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坦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科技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绿色理念下的农村发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当代农村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不仅是一个理论观念问题,也是农村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我国农村坚持绿色发展,既顺应了世界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又实现了我国农村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尽管在我国农村坚持绿色发展困难重重,但我们必须找到一条农村绿色发展的新路。
- 管华刘行坦
- 关键词:农村
- 如何发挥统战文化的积极作用
- 2014年
- 统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新时期统战文化以"和"为核心,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准则,以民族团结文化、党派合作文化、宗教融合文化和炎黄“根”文化等为基本内容.其精髓是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其根本目的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 刘行坦
- 关键词:统战文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统一战线理论合作文化中国共产党
-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 2016年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人民幸福安乐。当代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因为,勤学求知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提,修德立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明辨是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保障,笃实干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键。
- 毕会东刘行坦
-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论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途径被引量:7
- 2017年
-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科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求是精神、批判精神、怀疑精神、实证精神、宽容精神等。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科技与创新的前途及命运,从事物发展的内因来说,大学生必须通过学习科学、提高智力、积极实践、坚持创新等途径培养科学精神。
- 刘行坦梁燕红
- 关键词:大学生
- 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友善价值观被引量:1
- 2017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做到知善理、行善事、做善人、崇至善。
- 刘行坦
- 关键词:传统文化
- 三大因素制衡下的中国城镇化被引量:1
- 2016年
- 城镇化是资源的重新布局,涉及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说,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人的城市化。为了趋利避害,解决好这一问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大因素,并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发挥它们的作用。
- 管华刘行坦
- 关键词:制衡城镇化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思想对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教育的启示--以《礼记》中“立德树人”的主要思想为例
-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礼记》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思想.它启示当代大学生要爱国爱民、勤学求知、明辨是非、笃实干事,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启示当代大学教师应该成为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
- 刘行坦兰国汝
-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师素质
- 在体育赛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体育赛事具有观众多、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点,是高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体育赛事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赛事的精神、寓意,并实现体育赛事和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体育赛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切入点,充分结合广东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
- 韩斌刘行坦邵翠兰
- 关键词:体育赛事思想政治
- 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
- 2017年
- 诚信是全人类共同认同的道德规范,是人们正确处理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脉,充盈着"诚信"的闪光思想和价值追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的"肥沃土壤"、"丰厚营养"和"雨露阳光"。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做到知诚信之理、行诚信之事、做诚信之人。
- 刘行坦梁燕红赵纪英
- 关键词:传统文化诚信价值观
- 论高校为学生“立什么德”,为国家“树什么人”被引量:4
- 2017年
- "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使命和根本任务,因此,坚持"立德树人",高校必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培养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刘行坦梁燕红
- 关键词: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