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磊
-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不可压粘性定常旋转流关于粘度的一致有界性
- 2001年
- 对于描述不可压缩粘性流体流动的 Navier- Stokes方程 ,其解的定性分析结果对于该方程的数值求解及其分歧问题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 .经典理论认为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定常旋转流在Sobolev空间 [H1(Ω ) ]3中的范数的上界与流体粘度成反比 ,随着流体粘度的减小 ,这一上界会无限地增大 .文中利用空间分解定理、高斯公式及 Sobolev空间方法证明了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定常旋转流在 Sobolev空间 [H 1(Ω ) ]3中存在一个与流体粘度无关的上界 .
- 于光磊谈骏渝范镜泓
- 关键词:不可压缩粘性流体NAVIER-STOKES方程粘度有界性
- 二维KdV-Burgers方程的一类精确解(英文)被引量:1
- 2000年
- 借助于类比—待定系数法 ,得到了二维KdV Burgers方程的精确解 ,它包含了已知的结果。特别地 ,可以得到二维KdV方程和二维Burgers方程的解。一般地 ,本文的解可以表示为u =uB+σuk-σ u ,其中uB 是二维Burgers方程 (2 0 )的解 ,uk 是二维KdV方程 (2 1)的解。
- 谈骏渝于光磊
- 关键词:行波解KDV-BURGERS方程精确解
- 基底硬度与细胞因子TGF-β_1协同作用对肝细胞表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建立与肝组织生理和病理硬度相当的体外培养模型,探讨基底硬度和TGF-β1协同作用对肝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显微观测技术及Western Blotting等试验方法,研究肝细胞在不同硬度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基底膜上的细胞形态调整、运动变化特征、骨架构象以及整合素、E-钙粘素、白蛋白和alpha-平滑肌动蛋白表达的差别,并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对上述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3.6 kPa基底膜上单个分散细胞运动变形活跃,但群体细胞极化变小,肌动蛋白沿皮质下呈环状排列,E-钙粘素和白蛋白表达高,整合素和alpha-平滑肌动蛋白的表达水平较低,加药组与对照组变化趋势一致;30 kPa基底膜上细胞运动变形欠活跃,加药组与对照组相比,E-钙粘素和白蛋白表达均下调,alpha-平滑肌动蛋白表达上调;30 kPa与3.6 kPa对照组相比、30 kPa与3.6 kPa加药组相比,E-钙粘素及白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alpha-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10 kPa基底膜上对照组和加药组与30 kPa和3.6 kPa对照组和加药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基底硬度增加可诱导肝细胞表型转化,并促进TGF-β1对肝细胞代谢行为的影响。
- 王红兵徐以娟徐秋华于光磊邹小兵杨力白洁杨雨张持
- 关键词:细胞表型体外培养细胞形态
- 肝癌细胞粘附和收缩调节对其Rho蛋白表达和迁移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运用定量显微形态分析技术、免疫荧光实验技术和MTT分析法,分别对裱衬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应用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抑制剂ML-7作用下,肝细胞L02与肝癌细胞HepG2细胞骨架装配和Rho蛋白表达变化,以及细胞迁移能力进行检测和定量表征,了解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胞内分子基础。结果显示:1)L02Rho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epG2,裱衬FN低浓度(1~5μg/mL)使L02Rho蛋白表达进一步下调,HepG2Rho蛋白表达水平却明显增高,而裱衬FN高浓度(10~40μg/mL)L02Rho蛋白升高超过对照组,HepG2Rho蛋白表达下降,且远低于对照组水平;2)随着裱衬FN浓度的增加,HepG2增殖抑制明显;3)裱衬低浓度FN使HepG2迁移运动能力增强,而高浓度FN使细胞净位移和迁移轨迹离散度减少;4)ML-7低浓度(6μmol/L)使L02Rho蛋白表达下调,而对HepG2Rho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L02细胞骨架解聚较HepG2明显;ML-7高浓度(10μmol/L)HepG2Rho蛋白表达减少,且迁移速率降低;L02Rho蛋白表达无进一步下调。说明:1)细胞粘附状态对调节HepG2和L02Rho蛋白表达呈相反趋势;2)HepG2对骨架收缩抑制的响应较L02迟缓;3)HepG2Rho蛋白表达水平与其迁移能力呈正相关。
- 王红兵邵静杨力杨本艳姿于光磊徐秋华吴泽志
- 关键词:肝癌细胞RHO蛋白细胞粘附细胞收缩
- 基底硬度对肝细胞胞间粘附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比较汇合生长肝细胞(L02)对不同硬度基底(3.6、10 kPa和30 kPa)的响应,探查细胞间粘附复合物稳定性差异的成因。方法运用实时显微拍摄观察L02细胞在不同硬度基底上的形态特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细胞肌动蛋白骨架构象和β-连环蛋白表达分布;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β-连环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①不同硬度基底上汇合生长L02细胞间粘附复合物稳定性不同,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作用下随基底硬度增加,细胞分离时间缩短;②汇合生长L02细胞在软基质上肌动蛋白骨架成皮质下环,β-连环蛋白分布于细胞连接处。随着基底硬度增大,细胞骨架环变得不完整,胞内骨架呈放射状分布,β-连环蛋白弥散分布于细胞质中;③随基底硬度增加L02细胞膜上β-连环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质中磷酸化的p-β-连环蛋白(Tyr654)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基底硬度影响肝细胞粘附复合物稳定性,基底硬度越大复合物稳定性越差,这与基底硬度增加导致的p-β-连环蛋白(Tyr654)表达量增高有关。
- 王红兵张持杨力邹小兵于光磊刘美霞许蓉林雨
- 关键词:肝细胞Β-连环蛋白
- 宽硬度域及智能化调节细胞培养用水凝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细胞外基质的力学性质,特别是基质硬度在细胞的铺展、增殖、迁移及分化等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凝胶能良好模拟体内细胞基质的硬度,因而被广泛用作评价细胞对基质力学性质的响应及组织工程应用的载体。然而,普通水凝胶材料有限硬度调节范围、调控的不便性以及硬度对粘附配体密度的依赖给研究人员带来了很大困扰。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经过巧妙设计的天然、定制、人工合成材料水凝胶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总结了这些硬度域广、能够智能化调节的新型水凝胶,并详细讨论了硬度调控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 单洁玲池晴佳邹小兵黄岂平于光磊王红兵杨力
- 关键词:水凝胶基底力学性质
- 聚乙烯醇/海藻酸钙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采用冷冻-解冻交联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交联Ca2+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钙(PVA/Alg-Ca)互穿网络水凝胶。探究了影响混合水凝胶pH敏感性及平衡溶胀比的原因,考察了冷冻-解冻循环次数、Ca2+浓度、海藻酸钠含量对凝胶弹性模量(E)的影响。利用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对E定量控制,模拟细胞在体内生长的生物物理环境。数学模型模拟的相对误差不超过0.1,可实现对PVA/Alg-Ca互穿网格水凝胶力学性能的定量控制。
- 邹小兵郑丹于光磊王红兵杨力单洁玲
- 关键词:PH敏感性力学性能数学模型
- 肝癌细胞黏附稳定性对其“重叠生长”的影响
- 2007年
- 运用显微形态学观察、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统计分析对细胞融合生长过程中的形变调节趋势进行定量表征;以细胞力学和生化检测等手段对细胞黏附力和整合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肝癌细胞运动变形较正常肝细胞强,其融合生长层内出现大量圆形细胞,且圆细胞多有聚集倾向;2)肝癌细胞株HepG2的Integrinβ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细胞株L02;3)"重叠"灶的圆细胞黏附力明显低于周边铺展细胞;4)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对HepG2的Integrinβ1表达有下调作用;5)Fn裱衬后,HepG2黏附力增高,形变减弱,融合生长层圆细胞产生及聚集减少。由此推断:1)肝癌细胞整合素受-配体比对其细胞黏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2)肝癌细胞"重叠灶"的形成与细胞频发形变和大量圆细胞聚集存在相关性。
- 王红兵杨本艳姿邹小兵于光磊邵静
- 关键词:肝癌细胞
- 金属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浇铸过程的数值模拟
- 2000年
- 研究了如何应用数值方法模拟用金属液浸润纤维预制模来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过程。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渗流、热传导、应力、应变的演变过程 ,推导了相应的有限元方程 ,编制了轴对称情形下的计算程序。通过对浇铸过程的数值模拟 ,研究了可控初边值条件对浇铸过程的影响及对铸件中合金基体最终残余应力及塑性应变的影响 ;分析了浇铸得以完成及减少残余应力、应变的条件 ;将计算结果与已有的相似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
- 于光磊高芝晖范镜泓
-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浇铸数值模拟纤维增强
- 整合素分布变化与肝癌细胞迁移取向调节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采用机械拉伸方法并通过裱衬纤连蛋白(胞外基质成份)调节整合素受配体结合,探索整合素再分布变化对肝癌细胞黏附运动行为的影响,以及骨架重排对整合素再分布变化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和定量形态学分析法,观察整合素分布变化和细胞骨架装配调整,及对细胞运动变形能力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 (1)不同形态细胞的整合素表达和分布特征不同,铺展细胞β1整合素表达高于未铺展的圆细胞,分布峰值为基底面,而圆细胞游离面的整合素分布反较基底面多。(2)机械拉伸5h后不同形态细胞β1整合素表达均升高,分布带增宽;卸载1h整合素表达下调,出现弥散分布倾向,其中以圆细胞最为明显。(3)裱衬FN后β1整合素表达增加,不同形态细胞整合素分布均向基底转移,并使肝癌细胞净迁移距离减小。(4)机械拉伸5h后60%的细胞长轴取向集中在70°~110°之间,细胞骨架倾向垂直于拉伸方向排列,卸载1h细胞骨架明显解聚。结论肝癌细胞整合素分布变化受胞内骨架调整和胞外配体数量的影响,单个圆细胞的整合素分布特征与其较强的转移浸润能力相关。
- 王红兵徐秋华刘艳鸣于光磊杨力吴泽志杨本艳姿
- 关键词:细胞黏附机械拉伸细胞培养细胞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