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鹏

作品数:41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红河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12篇社会学
  • 7篇历史地理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哈尼族
  • 8篇人类学
  • 8篇山寨
  • 5篇旅游
  • 4篇人类学分析
  • 4篇梯田
  • 4篇民族
  • 4篇跨境
  • 4篇个案
  • 3篇彝族
  • 3篇展演
  • 3篇人类学考察
  • 3篇社会整合
  • 3篇宗教
  • 3篇文化
  • 3篇文化展演
  • 3篇现代旅游
  • 3篇民俗
  • 3篇跨境流动
  • 3篇祭祀

机构

  • 38篇红河学院
  • 13篇云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0篇卢鹏
  • 2篇何绍明
  • 2篇赵莲
  • 2篇朱明
  • 1篇刘洁婷
  • 1篇张永杰
  • 1篇孙东波
  • 1篇路伟
  • 1篇李珏

传媒

  • 10篇红河学院学报
  • 4篇农业考古
  • 4篇黑龙江民族丛...
  • 3篇南宁职业技术...
  • 2篇寻根
  • 1篇华夏文化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八桂侨刊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旅游研究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民间文化论坛
  • 1篇西南边疆民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5
  • 7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俗在现代旅游中的三大功能被引量:2
2010年
民俗是应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因这种需要的改变而变化。而民俗的基本社会功能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现代旅游背景下,民俗具有经济诉求、文化展演和社会整合三大功能。
卢鹏赵莲
关键词:民俗现代旅游文化展演社会整合
哈尼族鬼魂世界的二元划分——基于箐口的个案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哈尼族对鬼魂世界进行了二元划分,将之分为祖先神和野鬼。从箐口的田野调查可以看到,留有后裔且正常死亡的亡魂成为祖先魂,无后、非正常死亡以及死在外面的亡魂划入野鬼行列,祭献时对祖先神和野鬼予以不同规格的对待。对鬼魂世界的二元划分,有其现实社会功能。
卢鹏
关键词:哈尼族祖先神
多元一体村社共同体的构筑——哈尼山寨箐口启波然标志的人类学考察
2008年
启波然是哈尼族对父系血亲家族的称呼,它有七大典型标志。随着多个启波然在同一村寨生活,这些标志从启波然专属扩展为村寨共有。通过对箐口的人类学考察可以发现,启波然的七大标志绝大部分已扩展为村寨共有标志,人们在身份认同上由血缘扩展到地缘,以地缘为纽带的多元一体村社共同体也得以最终形成。
卢鹏何绍明
关键词:身份认同
河口归侨群体的形成社会适应与事业发展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河口境内的归侨群体,大多数是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背景下被侨居国当局驱赶迫迁回国的。回国定居后,河口归侨在政府支持下较快地适应了当地社会生活。在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后,河口归侨在边境贸易中显现出独特的优势。经济实力的增强,进一步加强了当地人对归侨的认同度。
卢鹏
关键词:归侨边贸
哈尼山寨太平村“苦扎扎节”被引量:2
2012年
哈尼族是人数超百万的跨国民族,分布在中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国。中国境内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云南哀牢山和蒙乐山的中间地区,其中尤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最为集中。这一地区哈尼族主要从事梯田稻作农耕,遵循农作物自然生长周期过传统的节日。
卢鹏
关键词:山寨跨国民族农作物
哈尼族传统稻作及其农耕祭祀被引量:3
2013年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的山地民族,至今仍以传统稻作为生。千百年来,他们按一定程序耕作梯田,并遵照传统进行水稻的播种与管理。作为农耕民族,哈尼族将农作物丰歉归功于神灵,因此依循节令举行各种农耕祭祀活动,以此祈求谷物丰收。
卢鹏
关键词:哈尼族稻作
现代旅游中的民俗功能
民俗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是应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并为之服务的,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功能。一般而言,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是民俗的四种最基本的社会功能。由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卢鹏
关键词:现代旅游民俗文化展演社会整合
文献传递
经济诉求与文化展演——关于绿春县城长街宴的人类学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长街宴是哈尼族传统的集体就餐习俗,自2004年始,它每年都在绿春县城举办,并已成为制度;当地政府举办长街宴带有明显的经济诉求色彩,同时也有通过长街宴的文化展演,为边缘群体寻求话语权的目的。
卢鹏
关键词:文化展演长街宴哈尼族
经济交往对中越边民国家认同的影响——以“江外三猛屯方”哈尼族为例被引量:5
2013年
作为嵌入社会之中的经济,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是,经济交往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整合和文化的认同。尤其是当经济交往发生在有着明确疆域分野或者明确国界线的两侧时,这样的情形就会更有可能得到更加明显的呈现。“江外三猛屯方”是中越边境云南绿春段一个以哈尼族为主的特殊区域,历史上曾归纳楼土司管辖,后来分属于中、越两国。双方边民长期以来民族认同感较强。以互惠为主要目的的经济交往活动频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交往活动在双方边民的交往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加强的经济交往弱化了双方边民的民族认同,而强化了双方边民的国家认同意识。
卢鹏
关键词:经济交往国家认同哈尼族经济利益最大化民族认同感
滇越边民跨境流动及其特征——基于“江外三猛屯方”哈尼族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长期以来,滇越边民以地缘为条件,以族缘、亲缘为纽带的跨境流动非常频繁,并在中越两国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从"江外三猛屯方"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双方哈尼族边民的跨境流动受中越两国关系影响甚大。市场经济时期,双方边民以族源、亲缘为重要纽带的跨境流动呈现出经济性流动占主导与经济利益优先的特征。
卢鹏
关键词:跨境流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