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磊

作品数:16 被引量:23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土壤
  • 5篇水土
  • 5篇土壤侵蚀
  • 5篇退耕还林
  • 4篇水土保持
  • 4篇退耕
  • 3篇水土保持功能
  • 3篇土壤流失
  • 3篇土壤流失方程
  • 3篇USLE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指标体系
  • 2篇水土流失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侵蚀潜在...
  • 2篇区划
  • 2篇黄土高原
  • 2篇GIS

机构

  • 16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16篇冯磊
  • 13篇孙保平
  • 8篇赵岩
  • 8篇钟晓娟
  • 7篇王引乾
  • 7篇周湘山
  • 7篇邱一丹
  • 6篇李锦荣
  • 3篇王治国
  • 2篇张超
  • 2篇康苗
  • 2篇王同顺
  • 1篇于明含
  • 1篇纪强
  • 1篇胡生君
  • 1篇赵乾坤
  • 1篇王多尧
  • 1篇张雪彪
  • 1篇王治国

传媒

  • 3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省水土保持功能区划研究
水土保持区划一直是水土保持基础研究的热点,但以往大部分是在土壤侵蚀类型和强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分区,对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合理确定措施布局具有局限性,而包含水土保持功能的区划研究恰好满足了这一迫切要求。 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
冯磊
关键词:水土保持功能区划
文献传递
基于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的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生态效益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科学地评价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会泽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定位监测站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通过对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生态效益的比较,测算出生态效益最显著的退耕还林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模式中乔灌草地生态效益最佳,乔、灌地次之,未退耕地生态效益最差,结果与退耕还林工程预期相一致,这说明灰色关联投影法应用于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钟晓娟孙保平赵岩王多尧周湘山王引乾冯磊邱一丹
关键词:退耕还林模式生态效益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指标体系与方法探讨
重点防治区的划定是区域水土保持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介绍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作用、意义和概念的基础上,就划分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指标选取的原则,构建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指标...
冯磊王治国孙保平张超赵岩
关键词:水利规划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区划方法
文献传递
退耕还林和降雨对中阳县土壤侵蚀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模型,估算了山西省中阳县退耕前(1999年)和退耕后(2005年)的土壤侵蚀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使中阳县的土壤侵蚀明显减少,侵蚀量降低6.84%。由于降雨侵蚀力大幅增加,导致土壤侵蚀增加了34.75%,退耕还林的作用使土壤侵蚀减少了6.84%。可见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对减少中阳县土壤侵蚀有显著作用,利于该县的生态环境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忽略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邱一丹李锦荣孙保平张雪彪钟晓娟王引乾周湘山冯磊
关键词:退耕还林地理信息系统(GIS)土壤侵蚀
内蒙古卓资县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11年
以内蒙古退耕还林典型县卓资县为研究对象,利用1999年与2007年2期TM影像数据,在县域尺度上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进行研究,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卓资县土地利用结构和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耕地面积由1999年的23.54%降低到17.66%,减少5.88百分点;林草面积较退耕前1999年提高8.19%;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向林地和草地转变。植被覆盖度变化:<10%的植被覆盖度主要向10%~30%和30%~50%这2个植被覆盖度等级转移,30%~50%和50%~70%这2个等级的植被覆盖度之间可相互转移且处于动态平衡,>70%植被覆盖度基本保持稳定。不同等级的植被覆盖度转移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低覆盖度等级(<10%,10%~30%)主要分布在卓资县东部,高覆盖度等级(50%~70%,>70%)转移主要分布在卓资县西南部,30%~50%覆盖度等级分布均匀。
周湘山孙保平李锦荣赵岩钟晓娟王引乾冯磊邱一丹
关键词:退耕还林LUCC土地利用植被覆盖
中国水土保持区划方案初步研究被引量:84
2013年
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管理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简要回顾了相关区划工作,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的概念,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原则、指标体系和命名规则;通过构建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协作平台和数据上报系统,结合我国已有相关水土保持研究成果,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演绎归纳途径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初步方案,将全国划分为8个一级区,41个二级区,117个三级区。
赵岩王治国孙保平张超纪强冯磊赵乾坤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区划指标体系
不同水分处理对甘蒙柽柳幼苗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以1年生甘蒙柽柳幼苗为对象,采用人工壕沟挖掘法,对柽柳幼苗在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干旱处理、适度灌溉、充分灌溉)根系生态学特征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柽柳幼苗根系生长影响显著,垂直根扎根深度和生长速率随着灌溉量的减小而增加。地面灌溉量的增加会导致根系分布的浅表化和根系消弱系数的减小,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深度呈显著负对数关系。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7—10月的根/冠比平均值分别为0.43、0.60、0.90、1.12,其根、冠间存在典型的异速生长关系。根/冠比随土壤水分的减小而增加,且生长季后期大于初期。
王同顺孙保平冯磊胡生君于明含
关键词:柽柳根系生长异速生长
重庆合川区坡耕地退耕还林后改土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以重庆合川区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7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坡耕地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改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粘粒含量均表现为退耕地>坡耕地;土壤养分中,除速效磷元素和速效钾之外,土壤平均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钾均表现为退耕地>坡耕地。不同类型的退耕林地土壤质量恢复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花椒土壤有机质和氮元素含量,栾树土壤磷元素含量,水杉土壤钾元素含量分别最高。
康苗冯磊孙保平王同顺
关键词:退耕还林土壤理化性质
基于GIS和USLE的土壤侵蚀定量分析研究——以四川省洪雅县为例被引量:12
2011年
以四川省洪雅县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方法和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与评价该区域的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洪雅县土地利用单元的侵蚀强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强度强弱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根据洪雅县的土地利用和自然经济状况,洪雅县可分为北部轻度侵蚀区、中部微度侵蚀区和西南部无明显侵蚀区3类土壤侵蚀强度类型区,并针对各区不同的情况模拟制定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为当地政府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周湘山孙保平李锦荣赵岩钟晓娟王引乾冯磊邱一丹
关键词:土壤侵蚀土壤流失方程GIS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云南省生态脆弱性评价被引量:74
2011年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造成了脆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以典型生态脆弱区云南省为研究区,根据导致该省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结果表现因素,构建科学客观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态脆弱性分析评价。以生态脆弱度大小为依据,对云南省16个地(州)、市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区,划分为极强度、强度、中度、轻度脆弱区4个区。评价结果显示,极强度、强度、中度、轻度生态脆弱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5.84%、27.84%、43.08%、23.24%。为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同时应用生态脆弱性分区结果可为后续的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工作、制定综合治理策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钟晓娟孙保平赵岩李锦荣周湘山王引乾邱一丹冯磊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生态环境脆弱性脆弱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