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欣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兵团博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醉
  • 2篇棘球蚴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诊...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实验
  • 1篇药效实验研究
  • 1篇仪用
  • 1篇应激反应
  • 1篇永磁
  • 1篇永磁铁
  • 1篇针柄
  • 1篇镇痛
  • 1篇脂质体
  • 1篇术后

机构

  • 8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新疆兵团医院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8篇马欣
  • 2篇吴向未
  • 2篇张示杰
  • 2篇于海
  • 2篇彭心宇
  • 2篇何艳辉
  • 1篇王新春
  • 1篇代志刚
  • 1篇梁闻
  • 1篇董希玮
  • 1篇谢丽萍
  • 1篇孙红
  • 1篇姜红
  • 1篇董希玮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的留置针
本方案一种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的留置针,包括针座、针柄、穿刺针、软针和输液管,是在软针的一端与针座的空腔连通,远离针座端的软针内部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间设置有至少可容纳穿刺针通过的过液孔;两滑槽内分别设有与滑槽配合的两滑...
马欣于海谢丽萍
文献传递
纳洛酮联合布托啡诺用于产妇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对布托啡诺术后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4组:N_0组(布托啡诺0.14mg/kg,生理盐水配至100ml),N_1组(N_0组基础上复合0.10μg·kg^(-1)·h^(-1)纳洛酮),N_2组(N_0组基础上复合0.20μg·kg^(-1)·h^(-1)纳洛酮),N_3组(N_0组基础上复合0.30μg·kg^(-1)·h^(-1)纳洛酮),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产妇镇痛开始后3h、6h、12h、24h、36h、48h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和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4组产妇一般资料和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_0组、N_1组产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高于N_2组与N3组(P<0.05);②Ramsay评分比较,N_2组、N_3组在各时间点均低于N_0组。而与N_1组比较,仅在3h低于N1组(P<0.05);N_0组与N_1组在3h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其余各时间点N_1组均低于N_0组(P<0.05);③N_0组嗜睡及头晕的发生率、N_0组与N1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较高(P<0.05)。④组产妇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的情况。结论 4种镇痛方案均可达到预期镇痛效果,但0.20μg·kg^(-1)·h^(-1)纳洛酮在不影响布托啡诺镇痛效果的前提下可更有效地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何艳辉董希玮马欣
关键词: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产妇
一种麻醉科用药物注射表皮清理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药物注射表皮清理消毒装置,包括外壳、紫外线灯、海绵套、连通管、消毒棉套、消毒液储存箱和主棉芯,外壳外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外壳的下部安装有底座,底座的下部安装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的右侧安装有...
马欣
文献传递
丙泊酚诱导七氟醚维持麻醉期间机体应激反应与BIS值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判断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强度的价值。方法 ASA分级Ⅰ或Ⅱ级丙泊酚诱导七氟醚维持麻醉行上腹部手术患者30例,记录气管插管前1min,插管后3 min,切皮前1 min,切皮后3、10min,探查后10 min时应激指标(包括血清皮质醇、血糖浓度,MAP、HR)和BIS,分析应激指标与BIS的相关性。结果应激反应指标与BIS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丙泊酚诱导七氟醚维持麻醉期间BIS不能反映应激反应强度。
姜红代志刚张示杰马欣
关键词:应激反应脑电双频指数
一种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用探头线快速收集机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用探头线快速收集机构,包括基板、塑胶辊和托盘,所述基板的后侧粘接有吸盘,所述基板的表面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塑胶辊,所述塑胶辊的表面开设...
马欣于海
文献传递
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抗小鼠细粒棘球蚴药效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CS-MPs)治疗感染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小鼠的效果。方法 220只雄性昆明小鼠,除20只作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各腹腔接种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约5000个,于感染12周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感染对照组(n=20)、ABZ-CS-MPs组、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组和阿苯达唑片剂组,后3组按不同治疗剂量37.5、75.0和150.0mg/(kg·次)再分为3小组(每组20只小鼠),每鼠灌胃相应剂量药物,每周3次,每次间隔1d。感染对照组不作治疗。各组受治鼠于连续治疗12周后处死,称取各鼠细粒棘球蚴的囊湿重,计算各组的囊重抑制率。取各组小鼠肝脏进行大体形态观察。HE染色观察细粒棘球蚴组织病理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液和肝组织中阿苯达唑主要代谢产物阿苯达唑亚砜(ABZSX)的浓度。结果 ABZ-CS-MPs组小鼠棘球蚴囊混浊、实变或钙化程度均较其他治疗组明显。各药物治疗组小鼠棘球蚴囊湿重均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3.19±2.94)g](P<0.05),ABZCS-MPs组囊湿重[低剂量至高剂量组分别为(0.28±0.28)、(0.24±0.22)和(0.20±0.19)g]显著低于阿苯达唑片剂组[(0.77±0.74)、(0.55±0.42)和(0.76±0.35)g](P<0.05)。ABZ-CS-MPs组小鼠棘球蚴囊重抑制率均为同剂量药物组中最高,低剂量组到高剂量组分别为91.1%、92.6%和93.7%。HE染色结果显示,75.0 mg/(kg·次)ABZ-CS-MPs组细粒棘球蚴组织Ⅰ和Ⅱ级病理变化的小鼠数量最多(15/18)。不同剂量ABZ-CS-MPs组和L-ABZ组细粒棘球蚴组织Ⅰ和Ⅱ级病理变化的小鼠数量均高于同剂量阿苯达唑片剂组(P<0.05)。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显示,75.0和150.0 mg/(kg·次)ABZCS-MPs组小鼠血液中的ABZSX浓度[(0.83±0.39)和(0.80±0.50)μg/mL]显著高于同剂量L-ABZ组[(0.34±0.03)和(0.43±0.15)μg/mL]和阿苯达唑片剂组[(0.31±0.02)和(0.40±0.10)μg/mL](P<0.05);ABZ-CS-MPs组小鼠肝脏中的ABZSX浓度[低剂量组至高剂量组分别为(0.33±0.0
梁闻王新春吴向未张示杰孙红马欣彭心宇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脂质体昆明小鼠
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0在肝囊型包虫病感染病程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囊型包虫病(CE)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对囊肿生物活性判断的价值。方法:将33例CE患者和21例健康体检者按WHO的囊型包虫病B超分类原则共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21例,Ⅰ、Ⅱ型包虫病组14例,Ⅲ型包虫病组10例,Ⅳ、Ⅴ型包虫病组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IL-17、IL-10的表达。结果 :Ⅲ型包虫病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型包虫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包虫病组IL-17水平[(38.57±3.83)pg/mL]与Ⅳ、Ⅴ型包虫病组[(40.22±5.15)pg/mL]比较无明显差异。Ⅲ型包虫病组IL-10水平[(14.65±2.15)pg/mL]显著高于Ⅰ、Ⅱ型包虫病组[(11.38±0.71)pg/mL],Ⅰ、Ⅱ型包虫病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Ⅳ、Ⅴ型包虫病组[(7.60±0.4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包虫病组IL-17/IL-10(3.44±1.04)与Ⅲ型包虫病组(4.60±2.40)相比较无明显差异,Ⅲ型包虫病组IL-17/IL-10与Ⅳ、Ⅴ型包虫病组(5.39±1.95)相比较无明显差异,Ⅰ、Ⅱ型包虫病组IL-17/IL-10显著低于Ⅳ、Ⅴ型包虫病组(P<0.05)。结论:IL-17、IL-10相互协同在促进CE自然病程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IL-17和IL-10不能单独作为判断包虫囊肿活性的指标;IL-17/IL-10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包虫囊肿的活性,但作为判断各型肝囊型包虫囊肿的活性指标有待进一步讨论验证。
马欣吴向未彭心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0
不同通气策略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动力学和血清CC16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策略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动力学和血清CC16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术中机械通气采用VCV模式。气腹前设定潮气量8 mL/kg ,呼吸频率12次/min。气腹后通气方式分别为A组:潮气量12 mL/kg ,呼吸频率8次/min;B 组:潮气量8 mL/kg ,呼吸频率12次/min;C 组: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9次/min,I∶E =1∶2。观察并记录患者气腹前(麻醉后10 min),气腹后30 min,60 min的气道平台压力(Pplat)、气道峰压(Ppmax)和血清CC16,并计算出患者气腹前及气腹后各监测点胸肺静态顺应性Cst和动态顺应性Cdyn。结果:随着手术的进行,3组CC16值逐渐降低,在组内和组间各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Ppmax、Pplat在气腹后均进行性升高(P <0.05),在气腹后30 min,气腹后60 min A 组、B组Ppmax、Pplat比C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气腹前后的 Cst 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A 组、B 组下降明显大于 C 组(P <0.05);3组患者气腹之后均出现Cdyn显著减小(P <0.05),且A组、B组下降明显大于C组(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前潮气量8 mL/kg ,呼吸频率12次/ min ,气腹后分钟通气量增加15%,潮气量6 mL/kg ,呼吸频率19次/min 是妇科腹腔镜手术较合理的呼吸参数设置。
马欣董希玮何艳辉
关键词:呼吸动力学通气策略气道压力气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