丁李建军陈剑虹
关键词:铝合金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视觉传感智能控制
解理断裂微观准则的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对三点弯曲预裂纹试样断口形貌、裂尖附近微孔及残留裂纹进行了观察,并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裂尖应力应变场。结果表明,解理点距裂尖存在一个最小距离,在此距离内三轴应力度过低,仅能形成微孔而不能形成解理微裂纹,RKR模型中表述的特征距离并不存在。最小韧性取决于在最小距离上满足解理所需的最小载荷。解理的临界事件是由启裂的第二相尺寸的微裂纹向周围基体的扩展。韧性值的分散和脆性粒子在裂央前的随机分布及微观解理断裂应力的波动有关。
阎澄陈剑虹
关键词:解理断裂断裂韧性
C-Mn钢和焊缝金属韧-脆转变微观断裂行为被引量:3
1993年
对C-Mn钢和焊缝金属的COD,4PB,Charpy V和3NB试样在韧-脆转变温度区产生不同纤维裂纹长度后的断裂进行了卸载试验。通过对卸载试样纤维裂纹尖端及其两侧的微孔形态变化的观察和测量,断裂试样断口韧窝形貌以及起裂源粒子及其位置的观察和测量,对上述试样韧-脆转变区的微观断裂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裂纹试样还是缺口试样产生纤维裂纹后发生解理断裂的临界事件都是铁素体裂纹的扩展。韧-脆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纤维裂纹扩展其前端三向应力度和最大正应力上升并超过临界值。韧性值的波动是由于在纤维裂纹扩展过程中,其尖端宽度的随机变化和材料中薄弱环节的随机分布引起的。
王国珍陈剑虹
关键词:合金钢焊缝韧-脆转变
含B2相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室温韧化机理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三点弯曲断裂和卸载试验对含B2相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韧化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双缺口四点弯曲试验确定解理断裂的临界事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观察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路径。结果表明:(1)3PB试验的载荷位移曲线为线性关系,B2相对裂纹的起裂无影响;(2)块状B2相对裂纹的扩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裂纹遇到B2相停止或绕过B2相继续扩展;(3)解理断裂的临界事件为沿缺口根部开裂裂纹的扩展,穿层断裂对临界事件起着重要的作用;(4)这种材料的韧化机理包括:块状B2相韧化,裂纹偏转,穿层断裂和剪切韧带韧化。
王哲曹睿陈剑虹张继
关键词:TIALB2相
Rogowski电流传感器及其在电阻焊数据采集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4年
Rogowski线圈电流传感器由均匀密绕的挠性空心线圈和积分器构成,由于其原理和结构特点,特别适合于电阻焊次级电流的测量.讨论了Rogowski线圈工作原理、积分器设计及误差、传感器电路模型和灵敏度的频率响应,设计了用于电阻焊测量的电流传感器,据此研制出ADuC812单片机为核心的电阻焊数据采集系统,并进行了低碳钢板搭接点焊试验和电压电流等信号的采集.初步分析认为,焊接电压、电流信号及接头动态电阻、输入功率与熔核形态密切相关,可用于电阻点焊接头质量的在线监控.
马跃洲金丽华陈剑虹
关键词:电阻点焊ROGOWSKI线圈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
裂纹深度对裂尖应力分布及韧性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对C-Mn钢不同裂纹深度试样的有限元分析及力学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未出现延性裂纹的下转变区(-100℃),临界COD值δ_c随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裂尖张开值时,浅裂纹裂端的三轴应力度明显低于深裂纹,表现为δ_c明显依赖于三轴应力度。解理的临界阶段为第二相尺寸的微裂纹向周围基体扩展的应力控制过程,为使裂端主应力提升至相同水平(δ_f),浅裂纹需要更大的裂尖张开值,这是浅裂纹试样具有较高韧性的内在原因。
阎澄陈剑虹孙军
关键词:断裂韧性C-MN钢
缺口夹角对细观解理断裂应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00年
用弹塑性有限元 (FEM)方法分析了 C- Mn钢不同缺口夹角 4点弯曲试样(4 PB)缺口前的应力 -应变场分布 .精确测量了解理起裂源距缺口根部的距离和细观解理断裂应力σf.结果表明 :当缺口夹角从 10°增加到 90°时 ,断裂时的高应力、应变分布产生了明显变化 ,而σf 值相对保持不变 ;解理的临界事件也没有变化 ,表现为铁素体晶粒尺寸的裂纹扩展进入邻近基体 .因而 σf 主要由临界裂纹的长度决定 ,缺口夹角及与其相关的高应力体积对σf
王国珍李震王洪杰陈剑虹
关键词:应力晶粒
980MPa级低碳贝氏体高强钢MAG焊接接头不同试样的拉伸断裂机理被引量:6
2012年
在980MPa级深海用低碳贝氏体高强钢MAG焊接接头上,制取5种不同形状和缺口位置的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原位观察了每种试样的动态断裂过程,并对其断裂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焊接接头的薄弱部位。结果表明:直缺口试样的断裂经历了塑性变形、裂纹起裂、裂纹扩展、裂纹尖端钝化,直至断裂的过程,并且在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重复钝化、扩展、新裂纹产生、再钝化、再扩展;圆弧和平板试样以剪切方式断裂,经历了塑性变形、颈缩、出现微裂纹、微裂纹扩展,直至瞬间断裂的过程;所有试样的薄弱部位都为焊缝金属。
张晓波曹睿彭云杜挽生田志凌陈剑虹
关键词:贝氏体钢MAG焊
热影响区软化焊接接头流变行为及抗拉强度预测被引量:7
2004年
细晶粒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晶粒粗化引起的屈服应力的局部下降,对接头承载能力的影响需要做出定量评价.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发现,热影响区软化焊接接头的拉伸试样,在屈服后的流变过程中,与热影响区相邻的焊缝区和母材区的Mises等效应力升高,分布规律符合指数函数规律,而在热影响区则相应减小,这种变化满足力的平衡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测强度不均匀接头抗拉强度的方法,其预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有很好的一致性,可用于热影响区软化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的预测和高匹配接头抗拉强度的设计.
朱亮陈剑虹
关键词: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热影响区细晶粒钢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