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俊勋

作品数:120 被引量:64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8篇创伤
  • 23篇胰岛
  • 23篇胰岛素
  • 21篇胰岛素强化
  • 21篇胰岛素强化治...
  • 19篇严重创伤
  • 19篇急救
  • 16篇细胞
  • 15篇急诊
  • 13篇早期胰岛素强...
  • 11篇伤患者
  • 11篇干细胞
  • 10篇手术
  • 9篇创伤患者
  • 8篇严重创伤后
  • 8篇严重创伤患者
  • 8篇救命
  • 7篇预后
  • 7篇免疫
  • 6篇血管

机构

  • 49篇中国人民解放...
  • 39篇中国人民解放...
  • 22篇解放军总医院...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市第三人...
  • 3篇解放军第15...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烟草总公...
  • 2篇北京亚运村医...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建筑材料...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大同市第三人...
  • 1篇阜新市公安医...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120篇马俊勋
  • 58篇何忠杰
  • 51篇赵晓东
  • 38篇张宪
  • 31篇党伟
  • 21篇方驰华
  • 19篇孙荣距
  • 18篇刘波
  • 17篇姚咏明
  • 16篇张建波
  • 14篇果应菲
  • 13篇彭国球
  • 11篇袁晓玲
  • 10篇苏琴
  • 10篇张伟
  • 9篇朱新勇
  • 7篇杨丽萍
  • 5篇张连阳
  • 5篇秦宇红
  • 5篇袁晓玲

传媒

  • 13篇中国急救医学
  • 6篇2008北京...
  • 5篇感染.炎症....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2006年北...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首届全军重症...
  • 3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2009北京...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21篇2008
  • 6篇2007
  • 25篇2006
  • 19篇2005
  • 10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乳腺海绵状血管瘤1例被引量:1
2004年
马俊勋方驰华钟洪才
关键词:小儿病例误诊手术治疗
失血创伤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最新进展被引量:18
2009年
近年来,按照目前惯用的大量快速补液救治失血创伤性休克复苏,临床病死率仍较高。但随着对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发现在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使机体代偿机制和液体复苏充分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休克期组织器官的灌注和氧供,减少创伤后期的并发症,提高早期成活率,改善预后,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马俊勋赵茂赵晓东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创伤性休克活动性出血休克复苏快速补液代偿机制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研究被引量:31
2007年
目的探讨如何迅速建立有效的可靠的静脉通路,救治特殊体位的急危重症患者。方法我院急诊科1992-01~2005-12选择和建立深静脉通路共2489例,选用常规(去枕平卧位)方法及非常规(特殊体位:不去枕卧位、半卧位、斜卧、坐位)穿刺方法。结果深静脉颈内静脉穿刺为43例(1.73%);锁骨下静脉为2230例(89.59%),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上入路病例389例,行下入路锁骨穿刺术的病例1841例;股静脉为216例(8.68%)。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是危重患者急救复苏的关键,锁骨下静脉的上下入路可以作为常规、非常规体位患者抢救、紧急给药或复苏时首选。
张宪何忠杰赵晓东马俊勋孙荣距果应菲张建波党伟
关键词:静脉通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特殊体位
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下确定性救命手术的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下确定性救命手术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方法:建立由急救医师以“白金十分钟”的理念对病人进行链式流程复苏、由专科医师实行确定性救命手术的互助型创伤小组工作模式,总结分析1993年-2005年2428例中等严重度以上的急诊创伤病例。结果:伤员构成:男1882例,女546例,男女比例为3.45:1;年龄30.5±17.2岁(4-86岁);创伤评分(TS)11.5±3.5、CRAMS评分7.46±2.4;严重度:中度(ISS≤13)1250例(51.5%)、重度(ISS≥13-25)838例(34.5%)、极重度(ISS≥25)40(14.0%)。合并伤:复合伤29例(1.2%),多发伤687例(28.3%),休克1076例(44.3%),其中创伤性休克767(31.6%),失血性休克309 (12.7%);死亡197例(8.1%),其中主要引起死亡的原因按脏器分类:脑140例(71.1%),腹45例(22.8%),胸8例(4.1%),大血管4例(2.0%);抢救互助情况:急救部完成急救手术481例,急救部+专科手术1440例,急救部+SICU完成507例。结论: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在当前城市创伤救治中仍具有普遍意义,加强急救与专科的密切协作是救治成功关键。
张宪张建波何忠杰刘波马俊勋彭国球赵晓东党伟
关键词:创伤评分男女比例急救手术极重度
“蓝碟”手辅助腹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附3例报告)被引量:12
2004年
本文报道采用“蓝碟”手助器分别对 1例多发性结肠原发癌、1例腹膜后占位病变、1例胰腺真性囊肿伴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经“蓝碟”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经验。 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本法降低传统腹腔镜外科手术的难度 ,又具有开放手术的简便直观性 ,结合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外科技术的优点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方驰华张伟马俊勋朱新勇
树立急救白金十分钟理念 搞高大众自救互救率
随着城市改造及建设的发展,社区已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基本结构。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给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政府的行政管理逐步到位使社区的全面管理得到加强,同时卫生部门也加强和完善了对社区医疗体系的建...
何忠杰马俊勋
文献传递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脊索瘤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晚期脊索瘤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研究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晚期脊索瘤患者63例,其中失访病例24例,我们长期追踪到的39例为可评价患者。患者在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前通过病理组化检测PDGFRβ蛋白表达情况,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所有患者均口服伊马替尼的剂量为每天400 mg,每3个月进行1次CT或MRI检查肿瘤生长情况,按照RECIST标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伊马替尼治疗疗效的差别,并以SPSS13.0作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结果免疫组化提示高表达PDGFRβ患者为25例,占64.1%,14例低表达患者,占35.9%;在39例可评价患者中,完全缓解(CR)病例为O例(O%),部分缓解(PR)病例为3例(8%),病情稳定(SD)患者为27例(69%),疾病进展(PD)病例为9例(23%);临床获益率为76.9%(CR%+PR%+SD%);中位无疾病进展期为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1.2个月。PDGFRp高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为22例(临床获益率88%),低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8例(临床获益率57.1%);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82。结论本研究提示伊马替尼在治疗晚期脊索瘤方面具有抗肿瘤活性,临床获益率较好,同时在PDGFRβ高表达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疗效。
祁楠杜楠韦兴陈秉耀李晓松马俊勋付艳赵辉
关键词:脊索瘤伊马替尼
急诊毒虫叮咬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总结毒虫叮咬伤的种类、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4月—2007年10月急诊处理的3250例毒虫叮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中西医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毒虫叮咬伤主要包括蝎子伤(33·4%)和毒蚊伤(28·9%)等;受伤部位主要为四肢(71·4%)和头面部(14·0%);主要症状有局部反应、全身症状和严重并发症。叮咬后在急诊根据其分类进行中西医结合处理,均预后良好,但对过敏体质者要留观处理。结论根据毒虫叮咬伤的受伤种类和相应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处理效果好,适用于各基层单位。
马俊勋何忠杰
关键词:急诊处理
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下确定性救命手术的探讨
创伤急救是急诊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急诊专业的发展,创伤急救在急诊工作中受到重视,也产生出很多适应各地特点的院前急救模式.本文对急救部近13年(92~05)收治的中等严重度以上的创伤病人'白金十分钟'内行链式流程复苏、与专...
张宪张建波何忠杰马俊勋赵晓东党伟刘波袁晓玲
关键词:创伤急救急救模式
文献传递
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对老年人严重创伤后免疫功能的研究
赵晓东马俊勋苏琴孙荣距姚咏明党伟张宪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