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英

作品数:23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血压
  • 7篇血管
  • 7篇细胞
  • 7篇高血压
  • 5篇平滑肌
  • 5篇平滑肌细胞
  • 5篇肌细胞
  • 4篇平滑肌细胞迁...
  • 3篇动脉
  • 3篇血管平滑肌
  • 3篇血管平滑肌细...
  • 3篇患病
  • 2篇蛋白
  • 2篇蛋白类
  • 2篇心肌
  • 2篇血管平滑肌细...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源
  • 2篇粘连蛋白
  • 2篇他汀

机构

  • 20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国家心血管病...
  • 1篇福建生物工程...

作者

  • 22篇韩英
  • 15篇谢良地
  • 6篇王华军
  • 5篇许昌声
  • 4篇王叶舟
  • 3篇徐国焱
  • 3篇沈逸华
  • 3篇蔡文钦
  • 3篇陈纯娴
  • 2篇蔡晓琪
  • 2篇苏津自
  • 2篇吴可贵
  • 1篇李莉
  • 1篇陈小明
  • 1篇陈水龙
  • 1篇李建华
  • 1篇张廷星
  • 1篇林从容
  • 1篇张玲玉
  • 1篇王鸿懿

传媒

  • 10篇中华高血压杂...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益寿宝典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颈动脉结构异常与大动脉硬化的关系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和正常血压者发生颈动脉结构异常和大动脉硬化的差异,并分析两组人群颈动脉结构异常与大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非高血压患者581例,分为正常高值血压组(n=270)和正常血压组(n=311)。所有受检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和静息心率,测定血生化指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检测。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0 mm定义为IMT增厚,颈动脉IMT增厚和/或存在颈动脉斑块定义为颈动脉结构异常,cfPWV≥10.0 m/s定义为大动脉硬化。结果与正常血压组相比,正常高值血压组的颈动脉结构异常患者百分比(60.7%比51.4%)、cfPWV[(8.78±1.48)比(7.92±1.30)m/s]、大动脉硬化患者百分比(13.7%比5.8%)明显增高(均P<0.05)。在正常高值血压组中,与颈动脉结构正常受检者(n=106)比较,颈动脉结构异常受检者(n=164)的大动脉硬化患者百分比明显升高(20.1%比3.8%,χ2=14.551,P<0.001)。在正常高值血压组中,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结构异常、年龄、糖尿病、静息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服降糖药与大动脉硬化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在校正了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后显示,颈动脉结构异常、年龄、糖尿病、静息心率与大动脉硬化独立相关,颈动脉结构异常者发生大动脉硬化的风险是颈动脉结构正常者的5.25倍(OR=5.250,95%CI 1.580~17.448,P=0.007)。而在正常血压组中,颈动脉结构异常与大动脉硬化无独立相关。结论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颈动脉结构异常和大动脉硬化明显增加,并且两者独立相关。
张玲玉李建华沈逸华徐国焱韩英谢良地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大动脉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非高血压人群中脂肪肝指数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关系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非高血压人群脂肪肝指数(FLI)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高血压患者511例及非高血压者(未用药治疗的血压<140/90 mm Hg)312人。根据三酰甘油、体质量指数(BMI)、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和腰围计算FLI值:FLI=e^(0.953×lg三酰甘油+0.139×BMI+0.718×lgγ-GGT+0.053×腰围-15.745)/(1+e^(0.953×lg三酰甘油+0.139×BMI+0.718×lgγ-GGT+0.053×腰围-15.745))×100。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LVMI。在高血压患者及非高血压人群中按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LVH)、年龄、BMI及FLI水平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亚组人群中FLI对LVMI的影响。结果在非高血压人群及高血压患者中,合并LVH者的年龄[(60.2±9.6)比(53.8±10.2)岁,t=-4.031,P<0.001;(64.2±11.7)比(60.5±12.5)岁,t=-3.261,P<0.001]、收缩压[(119.2±11.1)比(116.5±11.3)mm Hg,t=-1.530,P=0.127;(142.4±20.0)比(136.7±17.1)mm Hg,t=-3.202,P<0.001]、LVMI[(117.1±23.9)比(81.9±13.8)g/m^(2),t=-9.882,P<0.001;(125.7±27.0)比(88.7±13.6)g/m^(2),t=-17.221,P<0.001]高于不合并LVH者,两组间FLI[23.02(15.52~43.13)比18.98(9.50~42.38),U=1.134,P=0.257;33.35(18.35~56.01)比39.28(19.53~58.76),U=-1.446,P=0.14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层分析发现,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中,老年(年龄≥60岁)患者LVMI水平高于中青年(年龄<60岁)患者(均P<0.05),高血压组中,老年组FLI水平低于中青年组[33.83(18.30~56.17)比40.94(22.52~62.09),U=-2.446,P=0.014]。按BMI分层分析发现,超重肥胖(BMI≥24 kg/m^(2))组FLI、LVMI高于正常体质量(BMI<24 kg/m^(2))组(均P<0.05)。在非高血压人群中,FLI≥30组LVMI水平高于FLI<30组[(92.0±22.1)比(84.6±18.6)g/m^(2),t=-3.158,P=0.002]。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对于非高血压人群,FLI、年龄、吸烟、心率是LVMI的影响因素(P<0.05),而在高血压患
欧筱雯蔡晓琪吴萍萍刘宇珑刘宇珑谢良地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老年人难治性高血压小知识
2023年
韩英
福建省成年人不同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分析福建省成人不同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系,探讨不同肥胖指标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使用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福建省数据库资料。该研究为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抽取年龄18周岁以上,肥胖指标数据完整者共14 152人,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指数、体脂率、腰围、腰高比(腰围与身高的比值)、内脏脂肪指数(VFI)与高血压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个、一般性(体重指数、体脂率)和中心性(腰围、腰高比、VFI)肥胖指标联合对高血压的预测效力。结果 本研究中高血压患者4 482例,患病率31.67%。高血压组体重指数、体脂率、腰围、腰高比、VFI高于非高血压组(均P<0.001)。随着肥胖指标(体重指数、体脂率、腰围、腰高比、VFI)数据的升高,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重指数、体脂率、腰围、腰高比、VFI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相关(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各指标在总人群、男性及女性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6,总人群、男性、女性中预测效力最好的分别是腰高比、体脂率、腰高比,AUC分别为0.720(95%CI 0.711~0.729)、0.694(95%CI 0.681~0.707)、0.754(95%CI 0.742~0.766)。指标联合后,总人群、男性中预测效果最好的分别是体重指数联合腰高比(AUC=0.725,95%CI 0.717~0.734)、体脂率联合腰高比(AUC=0.703,95%CI 0.690~0.715),女性中AUC均<0.6。结论 体脂率、腰围、腰高比、VFI与高血压患病相关,单个肥胖指标预测效力最佳的是腰高比,两类肥胖评价指标联合预测效力最佳的是体重指数联合腰高比。与单一肥胖指标相比,联合一般性肥胖指标和中心性肥胖指标预测高血压没有更高的效力。
黄雅丽潘忞林黛茜韩英韩英陈纯娴王叶舟
关键词:肥胖指标高血压体重指数体脂率腰围
老年血脂异常的科学防治措施
2023年
韩英
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调控机制被引量:8
2003年
韩英谢良地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迁移动脉粥样硬化
福建省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城乡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年龄>15岁常驻居民15 176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相关资料。结果福建省年龄>1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0.3%,标化后为24.2%。其中,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9.4%(标化率23.5%),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1.2%(标化率25.1%),农村高于城市(χ~2=5.720,P<0.05)。福建省城乡居民高血压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增长、文化程度低下、高血压家族史、高体质量指数、中心性肥胖。此外,饮酒的农村居民患高血压危险较高。结论福建省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城乡间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存在细微差异。
林黛茜韩英王叶舟陈纯娴王华军谢良地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影响因素城乡
福建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使用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福建省高血压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资料,抽取老年(年龄≥60岁)常驻居民4483人,观察高血压患病率以及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不同性别之间、沿海及内陆之间、城市及乡村之间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差别,分析高血压患病的相关因素。结果福建省老年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60.2%,标化患病率59.1%,知晓率为55.8%,治疗率50.1%,控制率仅17.0%。其中女性高血压患病率(63.2%比57.1%)明显高于男性(P<0.05),知晓率(55.9%比55.6%),治疗率(50.6%比49.6%)及控制率(17.6%比16.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乡间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1%比61.4%,P>0.05),但城市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明显高于乡村地区(60.2%比51.5%,56.1%比44.4%,25.4%比8.8%,均P<0.05)。与内陆地带相比,沿海地带患病率(77.0%比55.9%),及2、3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25.9%比15.3%,15.5%比5.6%,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老年人群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中心性肥胖、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身体脂肪率及体质量指数(BMI)。结论福建省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在女性、沿海地带及中心性肥胖人群中尤为明显,全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仍偏低。
潘忞余明众林黛茜韩英王叶舟王叶舟谢良地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
阿魏酸钠抑制纤维粘连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粘附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纤维粘连蛋白(FN)和纤维蛋白原(Fg)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和粘附的影响。方法:VSMCs源于8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胸主动脉,组织块外生法体外培养VSMCs,在96孔聚苯乙烯平底培养板上进行细胞粘附实验;采用改良的Boyden微孔膜双槽法进行细胞迁移实验,荧光染料Fura-2/AM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结果:(1)FN和Fg可诱导VSMCs的粘附,SF(10-7-10-3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上述物质诱导的细胞粘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7·12%和70·23%(P<0·01)。(2)FN和Fg可诱导VSMCs迁移,作用峰值浓度分别为40-60mg/L和1-5g/L。SF(10-7-10-3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上述物质诱导的细胞迁移,10-3mol/L SF对FN和Fg诱导的细胞迁移的抑制率达69·79%和87·06%。(3)Fg和FN显著促进[Ca2+]i升高(P<0·05),SF明显抑制Fg和FN诱发的[Ca2+]i升高,峰抑制率分别为74·85%和71·57%。结论:Fg和FN可诱导VSMCs粘附、迁移和[Ca2+]i浓度升高,SF可直接抑制VSMCs的粘附、迁移和[Ca2+]i浓度升高,抑制[Ca2+]i浓度升高可能是它抑制上述物质诱导的VSMCs迁移的机制之一。
韩英谢良地许昌声王华军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类细胞运动
纤维粘连蛋白对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纤维粘连蛋白 (FN)对培养的SHR和WK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CFb ,CFbSHR,CFbWKY)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CFb取自 12周的SHR和WKY大鼠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 ,以直接细胞计数法和[3 H]-TdR掺入率反映细胞增殖 ,以 [3 H]-脯氨酸 ([3 H]-proline)掺入率反映胶原合成。使用FN(5 μg/cm2 )预先处理 2 4孔培养板。结果 :与 0 4 %FCS对照组相比 ,经 72h孵育FN明显促进CFbSHR和CFbWKY细胞数增多 ,分别为对照组的 16 3 75 % (CFbSHR)和 170 4 2 % (CFbWKY)。FN促进CFbSHR和CFbWKY[3 H]-TdR掺入增加 ,[CFbSHR:(44 734±8981)counts/minvs (2 92 33± 6 74 6 )counts/min ,P <0 0 5 ;CFbWKY:(314 6 1± 6 2 2 4 )counts/minvs (2 2 976± 4 782 )counts/min ,P <0 .0 5 ]。FN促进CFbSHR和CFbWKY[3 H]-proline掺入增加 [CFbSHR:(342 4± 114 5 )counts/minvs (1936± 76 3)counts/min ,P <0 .0 5 ;CFbWKY:(2 12 7± 4 15 )counts/minvs (15 32± 4 0 7)counts/min ,P <0 .0 5 ]。结论
谢良地韩英陈水龙王华军许昌声
关键词:心肌成纤维细胞纤连蛋白类增殖胶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