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杰

作品数:58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5篇动脉
  • 34篇冠状
  • 34篇冠状动脉
  • 18篇动脉旁路
  • 18篇冠状动脉旁路
  • 17篇动脉旁路移植
  • 17篇旁路移植
  • 17篇冠状动脉旁路...
  • 16篇动脉旁路移植...
  • 16篇移植术
  • 16篇旁路移植术
  • 16篇冠状动脉旁路...
  • 13篇冠状动脉搭桥
  • 13篇搭桥术
  • 12篇动脉搭桥术
  • 12篇冠状动脉搭桥...
  • 10篇术后
  • 8篇停跳
  • 8篇冠脉
  • 8篇不停跳

机构

  • 5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北京朝阳医院
  • 1篇北京市普仁医...

作者

  • 58篇高杰
  • 52篇苏丕雄
  • 38篇刘岩
  • 34篇顾松
  • 33篇张希涛
  • 21篇颜钧
  • 18篇安向光
  • 11篇辛悦
  • 5篇周建
  • 5篇郭玉林
  • 5篇刘晓艳
  • 4篇杨敏福
  • 4篇张文谦
  • 3篇赵洋
  • 3篇郭玉林
  • 2篇王丽
  • 2篇王建龙
  • 2篇刘兴鹏
  • 2篇颜均
  • 2篇蔡军

传媒

  • 13篇中华胸心血管...
  • 9篇中国心血管病...
  • 4篇北京医学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uman atrium transcripts analysis of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
Background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the most common sustained cardiac arrhythmia with increased risks of st...
周建高杰刘岩顾松张希涛苏丕雄
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病人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病人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外科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9月至2009年6月,1347例CABG中21例(A组)合并甲低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男6例,女15例 平均(60.4±14.2)岁.体外循环下手术4例(包括心脏停跳手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CABG 17例.术前均口服左旋甲状腺素,FT3、FT4、TSH、TT3、TT4明显改善后手术.同期对照2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CABG者(B组),其中4例体外循环下CABG.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近端吻合时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围术期应用放射免疫法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非体外循环下手术者,A组17例FT3术前及术中水平为[(1.39±0.36)pg/ml对(1.29±0.32)pg/ml]、B组16例为[(2.28±0.36)pg/ml对(2.19±0.34)pg/ml] 体外循环下手术者,A组4例FT3术前及术中水平为[(1.53±0.51)pg/ml对(0.85±0.40)pg/ml]、B组4例为[(2.08±0.24)pg/ml对(1.96±0.26)pg/ml].A、B两组术中心排指数[(2.7±1.4)L·min-1·m-2对(2.8±1.5)L·min-1·m-2,P=0.53].A组1例重度甲低病人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手术后因心脏复跳困难死亡,20例生存者均为心脏不停跳方式手术者,其中17例为非体外循环手术,术后随访2~30个月均有心功能改善,射血分数(EF)由术前0.48±0.17增加至术后0.55±0.21.B组均生存.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手术预后、住院时间[(12.2±4.7)天对(10.1±3.9)天]、呼吸机辅助[(17.6±9.1)h对(15.1±13.7)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合并甲低病人,术前准备充分,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方式较安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对病人FT3激素水平影响较小 围术期甲状腺素治疗是关键 重度甲低病人体外循环下手术风险大.
高杰苏丕雄刘岩张希涛安向光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冠状动脉分流术
一种新型医用缝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医用缝针,该新型医用缝针包括:缝合针,缝合针包括弧形的穿刺针和位于穿刺针的第一端上的针尖,针尖上设置有针孔;缝合线,缝合线的第一端与穿刺针的第二端连接且缝合线能够从针孔内穿过。通过在医用缝针上的针尖...
高杰
文献传递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OPCAB)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14年7月间共2535例OPCAB患者,比较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组(R组)和无再次气管插管组(N组)病例资料和围手术期临床因素,包括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死亡率.术后R组57例,男性39例,女性18例,年龄42~78岁(平均67.4岁).结果 二次插管发生率2.25%(57/2535).49例患者痊愈,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4.04%.二次插管多发生在术后的24~48 h,占总数的66.67%(38/57).二次插管原因为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水肿,肾功能衰竭,长期吸烟史.高龄与心功能不全是二次气管插管的单因素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低射血分数(P=0.011,OR =2.91,95%CI 1.12~6.78)、术后低射血分数(P=0.005,OR=10.12,95%CI3.25~27.21),合并慢性肺疾病(P=0.042,OR=1.79,95%CI 1.08~2.79)、肾功能不全(P=0.016,OR =2.84,95%CI 2.47~7.03),吸烟指数>400(P=0.001,OR =4.20,95%CI 1.26~14.03).结论 OPCAB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主要原因是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及肾功能衰竭.二次插管增加患者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
安向光高杰刘岩张希涛郭玉林颜钧顾松辛悦苏丕雄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
双孔法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
高杰刘岩顾松郭玉林苏丕雄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2年9月至2009年6月,由同一位术者对21例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行CABG(甲减组),男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4岁;其中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3例,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手术1例,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17例;术前均口服左旋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明显改善后手术。选择同期2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CABG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1岁。于术前、术中、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及临床预后指标。结果甲减组体外循环下手术患者死亡1例,术前有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其余20例生存者均为心脏不停跳手术,其中17例为非体外循环手术;术后随访2-30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增加(55%±21%vs.48%±17%)。对照组患者均生存。两组间术中心排血指数[2.7±1.4 L/(min.m^2)vs.2.8±1.5 L/(min.m^2),t=530,P=0.530]、住院时间(12.2±4.7 d vs.10.1±3.9 d,t=0.170,P=0.170)、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17.6±9.1 hvs.15.1±13.7 h,t=0.120,P=0.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显示,非体外循环下手术对激素水平影响较小。结论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术前准备充分,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方式较为安全,围术期甲状腺素治疗是关键;对重度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在体外循环下手术风险大。
高杰苏丕雄刘岩张希涛安向光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一种血浆外泌体circRNA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分子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浆外泌体circRNA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血浆外泌体circRNA标志物为hsa_circ_001558,所述hsa_circ_001558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
谢博洽刘晓艳苏丕雄袁雯高杰张文谦张叶萍贾彦熊杨敏福王丽
文献传递
腔镜获取大隐静脉的临床学习曲线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了解没有任何经验的手术团队是如何完成完全内窥镜静脉获取(EVH),以及分析它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连续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240例的临床资料.每连续30例患者为一组(G1~G8),分别记录每组获取大隐静脉切口数量、获取静脉长度、获取时间、修补数量、转为开放比例及静脉搭桥支数,并计算长度/时间比值.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3.5±10.1)岁,男性占74.2%,30.0%合并糖尿病,肥胖患者占17.9%,EF<45%的患者占14.1%;各组患者术前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患者平均有(2.44±0.59)个切口,所获取血管长度为(43.6±7.3)cm,所需时间为(62.3±15.7)min,平均搭桥支数为(1.96±0.46)支,长度/时间比值为(0.75±0.23)cm/min.结论 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CABG中的应用是一个可行的手术方法,即使没有内窥镜经验的医生也可完成.但这需要一个培训周期,我们认为大约60例.
张希涛高杰刘岩顾松颜钧辛悦苏丕雄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
胸骨下段小切口和全胸骨切口OPCABG治疗三支血管病变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对比研究胸骨下段'L'形小切口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与常规OPCABG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8月至12月期间160例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为经胸骨下段小切口OPCABG、全胸骨切口OPCABG两组,每组80例.由同一术者实施手术,术后随访.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死亡,无术中中转体外循环.两组平均旁路血管数量、新发房颤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胸骨切口组相比,胸骨下段小切口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左乳内动脉采集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胸骨切口长度、I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优于前者.另外,胸骨下段小切口组95.0%(76/80)保持了左侧胸膜的完整性,高于全胸骨切口组(75.0%,60/80).胸骨下段小切口组术后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为(294.22±124.71) ml,明显少于全胸骨组(407.80±146.97)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胸骨下段小切口组输血5例(6.3%),全胸骨组56例(70.0%).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两组各有4例大隐静脉旁路血管闭塞(6个月通畅率95.0%).随访12~ 16个月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 经胸骨下段小切口OPCABG手术不增加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避免了全胸骨切开,具有脱机拔管早、ICU停留时间短、输血少、住院天数少、恢复快等优势.经胸骨下段小切口OPCABG手术治疗三支血管病变有良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是微创冠脉旁路移植治疗三支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顾松苏丕雄刘岩张希涛颜钧安向光高杰辛悦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升主动脉钙化的处理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升主动脉钙化的处理方法,总结手术效果,以减少OPCAB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7年12月期间,我院连续治疗的236例伴有升主动脉钙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采用"No-touch"技术,35例采用Enclose辅助完成近端吻合,197例采用Heartstring辅助完成近端吻合。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所有移植血管桥均采用瞬时测血流量技术(TTFM)保证吻合口吻合质量。结果远端吻合口881个,近端吻合口267个,桥血管血流量16.2±18.7ml/min,弹力指数(PI)4.9±2.3,近端吻合口吻合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为:平均动脉压(MAP)78.1±10.4mmHgvs.80.9±8.1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1.9±3.6mmHgvs.10.9±2.1mmHg,平均肺动脉压(MPAP)17.3±4.3mmHgvs.15.3±2.8mmHg,心排血量(CO)4.2±1.2L/minvs.4.5±1.6L/min,中心静脉压(CVP)9.2±2.3cmH2Ovs.9.3±1.8cmH2O,心率(HR)71.4±14.0次/分vs.73.4±16.5次/分等,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因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死亡,4例患者术后有脑供血不足症状,经内科治疗随访2个月后好转,其余患者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重大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10.5±4.2d。185例随访3~24个月,无心血管事件及脑血管意外,心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结论术前及术中充分评估主动脉钙化程度,采用减少升主动脉操作的近端吻合器吻合技术,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高杰苏丕雄刘岩张希涛颜钧顾松赵洋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升主动脉钙化脑血管事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