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衡发

作品数:42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春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解剖学
  • 7篇动脉
  • 6篇断层解剖
  • 5篇组织学
  • 4篇断层解剖学
  • 4篇新生儿
  • 4篇眼眶
  • 4篇三维重建
  • 4篇脑室
  • 3篇断层
  • 3篇血管
  • 3篇应用解剖学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正中神经返支
  • 3篇内障
  • 3篇旁路术
  • 3篇白内障
  • 2篇第三脑室
  • 2篇心脏

机构

  • 22篇吉林大学
  • 18篇白求恩医科大...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4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长春职工医科...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吉林省辽源市...
  • 1篇长春医学高等...
  • 1篇吉林省四平卫...

作者

  • 42篇吕衡发
  • 15篇李幼琼
  • 13篇苏略
  • 12篇周炳华
  • 10篇吴德昌
  • 6篇李波
  • 5篇鲁澄宇
  • 5篇董国军
  • 3篇王书汉
  • 3篇王灵战
  • 3篇郭京丽
  • 3篇李富德
  • 2篇高忠礼
  • 2篇田勇
  • 2篇张立忠
  • 2篇刘景臣
  • 2篇董国军
  • 2篇杨茂有
  • 2篇王可人
  • 2篇张慰天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解剖...
  • 7篇长春中医学院...
  • 7篇白求恩医科大...
  • 7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4篇1994
  • 7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前房的发生及处理原则
2003年
周炳华吕衡发苏略
关键词:睫状体浅前房前房注气小梁切除术
眼睑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1999年
眼睑整形术的关键是功能的恢复。但与眼睑有关的解剖学资料很少,为了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提供解剖学资料,我们通过显微解剖,观察了32例成尸眼睑(男20例,女12例,其中老人10例),对其各层进行观察,特别对眼睑的纤维层进行了详细地观测。1观测结果1.1睑板为...
周炳华南洋王野成苏略吕衡发
关键词:睑板眼睑显微解剖
筛窦三维断层解剖学的应用研究
1999年
鼻窦内窥镜手术和显微鼻内手术近年来已有较大的发展,但这一区域位置较深、空间狭窄、解剖关系复杂,而且变异较大,故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十分必要[1,2,4]。CT与MRI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对病变定位、定量和定性的诊断能力,尤其是通过对窦周围诸结构的了解,对决定...
杨茂有王野成李幼琼董国军苏略吕衡发王葆林
关键词:筛窦断层解剖学
新生儿视交叉的微循环
2003年
目的:为视交叉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应用墨汁明胶灌注切片透明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新生儿视交叉实质内的毛细血管进行形态观察和密度分析。结果:视交叉Ⅰ区的毛细血管密度为1.19±0.05,Ⅱ区为1.09±0.06,Ⅲ区为1.19±0.06,Ⅳ区为0.42±0.06,Ⅴ区中央板部为1.29±0.05,V区侧部为0.79±0.06。视交叉实质内毛细血管密度Ⅴ区侧部较低,为Ⅲ区的60%~73%;Ⅳ区最低,为Ⅲ区的31%~40%。结论:视交叉Ⅴ区侧部及Ⅳ区是视交叉微循环的薄弱部位。
吕衡发王书汉周炳华李波
关键词:新生儿视交叉微循环
腕管横断面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0
1994年
对50例成人腕管的横断面进行观察并测量与院管结合征(CTS)诊断关系密切的几项指标,为超声、MR或CT等诊断CTS提供正常的解剖学依据;同时测量了腕管浅、深境界及正中神经在卓侧体表的投影,为临床治疗CTS选择手术切口及注射部位提供参考。
吕衡发蔡广研吴德昌姚树仁
关键词:腕管正中神经腕管综合征解剖学
颞侧角膜缘切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吕衡发周炳华苏略
关键词:并发性白内障
正中神经返支内部血管构筑的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为修复正中神经退支的神经移植术、神经移位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有关数据.方法用显微组织学方法研究了60例新鲜成人的上肢正中神经返支的内部血管构筑.结果 营养血管在神经外膜分为上、下行支,神经内部的血管在神经外膜、神经束膜、神经束内形成三个层次的血管网,每个层次的血管网在纵向上具有延续性,三个层面的血管内往存在差异,神经血供可在纵、横向上得到供应.纵向上各层次血管较直,未见较大的弯曲盘旋.结论 神经受到牵拉或在张力下缝合时,易造成血流减慢或阻断.
付秀利张慰天吕辉吕衡发
关键词:正中神经血管构筑血管网神经束外膜
全文增补中
人脑基底核区的三维重建及显示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为完成中国数字化人体及三维重建技术向教学和临床过渡奠定基础。方法 :对尸体头部行冰冻切片后 ,采用国内主流微机和数码摄影技术 ,利用自编软件 ,对基底核区的复杂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及显示。结果 :重建后的图像轮廓清晰 ,可任意旋转、剖割、拆分和透明处理等。结论
陈强李幼琼郭京丽田勇鲁澄宇董国军苏略吕衡发
关键词:基底神经节解剖学组织学三维成像
腹壁下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术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0
1993年
为了给腹壁下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术提供解剖资料,对40具成人尸体的腹壁下动脉乃冠状动脉进行了观测。腹壁下动脉在起始处,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和脐下1.0cm处,外径分別为2.8,2.2,2.0mm。腹壁下动脉平均长(起点—脐下1.0cm)为16.5cm,用于游离移植足以桥接主动脉与任何冠状动脉分支。本文讨论了腹壁下动脉在旁路术中的应用。
吕衡发李幼琼吴德昌李富德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术
第三脑室区域的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李幼琼高振平苏略董国军孙丽岩吕衡发杨茂友
关键词:第三脑室松果体断层解剖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