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灿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不同表面处理钛片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rBMSCs)在微弧氧化处理(micro-arc oxidation,MAO)、喷砂处理(sandblasting)和光滑(smooth)钛片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情况,评价MAO钛片、喷砂处理钛片和光滑钛片之间的生物相容性差别。方法将钛片分为3组:MAO组,喷砂组及光滑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MAO钛片表面形貌特征,能谱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检测其表面主要元素含量。从大鼠股骨骨髓取材并培养rBMSCs,其成骨能力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进行鉴定。3组钛片分别置于3个24孔板内,每孔1片,每板20片。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rBMSCs,接种到3组钛片表面,在接种细胞后第1、3、5、7天每组分别取出5枚钛片,1个行扫描电镜观察,另外4个行细胞计数。观察rBMSCs在不同材料表面的粘附、增殖情况。结果电镜下MAO钛片表面有无数2-10μm的微孔,能谱分析结果主要元素为钙、磷;rBMSCs经过20 d成骨诱导后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阳性,证明rBMSCs有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rBMSCs在MAO钛片表面的增殖优于喷砂组和光滑组。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多孔,富含钙、磷元素的MAO钛片表面的粘附及增殖均优于其它组,MAO钛片比喷砂处理钛片和光滑钛片具有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黄怡李源莹杨成田元黄晓菲刘鑫灿薛文斌
- 关键词:微弧氧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细胞粘附
- 微弧氧化钛片与大鼠牙髓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诱导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大鼠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钛片表面粘附和分化情况,初步评价MAO钛片对DPSCs的成骨诱导性能。方法:实验组:DPSCs与MAO钛片共培养,阳性对照组:DPSCs成骨诱导培养,空白对照组:DPSCs无诱导普通培养。扫描电镜(SEM)观察DPSCs在MAO钛片表面粘附情况,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检测,实时定量PCR分析Runx2、Osterix、DSPP和DMP-1基因表达和钙结节茜素红染色,鉴定DPSCs的成骨能力。结果:SEM观察MAO钛片表面粗糙多孔,DPSCs在MAO钛片表面粘附紧密,有触角向微孔内伸展。ALP活力检测和钙结节染色,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Runx2、Osterix表达增强,DSPP和DMP-1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粗糙多孔的MAO钛片与DPSCs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DPSCs在MAO钛片表面粘附紧密,具有向成骨细胞系分化的能力。
- 黄怡杨成常婷黄晓菲刘鑫灿吴梦娟田元张景辉
-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微弧氧化成骨诱导生物相容性骨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