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岩

作品数:116 被引量:310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1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80篇动脉
  • 64篇冠状
  • 64篇冠状动脉
  • 37篇动脉旁路
  • 37篇冠状动脉旁路
  • 34篇动脉旁路移植
  • 34篇旁路移植
  • 34篇冠状动脉旁路...
  • 32篇动脉旁路移植...
  • 32篇移植术
  • 32篇旁路移植术
  • 3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3篇冠状动脉搭桥
  • 23篇搭桥术
  • 20篇动脉搭桥术
  • 20篇冠状动脉搭桥...
  • 19篇术后
  • 14篇心病
  • 14篇停跳
  • 14篇冠心病

机构

  • 1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北京朝阳医院
  • 1篇北京呼吸病研...
  • 1篇北京呼吸疾病...
  • 1篇北京市普仁医...

作者

  • 115篇刘岩
  • 86篇苏丕雄
  • 77篇顾松
  • 74篇张希涛
  • 57篇颜钧
  • 39篇高杰
  • 24篇安向光
  • 13篇肖锋
  • 12篇胡大一
  • 11篇张永
  • 10篇辛悦
  • 9篇韩薇
  • 8篇杨媛华
  • 8篇王辰
  • 7篇张云
  • 6篇翟振国
  • 6篇刘永春
  • 6篇杨新春
  • 5篇李燕君
  • 5篇耿博

传媒

  • 24篇中华胸心血管...
  • 13篇中国心血管病...
  • 9篇中国胸心血管...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北京医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病案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室晚电位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心室晚电位(VLP)的变化,评价术前VLP阳性对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取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40例。其中心肌梗塞(M1)病史组31例,无MI病史组9例。室壁瘤组7例,非室壁瘤组33例。观测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及术后2周VLP的变化。结果 1.MI及室壁瘤患者术前FQRS显著高于,LAS显著低于非MI及非室壁瘤患者(P<0.05);VLP阳性率高于非MI及非室壁瘤患者。2.术后VLP阳性率显著低于术前(P=0.025),VLP转阴率为75%。3.术前VLP阳性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例数显著高于术前VLP阴性患者(P=0.03)。结论:1.M1及室壁榴患者VLP阳性率高提示其存在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2.冠状动脉搭桥及室壁瘤切除术后VLP转阴提示外科手术不仅能够改善梗塞区域局部心肌的血供,而且切断了潜在的折近径路,从而减少了VLP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3.术前VLP阳性是预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指标(敏感性71.43%,特异性78.79%,阳性准确率41.67%,阴性准确率92.86%),据此指导临床预防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顾松顼志敏胡大一肖锋刘岩郭晋萍
关键词:VLP室壁瘤室性心律失常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心室晚电位
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病人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病人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外科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9月至2009年6月,1347例CABG中21例(A组)合并甲低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男6例,女15例 平均(60.4±14.2)岁.体外循环下手术4例(包括心脏停跳手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CABG 17例.术前均口服左旋甲状腺素,FT3、FT4、TSH、TT3、TT4明显改善后手术.同期对照2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CABG者(B组),其中4例体外循环下CABG.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近端吻合时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围术期应用放射免疫法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非体外循环下手术者,A组17例FT3术前及术中水平为[(1.39±0.36)pg/ml对(1.29±0.32)pg/ml]、B组16例为[(2.28±0.36)pg/ml对(2.19±0.34)pg/ml] 体外循环下手术者,A组4例FT3术前及术中水平为[(1.53±0.51)pg/ml对(0.85±0.40)pg/ml]、B组4例为[(2.08±0.24)pg/ml对(1.96±0.26)pg/ml].A、B两组术中心排指数[(2.7±1.4)L·min-1·m-2对(2.8±1.5)L·min-1·m-2,P=0.53].A组1例重度甲低病人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手术后因心脏复跳困难死亡,20例生存者均为心脏不停跳方式手术者,其中17例为非体外循环手术,术后随访2~30个月均有心功能改善,射血分数(EF)由术前0.48±0.17增加至术后0.55±0.21.B组均生存.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手术预后、住院时间[(12.2±4.7)天对(10.1±3.9)天]、呼吸机辅助[(17.6±9.1)h对(15.1±13.7)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合并甲低病人,术前准备充分,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方式较安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对病人FT3激素水平影响较小 围术期甲状腺素治疗是关键 重度甲低病人体外循环下手术风险大.
高杰苏丕雄刘岩张希涛安向光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冠状动脉分流术
两种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术式对比
2009年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是公认的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的首选治疗措施。目前美国San Diego医疗中心的深低温停循环术式(DHCA)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但亦有成功开展非深低温停循环的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报道。我们先后应用了两种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式治疗CTEPH病,现对比总结报道如下。
刘岩顾松苏丕雄颜钧张希涛安向光王辰
关键词: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血栓内膜剥脱术PULMONARY深低温停循环肺动脉血栓
乳腺导管内窥镜--乳管内病灶的分型及规范化描述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利用乳腺导管内窥镜对乳管内病灶进行分型,行规范化描述,以验证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1月间经乳管镜检查,治疗或手术,进行随访论证890例,共进行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1056次,并对其中6...
张超蒋宏传李杰刘军刘岩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80例体外循环经验回顾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80例体外循环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临床结果,总结围体外循环期的管理经验。方法收集北京朝阳医院2002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体外循环下PTE的相关临床与术后的随访资料。结果共完成PTE 8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5±12)岁。其中67例PTE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方式,13例PTE术中采用深低温低流量方式。体外循环时间(278.0±72.7)min,阻断时间(123.1±31.1)min,辅助时间(94.9±41.4)min,停循环总时间为(38.3±14.5)min。术后气管插管时间(97.2±70.5)h,术后ICU停留时间(9.5±6.0)d。结论 PTE是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治疗方法,围体外循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整体手术团队通力协作有助于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戴劲张云田海娇刘岩顾松吴安石苏丕雄
关键词: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脏外科临床见习的教学实践体会被引量:1
2008年
心脏外科专业化程度强,发展迅速,新技术多,临床见习课时少,且易受病种影响。针对临床教学工作中遇到的这些实际问题,我们采用密切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依托多媒体教学辅助见习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刘岩苏丕雄颜钧张希涛顾松安向光王庆一
关键词:临床见习教学
冠心病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外科治疗。方法2002年9月至2007年2月,完成9例冠心病(CAD)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病人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术前多次心电图均为CLBBB,1例术前放置永久起搏器。体外循环下手术2例,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下手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下手术6例。结果2例体外循环下手术者均死亡,其中1例术中心脏复跳后心率慢,各种方法治疗无效;另1例术后心室率慢,药物及起搏器治疗3 d后无效死亡。7例生存者均为不停跳手术者,术后3 d心率明显增加[(51.2±12.6)次/min到(82.5±23.8)次/min],其中1例术后随访3个月,多次心电图示CLBBB消失,转复为窦性心律,另6例仍为CLBBB;随访3~36个月均有心功能改善,射血分数(EF)术前0.58±0.17,术后0.63±0.12,心率维持在70~90次/min。结论CAD合并CLBBB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较大,但非手术禁忌证。正确围手术期处理,合理应用临时或永久起搏器,尽可能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等措施可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术后心功能改善,神经功能也有一定恢复。
苏丕雄杨新春高杰刘岩顾松张希涛颜钧安向光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冠状动脉分流术
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相关微小核糖核酸调控网络研究
2016年
目的:寻找永久性心房颤动(p AF)发病相关的关键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及其调控靶基因。方法:表达谱芯片比较pAF患者(n=7)和窦性心律健康成人(n=4)的左心房组织的转录组,miRNA芯片筛选pAF相关差异表达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与表达谱芯片的筛选结果进行负相关分析后的基因集合进行显著性功能分析(GO-Analysis),得到显著性、低误判率、靶向性的功能以及对应的靶基因;利用miRNA与靶基因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构建差异miRNA与分析后得到的显著性GO所属交集靶基因的调控网络(miRNA-Gene-Network),得到网络中起核心调控作用的miRNA和被miRNA调控的关键靶基因;采用qRT-PCR方法检验另一组pAF患者(n=5)和窦性心律健康成人(n=4)的左心房组织标本,验证所寻找的miRNA和被调控的关键靶基因。结果:26个差异表达的miRNA(16个上调、10个下调)和610个靶基因有显著性改变(fold change>2,P<0.05),与miRNAs芯片预测靶基因负相关后建立miRNA-靶基因调节网络发现与pAF显著相关的20个miRNA和107个靶基因,相关度最高的是miR-144、miR-1284、miR-1827、miR-1、miR-3613-3p及miR-101;其调控的重要靶基因包括PTEN、TAOK1、RUNX1及TPM3等,参与心房电生理改变、成纤维细胞及胎儿基因表达等心房重构机制。qRT-PCR验证结果提示,这些主要的miRNA和靶基因与pAF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通过表达谱基因芯片与miRNA芯片联合分析pAF左心房组织标本,构建miRNA-靶基因调控网络,是发现pAF相关关键miRNA及其调控靶基因一种方法。
高杰周建顾松刘岩安向光张希涛苏丕雄
关键词:永久性心房颤动微小核糖核酸信使核糖核酸网络调控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清肌钙蛋白T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血清肌钙蛋白 T(Tn T)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 ISA) ,测定 37例患者 CABG后血清 Tn T的浓度变化 ,并与肌酸激酶 (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进行比较。 结果 Tn T在 CABG后 4~ 12小时达到峰值 ,术后 6~ 8天恢复正常。CK- MB于术后 4~ 16小时升至峰值 ,术后 48小时即恢复正常。CABG后 Tn T峰值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呈正相关 (r=0 .5 5 ,P<0 .0 5 )。 结论  Tn T在 CABG后对于诊断微小心肌损伤、判断预后具有高特异性。
刘岩苏丕雄颜钧张希涛顾松耿博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
二次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手术1例
2010年
病人男,44岁。7年前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6年前因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接受溶栓治疗、置入下腔静脉滤网,并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年前于外院接受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手术,症状较前缓解,但不明显,继续应用华法林。
顾松刘岩苏丕雄翟振国杨媛华谢万木王辰
关键词: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内膜剥脱手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网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