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云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糖
  • 2篇照射
  • 2篇脂多糖
  • 2篇转染
  • 2篇紫外线
  • 2篇紫外线照射
  • 2篇纳米囊泡
  • 2篇BMSCS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愈合
  • 1篇愈合时间
  • 1篇质粒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种植体
  • 1篇钛表面
  • 1篇钛种植体
  • 1篇细胞
  • 1篇活性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间充质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关云
  • 4篇滕伟
  • 2篇王琴梅
  • 2篇王恒
  • 2篇陈盈
  • 1篇黄洪章
  • 1篇王焱
  • 1篇尚任

传媒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保存环境对紫外线照射后钛表面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后不同保存环境对钛表面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探讨提高钛表面活性,延缓钛老化的方法。方法钛试件经抛光、酸蚀后常温常压中储存4周,经紫外线照射后分别进行以下处理:即刻实验(光照组),密闭空气(空气组)或氮气(氮气组)环境中储存4周,以未经紫外线照射的钛试件为对照组;每组34个试件。扫描电镜观察各组钛表面形貌,接触角测试仪检测各组表面接触角。小鼠颅顶前骨细胞亚克隆14接种2、4和24h后检测各组细胞黏附情况,扫描电镜观察黏附细胞形态;接种3、5及7d后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接种后第3天成骨诱导,7和14d后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结果各组钛试件表面形貌无明显差别。氮气组和光照组表面接触角[分别为(67.70±3.59)°和(0.70±0.28)°]显著小于空气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09±1.52)°和(85.23±1.01)°](P〈0.05)。接种2和4h后氮气组细胞黏附4值(0.237±0.006和0.578±0.039)均显著高于空气组(0.158±0.036和0.400±0.010)和对照组(0.161±0.024和0.390±0.011),显著低于光照组(0.268±0.015和0.844±0.040)(P〈0.05);扫描电镜显示接种2h后氮气组和光照组细胞伸展良好,空气组和对照组接种4h后细胞仍未完全展开。培养3和5d后氮气组细胞增殖A值(0.743±0.026和1.5484-0.046)均高于空气组(0.499±0.019和1.174±0.062)和对照组(0.508±0.015和1.209±0.025),显著低于光照组(1.250±0.041和1.714±0.096)(P〈0.05)。相同时间点各组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可提高钛表面的生物活性,氮气环境可延缓钛表面生物活性的降低。
王恒尚任关云王焱滕伟
关键词:紫外线成骨细胞
紫外线照射提高钛种植体表面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钛表面生物活性差、缺乏骨诱导作用,如何提高钛种植体与周围组织的结合强度、缩短愈合时间及实现种植早期负荷成为研究重点。研究证实,钛经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后,表面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及较高的生物活性,这可能与钛表面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反应(photocatalysis)密切相关。
关云王恒滕伟
关键词:紫外线照射钛种植体骨诱导作用光催化反应愈合时间
负载BMP-2质粒的脂多糖胺纳米囊泡转染大鼠BMSCs的研究
2014年
目的应用脂多糖胺纳米囊泡(lipopolysaccharide-amine nanopolymersomes,LNPs)作基因载体,评价其与目的基因复合及其在BMSCs中的转染情况,为LNPs介导的基因联合干细胞治疗骨缺损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加载了BMP-2质粒(plasmid of BMP-2,pBMP-2)的LNPs(plasmid-loaded LNPs,pLNPs);通过凝胶阻滞实验探究pLNPs与pBMP-2结合能力随pLNPs中N元素和P元素比例(N/P)变化的关系;透射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pLNPs(N/P=60)形貌;动态光散射仪检测其粒径及Zeta电位;探究pLNPs耐酶解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体外转染大鼠BMSCs,探究不同N/P条件下pLNPs转染后细胞存活率、转染效率,及最佳N/P条件下pLNPs转染BMSCs表达目标蛋白情况。结果当N/P≥1.5时,pLNPs可完全阻滞pBMP-2;N/P为60时,pLNPs在原子力显微镜下呈大小均一囊泡状,透射电镜下pLNPs呈典型的类球形空心囊泡状,直径(72.07±11.03)nm;pLNPs粒径为(123±6)nm,Zeta电位为20 mV;pLNPs在4 h内耐DNaseⅠ酶解,6 h时对核酸保护能力稍下降。细胞存活率随N/P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N/P为45时达最大值,N/P≤90时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可用于体内实验;pLNPs转染效率随N/P增加而增大,N/?P为60时达最大值;综合确定最佳N/P为60。在N/P为60转染BMSCs条件下,4 d内细胞持续高表达BMP-2。结论LNPs能高效压缩pBMP-2形成复合物纳米囊泡,保护目的基因不被酶解,较聚乙烯亚胺25k和Lipofectamine 2000有更高的转染效率及蛋白表达量。
关云王琴梅陈盈滕伟黄洪章
关键词:BMSCS
负载pBMP2脂多糖胺纳米囊泡转染大鼠bMSCs的研究
目的:应用脂多糖胺纳米囊泡(lipopolysaccharide-amine nanopolymersomes,LNPs)作为基因载体,评价其与目的基因复合及其后在骨髓间质干细胞中的转染情况,为LNPs介导的基因联合干细...
关云王琴梅陈盈滕伟黄洪章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