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会臣

作品数:108 被引量:59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6篇色谱
  • 36篇相色谱
  • 35篇液相色谱
  • 32篇高效液相
  • 3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6篇生物利用度
  • 23篇药物
  • 22篇液相
  • 20篇色谱法
  • 19篇液相色谱法
  • 19篇高效液相色谱...
  • 18篇药代
  • 18篇药代动力学
  • 16篇相对生物利用...
  • 15篇血清
  • 13篇盐酸
  • 12篇人体相对生物...
  • 12篇人血
  • 11篇人血清
  • 10篇毛细管

机构

  • 8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8篇解放军白求恩...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白求恩国际和...
  • 2篇河北医学院
  • 2篇石家庄市人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药品检...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唐山市妇幼保...
  • 1篇北京市门头沟...

作者

  • 103篇刘会臣
  • 44篇侯艳宁
  • 44篇胡玉钦
  • 26篇刘建芳
  • 20篇李新芳
  • 20篇薛洪源
  • 11篇邓鸣
  • 9篇赵春丽
  • 7篇杨燕燕
  • 6篇王建
  • 6篇王娜
  • 5篇于洋
  • 5篇冯超英
  • 5篇王建
  • 4篇曾强
  • 4篇朱光文
  • 4篇陈静
  • 3篇曹丽霞
  • 3篇王永利
  • 3篇曹颖

传媒

  • 15篇解放军药学学...
  • 13篇中国临床药理...
  • 13篇中国医院药学...
  • 10篇药物分析杂志
  • 7篇中国药学杂志
  • 7篇中国医药工业...
  • 6篇中国临床药学...
  • 6篇药学学报
  • 5篇色谱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国药房
  • 2篇药学实践杂志
  • 2篇Journa...
  • 2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3篇2006
  • 7篇2005
  • 20篇2004
  • 11篇2003
  • 8篇2002
  • 11篇2001
  • 14篇2000
  • 15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血清中反式曲马朵与反式氧去甲基曲马朵对映体的测定及其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反式曲马朵((±)-trans T)与氧去甲基曲马朵((±)-M1)对映体的测定方法,研究血清中 (±)-trans T和(±)-M1对映体浓度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以磺丁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测定人血清中(±)-trans T与(±)-M1对映体的浓度;监测20例术后病人静滴盐酸(±)-trans T 400 mg·d-1 或 300 mg·d-1后血清中 (±)-trans T与 (±)-M1对映体浓度,并观察临床镇痛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血清中 (±)-trans T与 (±)-M1对映体分离效果良好,(±)-trans T与 (±)-M1对映体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640 ?g·L-1 和10~160?g·L-1,相对回收率在92.30%~107.80%之间,日内RSD小于10%,日间RSD小于15%,最低检测浓度为1.10?g·L-1。400 mg·d-1 组病人血清中(±)-trans T对映体的浓度、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300 mg·d-1 组病人,而400 mg·d-1组和300 mg·d-1组病人血清中(±)-M1对映体浓度及镇痛效果无明显区别。结论:所建立的HPCE方法可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血清中(+)-M1的浓度与镇痛效果密切相关,(±)-trans T对映体浓度过高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和程度增强的原因之一。
刘会臣杨燕燕王亚丽胡玉钦侯艳宁
关键词:药物监测反式曲马朵药物不良反应高效毛细管电泳
头孢克罗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1997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康男性志愿者8名,血清中2种头孢克罗胶囊(T药、R药)的药物浓度,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表明:T药与R药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T_(max)分别为40.97±17.31min和40.41±10.76min,C_(max)分别为11.92±2.66μg·ml^(-1)和13.39±3.92μg·ml^(-1),AUC分别为1086.25±189.70μgg·ml^(-1)·min^(-1)和1007.42±150.75μg·ml^(-1)·min^(-1);各参数经配对t检验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测试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8%。结果提示T药与R药具有生物等效性。
胡玉钦刘会臣王虎军李新芳朱光文尹国英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相对生物利用度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托吡酯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托吡酯的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LC/ESI-MS)法。方法:待测血浆0.2 mL经甲醇沉淀除去蛋白,离心,取上清液10μL在Diamonsil C18柱上分离,流动相为甲醇-2.5 mmol·L-1醋酸铵(80:20),流速0.4 mL·min-1,LC/ESI-MS选择离子检测,负离子模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z338(托吡酯)和m/z 356(吲哚美辛,内标)。结果:血浆中无干扰测定的内源性物质,每个样品分析时间小于7 min;本法线性范围为40-2560 ng·mL-1,最低定量浓度为40 ng·mL-1;日内、日间RSD分别小于3.8%和13.4%,相对偏差小于5.9%。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于洋刘建芳薛洪源刘会臣
关键词:托吡酯血浆药物浓度药物动力学
反式曲马朵及其活性代谢物氧去甲基曲马朵对映体的血浆蛋白结合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反式曲马朵 (transT)及其活性代谢物氧去甲基曲马朵 (M1)对映体的血浆蛋白结合。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单剂量盐酸transT ,1h后取血 ,离心超滤法制备血浆超滤液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血浆及其超滤液中transT和M1对映体的浓度 ,配对 t-检验比较对映体间的浓度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血浆中 (+) - transT的总浓度和游离浓度均高于(- ) -transT ,(+) -transT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于 (- ) -transT。M1两对映体的总浓度、游离浓度和血浆蛋白结合率无明显区别。结论 transT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立体选择性 。
刘会臣胡玉钦刘长锁王娜刘建芳赵春丽侯艳宁
关键词:反式曲马朵对映体血浆蛋白结合
黄芩苷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损害小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2
2003年
目的 观察黄芩苷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的活性 ,肝匀浆中谷胱甘肽 (GSH)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 ,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 及其亚型 2E1的活性。结果 黄芩苷可对抗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引起的肝指数、血清ALT水平、肝匀浆中的MDA含量、以及细胞色素P450 2E1活性的升高 ,调节细胞色素P450 的水平 ,增加肝匀浆中GSH含量 ;病理组织学检查黄芩苷能明显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结论 黄芩苷对两药合用肝毒性的保护作用不仅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而且还与抑制细胞色素P450 2E1活性有关。
薛洪源侯艳宁刘会臣陈静曹颖
关键词:黄芩苷异烟肼利福平肝损害小鼠细胞色素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两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按照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2 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po单剂量两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2 0mg ,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血浆中氟桂利嗪的浓度 ,采用NDST程序对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如下 :cmax分别为 (5 3± 15 )和 (5 2± 15 )ng·mL-1,tmax分别为 (3.0± 0 .8)和 (3.3± 1.3)h ,t1/2 分别为 (8.1± 1.2 )和 (8.2± 2 .0 )h ,AUC0~ 2 4分别为 (5 39± 2 0 6 )和 (5 0 3± 15 6 )ng·h·mL-1,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5 .6± 16 .2 ) %。结论 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刘建芳杨燕燕薛洪源章文刘会臣
关键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生物利用度
两种阿莫西林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研究单剂量po阿莫西林咀嚼片和普通片后,阿莫西林在血浆中的药物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草剂量po750mg阿莫西林咀嚼片和普通片后,血浆中阿莫西林浓度变化情况;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咀嚼片与普通片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_(max)(70.92±9.38)和(78.01±18.97)min;C_(max)(10.09±2.62)和(9.86±3.14)μg/ml;AUC(2136.53±481.83)和(2182.83±524.12)(min·μg)/ml.咀嚼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88%.结论:两种片剂药物动力学参数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药具有生物等效性.
王建刘会臣侯艳宁胡玉钦李新芳王虎军
关键词:阿莫西林药物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扎来普隆分散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扎来普隆分散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2 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两种制剂 2 0mg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扎来普隆的浓度。 结果 :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扎来普隆分散片与胶囊后扎来普隆的Cmax分别为 (6 3.6± 14 .7)和 (6 1.9± 16 .0 ) μg·L-1,Tmax分别为 (0 .9± 0 .4 )和 (1.0± 0 .4 )h ,T1/2 分别为 (0 .96± 0 .0 9)和 (0 .92± 0 .10 )h ,AUC0 -6h分别为 (15 6 .4± 4 2 .8)和 (15 1.4± 4 2 .8) μg·h·L-1,AUC0 -∞ 分别为 (16 0 .9± 4 6 .6 )和(15 5 .4± 4 6 .0 ) μg·h·L-1。扎来普隆分散片相对于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 (10 5 .4± 2 0 .0 ) %。结论 :两制剂的各药动学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经双单侧t检验证实 。
邓鸣刘建芳刘会臣
关键词:扎来普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对生物利用度
HPLC-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普伐他汀及其主要代谢物3’α-异普伐他汀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普伐他汀及其主要代谢物3’α-异普伐他汀的HPLC—MS法,并研究普伐他汀钠片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霉酚酸,用固相萃取柱进行提取。色谱柱为Discovery C_(18)柱(5μm,150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6 mmol·L^(-1)乙酸铵溶液(20:30:50),流速为0.4 mL·min^(-1)。采用HPLC—ESI^--MS法,选择离子检测方式,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为m/z423.4(普伐他汀和3’α-异普伐他汀)和m/z 319.2(内标)。结果: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对样品测定无干扰。普伐他汀和3’α-异普伐他汀的线性范围均为1.25—200 ng·mL^(-1),最低定量浓度均为1.25 ng·mL^(-1),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0%,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适用于普伐他汀及其主要代谢物3’α-异普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邓鸣刘会臣薛洪源刘建芳
关键词:人血浆普伐他汀代谢物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研究两种盐酸白马多缓释片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健康志愿者口服单剂量和多剂量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盐曲马多的浓度。结果:两药AUCo—t、Tmax、Cmax等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药具有生物等效性。
刘会臣胡玉钦王建李新芳侯艳宁
关键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