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雪平

作品数:47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泉州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乙型
  • 30篇肝炎
  • 29篇乙型肝炎
  • 27篇慢性
  • 23篇慢性乙型
  • 23篇慢性乙型肝炎
  • 14篇细胞
  • 10篇乙型肝炎患者
  • 10篇慢性乙型肝炎...
  • 10篇肝炎患者
  • 9篇血清
  • 6篇阳性
  • 6篇TH17细胞
  • 6篇TREG细胞
  • 6篇HBEAG阳...
  • 6篇HBSAG
  • 5篇衰竭
  • 5篇病毒
  • 4篇阳性慢性乙型...
  • 4篇替比夫定治疗

机构

  • 47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泉州医学高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晋江市医院

作者

  • 47篇余雪平
  • 39篇苏智军
  • 25篇郭如意
  • 12篇李菊兰
  • 11篇林成祖
  • 11篇林琪
  • 11篇林志鹏
  • 9篇苏密龙
  • 7篇明德松
  • 7篇张华堂
  • 6篇柯邵鹏
  • 6篇林振忠
  • 6篇黄绿叶
  • 5篇邓勇
  • 4篇陈素梅
  • 4篇黄清流
  • 2篇刘江福
  • 2篇余青
  • 2篇王星
  • 2篇黄美雪

传媒

  • 5篇实用肝脏病杂...
  • 4篇中国卫生标准...
  • 4篇第八届全国肝...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肝脏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1篇201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粒细胞样髓系来源抑制细胞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功能耗竭增加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英文)
Background HBV-ACLF is characterized by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and immune exhaustion. Studies have shown ...
余雪平杨飞飞孙健毛日成朱浩翔沈忠良仇超苏智军张继明
NAs联合乙肝疫苗提高CHB经治患者HBsAg清除率的研究
2017年
目的分析重组乙肝疫苗治疗提高慢乙肝经治患者HBsAg清除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08例慢乙肝经治患者,分为联合乙肝疫苗组54例,原有抗病毒方案联合接种60μg重组乙肝疫苗每月1次,对照组54例继续原有抗病毒方案。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滴度下降幅度为44.46 IU/ml,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20.89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HBs Ab滴度上升弧度为26.04 m IU/ml,而对照组HBs Ab反而下降0.20 m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阴转联合乙肝疫苗组有18例(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2例(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09,P=0.000)。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血清转化19例(35.19%)高于对照组1例(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2,P=0.000)。结论联合重组乙肝疫苗治疗慢乙肝经治患者可以有效提高HBsAg清除率及HBsAg血清转换率,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刘江福林琪王星郭如意苏智军余雪平郑怡娟张华堂
关键词:乙肝疫苗
Tfh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17年
Tfh细胞是最近发现的第5个CD4^+Th细胞新亚群,主要定位于淋巴滤泡中,是T-B细胞相互作用的桥梁,主要在调节B淋巴细胞增殖、浆细胞分化及抗体类别转换等方面发挥作用。以上功能的实现与转录因子Bcl-6、细胞因子IL-21、趋化因子受体CXCR5、共刺激分子ICOS与CD40L及共抑制分子PD-1等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Tfh细胞功能的失调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免疫缺陷病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fh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郑怡娟余雪平苏智军
关键词:慢性肝脏疾病
HBsAg与HBVDNA定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余雪平郭如意柯邵鹏林成祖林志鹏黄清流李菊兰苏智军陈素梅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序列研究方法,搜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肝组织活检术的137例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HBeAg滴度均采用微粒子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与血清HBeAg滴度呈负相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血清HBeAg和ALT水平可独立预测肝组织炎症≥G2和纤维化≥S2,优于血清HBV DNA水平和年龄;且血清HBeAg预测肝组织炎症≥G2的价值优于ALT,而预测纤维化≥S2的价值略低于ALT。肝细胞HBcAg阳性组血清HBeAg、HBV DNA水平均高于肝细胞HBcAg阴性组(均P<0.01)。血清HBeAg滴度预测肝细胞表达HBcAg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2%和65.89%,高于血清HBV DNA(78.89%和43.21%)。血清HBeAg滴度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274,P=0.002),与ALT水平呈负相关(r=-0.212,P=0.013)。结论血清HBeAg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血清HBeAg滴度预测肝组织炎症程度的价值优于年龄、血清ALT、HBV DNA水平,预测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低于ALT。血清HBeAg较血清HBV DNA更能反映肝细胞内HBV复制情况。
郭如意余青余雪平林志鹏林成祖林琪苏智军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EAGALT肝组织病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9和IL-10在恩替卡韦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9(IL-9)和IL-10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取44例CHB患者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前后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9和IL-10含量,同时检测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IL-9和IL-10的含量作为对照值。结果治疗前CHB患者血清IL-9和IL-10为(278.50±326.20)pg/mL和(83.69±98.49)pg/mL,治疗早期应答后分别为(228.51±310.99)pg/mL和(64.90±85.68)pg/mL。抗病毒治疗后完全应答组的IL-9和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不完全应答组(P<0.05)。结论 IL-9和IL-10可能参与CHB的抑制肝脏炎症过程,治疗前血清高水平的IL-9和IL-10不利于抗病毒治疗时HBVDNA的清除,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IL-9和IL-10的分泌,可能有利于HBVDNA的清除。
邓勇苏智军余雪平郭如意明德松林振忠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9白细胞介素10
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患者HBsAg与HBV DNA定量变化及其相关性被引量:34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HBV-LC)患者HBs Ag定量和HBVDNA定量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46例CHB轻中度患者(CHB-LM组),24例CHB重度患者(CHB-S组)和28例HBV-LC患者入院时及51例患者经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4.08±3.06月时的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 Ag水平,荧光PCR定量检测HBVDNA载量。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检测,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 HBs 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12.537和8.381,P=0.002和0.015);CHB-LM组和CHB-S组HBs Ag和HBV DNA定量值均高于HBV-LC组(P<0.05);CHB-LM和CHB-S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49和0.032,P>0.05)。HBe Ag阳性患者HBs 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呈下降趋势(χ2=6.146,P=0.046和1.009,P>0.05);CHB-LM组HBs Ag定量高于HBV-LC组(Z=-2.247,P=0.025)。HBe Ag阴性患者HBs 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7.196和14.658,P<0.05);CHB-LM组和CHB-S组HBs Ag和HBV DNA定量均高于HBV-LC组(P<0.01)。HBs Ag与HBVDNA定量水平在CHBLM组(r=0.389,P=0.009)、HBV-LC组(r=0.431,P=0.022)中均呈正相关性;而在CHB-S组中无相关性(r=0.348,P=0.104)。与NA抗病毒治疗前相比,51例患者治疗后HBs Ag水平略有下降(Z=-1.050,P=0.294),而HBVDNA水平明显下降(Z=-5.415,P<0.001);治疗后HBs Ag定量与HBVDNA定量无统计学相关性(r=0.241,P=0.111);且两者治疗前后的差值也无统计学相关性(r=0.257,P=0.085)。结论 HBs 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CHB-S和HBV-LC患者中逐渐降低,按照HBe Ag阳性和阴性分组后,这种趋势依然存在;HBs Ag和HBVDNA之间呈正相关,但并非绝对平行。
余雪平郭如意柯邵鹏黄清流林成祖林志鹏陈素梅李菊兰杨鹏雅苏智军
关键词:HBSAGHBVDNA肝炎乙型肝硬化
Th9细胞及IL-9和IL-10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目的 Th9及其分泌的IL-9在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移植排斥等疾病中扮演着多元的角色,然而在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感染状态及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变化也尚不清楚。
余雪平郑怡娟邓勇李菊兰郭如意苏密龙林振忠明德松苏智军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TH9细胞IL-9IL-10
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对感染监测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单纯感染性疾病患者90例(其中急性细菌性感染30例,急性病毒性感染30例,慢性乙型肝炎30例)及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结果: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急性细菌性感染组(102.16±35.65,22.91±21.66)、急性病毒性感染组(157.10±39.35.24.18±22.95)分别显著高于相应的急性细菌性感染治疗后组(47.22±16.38,4.21±3.69,均P〈0.001)、急性病毒性感染治疗后组(53.47.±14.95,2.72±1.29,均P〈0.001)及健康对照组(39.22±8.77,1.54±0.28,均P〈0.0{31);单核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急性病毒性感染组、慢性乙型肝炎组(55.13±16.87)分别高于急性细菌性感染组(P〈0.001)及健康对照组(P〈0.001)。单核细胞与巾性粒细胞CD64比值在急性病毒性感染组(13.96±14.59)、慢性乙型肝炎组(32.78±8.33)也分别高于急性细菌性感染组(6.23±3.10,P=0.008)及健康对照组(26.02±6.75,P=0.001);急性细菌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与m清PCT水平成正相关(r=0.762,P〈0.001)。结论: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较单核细胞CD64表达明显上调.但其并不能用于区别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单核细胞CD64可作为敏感、通用的感染监测指标.其在病毒性感染时上调幅度最大。联合检测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对临床感染的监测及评价抗感染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苏密龙苏智军余雪平郭如意黄绿叶康斌杨伟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急性细菌性感染
FibroTouch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使用FibroTouch无创检测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2017年7月~2019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的HBV携带者6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使用FibroTouch行肝脏硬度检测(LSM),常规计算基于4因子(FIB-4)指数,应用MedCalc软件绘制ROC曲线。结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无显著肝纤维化(S_(0)~S_(1))24例、进展期肝纤维化(S_(2)~S_(3))27例和肝硬化(S_(4))15例;无显著肝纤维化组LSM为(7.8±1.8)kPa,显著低于进展期肝纤维化组【(11.4±3.1)kPa,P<0.01】或肝硬化组【(18.2±6.2)kPa,P<0.01】患者,无显著肝纤维化组FBI-4指数为(1.0±0.5),与进展期肝纤维化组的(1.2±0.5)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这两组FIB-4均显著低于肝硬化组[(2.0±1.0,P<0.01];LSM独立诊断S_(2)、S_(3)和S_(4)期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56(其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52.6%)、0.938(其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90.0%)和0.963(其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0.2%),均显著高于FBI-4诊断的AUC(P<0.05),LSM联合FIB-4均不能提高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P>0.05)。结论使用FibroTouch诊断乙型肝炎毒携带者肝纤维化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无创检测,方便动态检测,定期复查。
莫金英余希余雪平吴丽华瞿志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