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保党

作品数:12 被引量:86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对虾
  • 4篇日本对虾
  • 4篇摄食
  • 3篇养殖
  • 3篇摄食行为
  • 3篇黑鲷
  • 2篇盐度
  • 2篇视觉发育
  • 2篇鮸状黄姑鱼
  • 2篇精养
  • 2篇黄姑鱼
  • 2篇高密度精养
  • 1篇对虾育苗
  • 1篇钝顶螺旋藻
  • 1篇多倍体
  • 1篇多倍体育种
  • 1篇行为生态
  • 1篇行为生态学
  • 1篇养殖模式
  • 1篇养殖试验

机构

  • 12篇厦门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黄骅市水产局

作者

  • 12篇单保党
  • 5篇林琼武
  • 4篇黄加祺
  • 4篇洪万树
  • 3篇何大仁
  • 2篇吴鼎勋
  • 1篇王大志
  • 1篇王桂忠
  • 1篇李少菁
  • 1篇洪华生
  • 1篇刘立东
  • 1篇张其永
  • 1篇周文理
  • 1篇王小平
  • 1篇刘志鑫

传媒

  • 4篇台湾海峡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福建水产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方地区秋季日本对虾室内高密度精养的试验被引量:9
2001年
为充分利用每年的 8月以后直到翌年 3月份都处于休闲状态的育苗场设施资源 ,笔者于 1 999年 8月在河北黄骅进行日本对虾室内高密度精养的试验 .在水温 2 3~ 2 8℃、盐度 2 8~ 32下 ,8月 2 7日放苗 ,1 1月 2 4日收成 ,养殖时间 87d ,单位水体产量平均为 0 .81 8kg/m3 ,平均存活率为 50 .1 % ,旬生长率平均为 0 .75cm ,成虾体长平均 8cm ,饵料系数为 2 .51 ,投入与产出比为 2 .5,平均单位水体创利 6 3.83元 /m3 .其结果说明本养殖模式不仅是可行的 ,而且具有利用率和效益高、实用性强的优点 .
林琼武单保党刘立东黄加祺
关键词:日本对虾高密度精养育苗室水温盐度养殖模式
鮸状黄姑鱼仔稚鱼摄食行为生态学研究
1998年
本文描述了(鱼免)状黄姑鱼早期发育阶段仔、稚鱼的摄食模式。前期仔鱼主要以“S-攻击型”模式摄食,辅以“前冲甩头”姿态摄食;后期仔鱼以“L-攻击型”模式摄食。稚鱼以“咬食攻击型”模式摄食。文中对上述行为的生态学意义也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该研究在苗种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单保党洪万树吴鼎勋张其永
关键词:摄食行为行为生态学
鲈鱼、黑鲷、仔、稚、幼鱼感觉、摄食行为和相关器官的发育比较
单保党
鮸状黄姑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实验生态被引量:7
1999年
本实验研究了温度、盐度、 pH对鮸状黄姑鱼胚胎发育和前期仔鱼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鮸状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孵化温度为25~30℃;孵化盐度范围为15~45,最适孵化公度范围为15~25;pH值在5.00~8.99范围内,受精卵孵化率没有显著的差异。鮸状黄姑鱼前期仔鱼存活的适合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适合盐度为15~35;适合pH值为5.99~10.01。
洪万树吴鼎勋单保党陈政宏
关键词:盐度MIAN状黄姑鱼胚胎发育
花鲈视觉发育与摄食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5
1999年
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是我国沿海近岸生活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处,亦生活于淡水.近几年国内外已进行大规模养殖和人工繁殖.我国学者对其形态、发育、繁殖生物学研究较多[1~3],对其生理特性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其...
王小平单保党洪万树何大仁
关键词:视觉发育摄食行为
氯化胆碱在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养殖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
1999年
螺旋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推荐的营养保健品,它的丰富营养物质和明显的药效作用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重视,被誉为明天最理想的保健品和超级食品[1,2].近来螺旋藻产业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也存在着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已成...
王大志单保党程兆弟洪华生
关键词:氯化胆碱钝顶螺旋藻养殖
不同饵料搭配对日本对虾人工育苗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01年
本文着眼于生产需求 ,以螺旋藻粉 +虾片 +日配饵料 0号为Z1~M3的基础饵料 ,在对虾幼体发育的不同期别 ,搭配以不同比例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卤虫成体和卤虫成体碎片进行育苗并加以大面积生产试验验证 .结果在总水体 888m3的育苗池中 ,共培育出P7期以上的虾苗 885 2万尾 ,单位水体出苗量为 9.97万尾 m3,N~P7~ 10 期的存活率最高达 70 .4% ,平均为 6 3.3% .文中还就如何提高对虾育苗存活率和降低饵料成本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林琼武单保党黄加祺
关键词:饵料搭配日本对虾人工育苗存活率
锯缘青蟹和斑节对虾北移养殖试验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对锯缘青蟹和斑节对虾北移养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在水温20~32℃,比重1.006~1.022和pH8.2~8.7的条件下,锯缘青蟹和斑节对虾的放苗密度及其规格分别为7500只/ha,甲宽1~3cm和9.89×104尾/ha,体长0.8~1.2 cm,在河北省唐海县经历90d的养殖,锯缘青蟹养成存活率为31.7%,规格为175~850g/只,斑节对虾养成存活率为7.8%,规格为20~25g/尾.结果表明,锯缘青蟹和斑节对虾在我国北方地区养殖是可行的.
林琼武李少菁王桂忠单保党
关键词:锯缘青蟹斑节对虾成活率
真鲷与黑鲷杂交与多倍体育种系列研究-Ⅰ被引量:16
1999年
真鲷属于鲷科,真鲷属,分布于我国四大海域。黑鲷属于鲷科,鲷属,我国沿海均有分布。真鲷与黑鲷杂交属于属间远缘杂交。本研究利用春季繁殖的真鲷种群与春季繁殖的黑鲷种群进行交配。用HCG与LHRH-A_2催产,网箱内自然受精。正交以真鲷为♀,黑鲷为♂;反交以黑鲷为♀,真鲷为♂。两种杂交组合的雌雄性比均为1:1.5。正交组合的受精率为73%,反交组合为67%。正交组合的孵化率为85%,反交组合为87%。该研究证明海水鱼属间远缘杂交可以成功,并为海水鱼杂交育种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单保党洪万树何大仁
关键词:真鲷黑鲷杂交育种繁殖
黑鲷视觉发育与摄食的关系被引量:25
1995年
本文研究了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仔、稚、幼鱼的视网膜结构和视觉与摄食的关系。初孵的黑鲷仔鱼眼睛没有色素,晶体和视网膜均未分化。孵化后6h的视网膜和晶体分成两层。30h的视网膜上皮层分化出来,60h后分层完毕,共10层。73h视神经形成并功能化。4d的仔鱼开口援食。24d的稚鱼开始出现视网膜运动反应,36d变态后的幼鱼该反应更加明显。视觉是仔鱼开口摄食的第一种感觉,开口后随视觉器官的完善摄能力逐渐增强,摄食成功率也明显提高。
单保党何大仁
关键词:视觉发育视网膜摄食黑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