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
- 作品数:9 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31C/G多态性与散发性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31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华南地区散发性结直肠癌(CR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华南地区711例健康人和702例CRC的Survivin基因-31C/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CC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36.35%vs.26.2%,χ2=17.89,P<0.001),与CC基因型相比,CG、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携带者的CRC发病风险分别显著下降至0.61倍(95%CI=0.46~0.80,P<0.001)、0.52倍(95%CI=0.38~0.71,P<0.001)和0.58倍(95%CI=0.45~0.74,P<0.001)。【结论】Survivin基因-31C/G多态性与CRC发病风险有关,-31G变异基因型是中国南方人群散发性结直肠癌独立保护因素。
- 黄俊汪建平王磊刘焕亮魏宜胜黄美近陈典克傅新晖陈静
- 关键词:结直肠癌SURVIV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 散发性结直肠癌易感性与MTDH/AEG-1基因5’-UTR多态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利用TaqMan-MGB荧光探针法分析MTDH/AEG-1基因5’-UTR多态性与中国南方地区散发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收集华南地区69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及660例健康人血液DNA,利用TaqMan-MGB探针法检测MTDH/AEG-1基因5’-UTR区多态性。结果:MTDH/AEG-1基因5’-UTR区多态性位点-1 913C/G、-797G/A等位基因分布在结直肠癌患者人群与健康对照组中无显著差异。但-1 913C/G突变纯合子GG可显著增加饮酒者(OR=1.71,95%CI=1.13-2.57)及女性(OR=1.48,95%CI=1.01-2.17)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1 913GG与饮酒及女性性别在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上存在交互作用(P<0.01);-797G/A突变基因型(GA+AA)可增加饮酒者(OR=1.55,95%CI=1.06-2.27)及肿瘤家族史人群(OR=3.48,95%CI=1.60-7.57)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797G/A突变与饮酒及肿瘤家族史在增加结直肠癌罹患风险上具有交互作用(P<0.01)。2个多态性位点与年龄、吸烟、肥胖均无交互作用。结论:MTDH/AEG-1基因5’-UTR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无明显相关性,但其与饮酒、性别及肿瘤家族史因素在增加结直肠癌罹患率上具有交互作用。
- 姚奇王磊黄美近饶本强黄俊吴小剑刘焕亮兰平汪建平
- 关键词:TAQMAN-MGB探针结直肠肿瘤单核苷酸多态性
- 肠系膜下动脉血管分型及Riolan动脉弓缺如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5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分型及Riolan动脉弓缺如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16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腹盆腔增强CT血管造影(CTA),对IMA分支进行分型并判断Riolan动脉弓是否存在,并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IMA分型、Riolan动脉弓缺如及IMA结扎部位(高位或低位)对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116例患者中IMAⅠ型67例(57.8%),Ⅱ型12例(10.3%),Ⅲ型36例(31.0%),Ⅳ型1例(0.9%)。Riolan动脉弓缺如比例为60.3%(70/116)。术后8例(6.9%)患者出现吻合口瘘,IMAm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分型者[19.4%(7/36)比1.2%(1/80),P=0.001],Riolan动脉弓缺如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亦明显增高[11.4%(8/70)比0%(0/46),P=0.030];而IMA高位与低位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8.0%(7/87)比3.4%(1/29),P=0.531]。8例吻合口瘘中有7例发生于IMAHⅠ型且Riolan动脉弓缺如并行IMA高位结扎的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MAⅢ型(P=0.001)和Riolan弓缺如(P=0.002)是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MAⅢ型及Riolan动脉弓缺如的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增高。IMA分型和Riolan动脉弓存在与否有助于术中IMA结扎位置的选择。对于IMAⅢ型并Riolan动脉弓缺如患者.可考虑行低位结扎加高选择性淋巴结清扫。
- 黄俊周家铭万英杰林杨皓邓艳红周智洋邱建平汪建平黄美近
- 关键词:肠系膜下动脉血管分型吻合口瘘
- 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2013年
- 目的观察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phosphorylatedMKK4,pMKK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构建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343例含随访的结直肠癌组织中丝氨酸257/苏氨酸261位点磷酸化MKK4($257/T261pMKK4)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并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pMKK4主要在结直肠癌细胞胞质中表达。阴性表达率为49.0%(168/343)、阳性表达率为51.0%(175/343);其中,弱阳性表达率为26.8%(92/343),中阳性表达率为16.0%(55/343),强阳性表达率为8.2%(28/343)。pMKK4的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P=0.003)、分化程度(P=0.018)、淋巴结转移(P〈0.001)、远处转移(P〈0.001)、肝转移(P=0.039)及TNM分期(P〈0.001)相关。pMKK4表达呈阴性及阳性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分别为(89.7±3.6)个月和(96.8±3.6)个月,相应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3.6%、77.5%±3.3%。pMKK4表达强阳性的患者较中、弱及阴性的患者总体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4.531,P=0.033)。Cox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pMKK4表达和总体生存有关(HR=0.785,P=0.035),且与无复发生存有关(HR=0.788,P=0.044)。Cox模型多因素分析pMKK4不是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S257/T261pMKK4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下降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分期以及转移相关,表达强阳性的患者比表达下降的患者有更好的预后,但其不是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 黄美近汪普宁黄俊张兴伟王磊刘焕亮汪建平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组织芯片预后
-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单药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其疗效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用于局部进展期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8例初诊影像学分期为T3~4N0~2M0的dMMR或MSI-H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为57.5(41~69)岁;3例患者肿瘤临床TNM分期为Ⅱ期,5例为Ⅲ期。所有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手术前均接受了6个疗程单药PD-1单抗探索性治疗。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根治性手术结果。结果全组8例患者经完整新辅助免疫治疗后,7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主要病理缓解(mPR)8例。全组患者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均未发生3级及以上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CTCAE 5.0版);8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了13例次1~2级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食欲减退(3例次)、头晕(2例次)、口干(2例次)、关节痛(1例次)、血清转氨酶升高(1例次)、味觉障碍(1例次)、瘙痒或皮疹(1例次)、恶心(1例次)和睡眠障碍(1例次);另2例患者未发生任何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在末次新辅助治疗结束后中位21.5(16.0~30.0)d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全组患者未发生因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推迟根治性手术的情况,术后均未发生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以及切口感染等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单药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对局部进展期dMMR或MSI-H结直肠癌患者是安全的,且显著有效。
- 裴风云吴晶晶赵严冬何婉黄美近黄俊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31C/G多态性与散发性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31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华南地区散发性结直肠癌(C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华南地区711例健康人和702例CRC的survivin基因-31C/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CC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36.5%vs26.2%,2=17.89,P<0.01),与CC基因型相比,CG、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携带者的CRC发病风险分别显著下降至0.61倍(95%CI=0.46-0.80,P<0.01)、0.52倍(95%CI=0.38-0.71,P<0.01)和0.58倍(95%CI=0.45-0.74,P<0.01)。结论:survivin基因-31C/G多态与CRC发病风险有关,-31G变异基因型是中国南方人群散发性结直肠癌独立保护因素。
- 黄俊汪建平王磊刘焕亮魏宜胜黄美近傅新晖陈静陈典克
- 关键词:基因SURVIVIN多态性单核苷酸
- 根据肠系膜下动脉各分支分型行精准低位结扎并根部淋巴结清扫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被引量:5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IMA)分支分型的不同进行精准低位结扎、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及清扫根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的方法,纳入104例经术前检查证实为肿瘤距肛2~15cm、原发灶可完整切除且无远处转移、可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8—75岁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其中男性67例,女性37例,年龄22~83岁,中位体质指数25.3kg/m2:I期6例,Ⅱ期51例。Ⅲ期47例。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52例应用低位结扎IMA合并根部淋巴结清扫(LAND,低位结扎组),通过术前CT分析IMA的分支分型及长度,精准分离并保留LCA,清扫根部淋巴结(No.253)并将其单独送检;另52例予以传统高位结扎(高位结扎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其围手术期疗效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IMA分支分型、长度及术前肿瘤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但低位结扎组有2例患者因术中需要行LCA结扎(1例在分离IMV时损伤LCA导致出血,1例因吻合张力较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预防性造口率及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的淋巴结清扫总数目及No.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4.9±5.7)枚及(2.4±1.1)枚]显著多于高位结扎组[(16.9±4.2)枚(1,5±0.8)枚](均P=0.001),但两组总体淋巴结阳性率及No.253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总量、腹腔引流管和肛门引流管及尿管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有2例排尿功能障
- 周家铭谭淑云黄俊黄品助彭绍勇林金鑫李拓阳汪建平黄美近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
-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与开腹全胃切除分别联合D2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与开腹全胃切除术分别联合D2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28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行开腹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01),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4),两组术中淋巴结检出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肿瘤近远端切缘长度、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的18.42%(P〈0.05)。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86±1.61年,两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3.035(95%CI:2.683~3.386)年,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2.856(95%CI:2.669~3.044)年,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相比开腹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而言,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预后较好等优点,且术后远期生存率较高。
- 李铮宇黄俊黄俊明
-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全胃切除术进展期胃癌近远期疗效
- 腹腔镜手术对男性直肠癌患者术后性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对男性直肠癌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116例,均为男性,其中接受腹腔镜直肠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根治术的患者69例(腹腔镜组),接受开腹PANP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47例(开腹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的性功能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6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张障碍者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6.520、6.158,P=0.010、0.013);术后12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张障碍者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6.144、3.985,P=0.013、0.04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保留植物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勃起及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谢莉萍林金鑫雷育清汪普宁叶俊文黄俊
- 关键词:直肠肿瘤自主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