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翔

作品数:124 被引量:525H指数:11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43篇生物学
  • 33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20篇基因
  • 19篇曲霉
  • 14篇马铃薯
  • 9篇冠突散囊菌
  • 8篇变种
  • 7篇蛋白
  • 7篇竹黄
  • 7篇发酵
  • 6篇植物
  • 6篇薯泥
  • 6篇响应面
  • 6篇响应面法
  • 6篇马铃薯泥
  • 6篇产孢
  • 5篇多酚
  • 5篇农杆菌
  • 5篇种质
  • 5篇种质资源
  • 5篇克隆
  • 5篇黄酮

机构

  • 95篇贵州省农业科...
  • 77篇贵州省农业生...
  • 50篇贵州大学
  • 5篇贵州师范大学
  • 5篇六盘水师范学...
  • 5篇贵州工程应用...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毕节学院
  • 2篇遵义师范学院
  • 2篇铜仁职业技术...
  • 2篇贵州理工学院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凯里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贵州省亚热带...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124篇刘永翔
  • 75篇刘作易
  • 34篇谭玉梅
  • 22篇黄永会
  • 21篇李俊
  • 16篇刘嘉
  • 15篇朱英
  • 13篇王辉
  • 11篇朱国胜
  • 11篇刘辉
  • 11篇陈中爱
  • 8篇陶刚
  • 8篇王玉臣
  • 8篇卢扬
  • 8篇陈朝军
  • 7篇唐健波
  • 7篇董楠
  • 6篇任秀秀
  • 5篇杨友联
  • 4篇雷尊国

传媒

  • 33篇贵州农业科学
  • 1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1篇西南农业学报
  • 9篇菌物学报
  • 7篇食品科技
  • 5篇种子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保鲜与加工
  • 3篇菌物研究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酿酒科技
  • 2篇农技服务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中国酿造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0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魔芋软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GFP标记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解贵州魔芋软腐病的致病病原,对取自贵州台江县的魔芋软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回接和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16个菌株中发现1株病原菌能引起魔芋软腐病,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为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通过化学转化法,成功获得了病原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工程菌株。
黄露刘永翔任秀秀丁海兵何天久刘作易
关键词:魔芋软腐病GFP标记
钙信号调控阻断剂对冠突散囊菌产孢的影响
茯砖茶是一种紧压黑茶,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是茯砖茶发花阶段的主要微生物,其闭囊壳越多茯砖茶的品质就越好。而冠突散囊菌在不同的渗透压调节下分别产生有性产孢和无性产孢两个截然不同的世代,特别是在...
任秀秀刘作易刘永翔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阻断剂
文献传递
苦荞茎叶提取物对“红宝石”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抑制效果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褐变一直困扰着马铃薯的加工开发利用,而多酚氧化酶是马铃薯酶促褐变的关键酶。为筛选安全无毒、处理简单的多酚氧化酶抑制剂,本研究以苦荞茎叶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为褐变抑制剂,研究其对红宝石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3种提取物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均具有显著地抑制效果,使该酶活力下降50%所需的浓度(IC50)分别为0.21、0.28、0.41 mg/m L。磷酸盐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最强,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次之,水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最弱,3种苦荞茎叶提取物对酶的抑制作用均为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其抑制常数(KI=KIS)分别为0.21、0.33、0.56 mg/m L。对3种提取物中总黄酮、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磷酸盐提取物中不仅含有较高含量的黄酮类物质,同时蛋白质含量也较高,推测这可能是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抑制效果最好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探寻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新的天然抑制剂和马铃薯深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刘辉卢扬刘嘉王辉刘永翔
关键词:苦荞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动力学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竹黄活性成分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竹黄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药用真菌,在医学、农业、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且前景可观。为深入挖掘竹黄中有药理活性的有效化学成分,了解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代谢物的变化规律,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了竹黄子座不同发育时期的代谢物,找出差异代谢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从竹黄子座中共检测出612种代谢物,前期和中期特有27种代谢物。黄酮类、奎宁酸、香豆素等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首次在竹黄中被检测到。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是脂质、氨基酸、核苷酸、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等物质,其中黄酮和氨基酸类化合物占主要地位。通过对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获得6条具有显著意义的代谢途径。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是除竹红菌素外与竹黄药效有重要联系的化合物。本研究为竹黄药用机理及有效成分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竹黄有效成分的代谢途径解析提供参考。
钱瑞任锡毅刘永翔蒋选利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
冠突散囊菌有性孢子发育基因veAcDNA片段的克隆被引量:6
2011年
为从冠突散囊菌中克隆到与有性发育相关的veA基因片段,根据genbank中不同种真菌的veA相关蛋白质序列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运用touchdown PCR技术,研究了从冠突散囊菌总RNA中克隆有性孢子发育基因veAcDNA片段。结果表明:克隆得到长度为558 pb的cDNA片段。该cDNA片段与棒曲霉veA基因相似性最高,为77%;与构巢曲霉ve A相似性67%。确定为冠突散囊菌veA基因片段。
马权刘永翔刘作易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PCR
猪苓与蜜环菌共生体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2年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和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的共生关系一直是猪苓人工栽培和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综合近来的研究,主要综述了猪苓的人工栽培应用以及猪苓与蜜环菌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柳玲玲秦松朱国胜刘永翔刘作易
关键词:菌核
响应面优化可溶态和膜结合态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提取工艺被引量:3
2020年
以大西洋马铃薯为原料,分别用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浸提和超声波辅助Tris-HCl缓冲液浸提法提取马铃薯中可溶态(sPPO)和膜结合态(mPPO)多酚氧化酶,以酶比活力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对sPPO和mPPO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sPPO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2、浸提时间12 h、缓冲液pH7.1,在该条件下测定sPPO比活力平均值为(130.5±2.4) U/mg,三个因素对sPPO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浸提时间>料液比>缓冲液pH。mPPO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2、浸提时间7 h、缓冲液pH6.7,在该条件下测定mPPO比活力平均值为(686.4±7.9) U/mg,三个因素对mPPO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时间>料液比>缓冲液pH。所得响应面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和分析sPPO和mPPO提取工艺条件。
李俊章洁琼刘辉刘永翔王辉王辉
关键词:响应面法
Dicer蛋白分子的进化与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Dicer蛋白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途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生物来源的Dicer蛋白在数量和结构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植物界的生物进化过程中,Dicer蛋白的数量逐渐增多,功能逐步出现分化;而在动物界的生物进化过程中,Dicer蛋白的数量逐渐减少,功能却逐步整合。不同Dicer蛋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差异,但一般均含有RNA解旋酶(RNA helicase)结构域、PAZ结构域、RnaseⅢ结构域和双链RNA结合结构域等。从Dicer蛋白的种类及分子进化、结构功能域和作用模型等方面对Dicer蛋白分子的进化与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刘新建陶刚刘永翔刘作易
关键词:RNA干扰分子进化结构功能域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稻谷霉菌污染的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鉴别稻谷霉菌污染的方法,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以150份未污染霉菌的稻谷样品和150份污染霉菌的稻谷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剔除异常光谱和光谱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鉴别模型。结果表明:运用基于马氏距离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剔除异常光谱36个,最佳光谱预处理方式为分位数标准化处理,采用基于联合x-y距离的样本集划分法,将剩余264份样品划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建立的鉴别模型,最佳主成分数为4,其R^(2)_(cv)值为0.9220、R^(2)_(val)值为0.9184和正确率为98.48%。将外部验证集样品的光谱,代入建立并优化好的鉴别模型中,判定正确率为100%。因此,该研究所建立的鉴别模型识别能力强,可以用于稻谷中霉菌污染的快速检测。
吕都唐健波徐廷霞陈中爱李俊刘永翔姜太玲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稻谷霉菌污染
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及其侵染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茶炭疽病是茶树上的叶部病害之一,在茶树上发生严重时会导致茶叶品质和质量的下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根癌农杆菌GFP基因表达载体质粒EGFP-PSK2251和一株茶胶孢炭疽菌(GZCC20-0218)为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法,构建茶胶孢炭疽菌的遗传转化体系,筛选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化子。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揭示转化子在叶片组织内定殖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根癌农杆菌与茶胶孢炭疽菌的分生孢子在26℃,0.2 mol/L乙酰丁香酮(AS)诱导下得到转化子。对转化子进行绿色荧光检测、分子验证及遗传稳定性测定后,从而获得稳定遗传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菌株。同时,试验表明GFP标记菌株仍具有致病性。GFP标记菌株进行茶叶侵染试验时,7 d后茶叶发病率达到100%。发病叶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胶孢炭疽菌的分生孢子可以在叶片的气孔和叶片组织内定殖。
李志伟谭玉梅谭玉梅刘永翔刘永翔黄永会
关键词:胶孢炭疽菌根癌农杆菌GFP标记定殖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